癌因性疲乏的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分析

2023-02-24 03:41宋金洁李中玉张钟癑郭中宁臧明轩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证型白术病机

宋金洁 李中玉 张钟癑 郭中宁 吴 煜 臧明轩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91;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痛苦而持续的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躯体、情感或认知上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且干扰正常的功能[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肿瘤患者CRF的发生率为60%~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治疗[2]。CRF 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中医药在改善CRF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了明显优势[3-4]。本研究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既往文献的症候类型及用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CRF的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CRF 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和PubMed 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 年4 月。中文检索词:“癌因性疲乏”“癌症相关性疲乏”“中医药”“中医”“中草药”等;英文检索词:Cancer related fatigu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rbal medicine。CNKI 检索式:(SU=癌因性疲乏OR SU=癌性疲乏OR SU=癌性疲劳OR SU=肿瘤相关性疲乏OR SU=肿瘤相关性疲劳OR SU=癌症相关性疲乏OR SU=癌症相关性疲劳OR SU=肿瘤导致的疲乏OR SU=肿瘤导致的疲劳OR SU=癌症导致的疲乏OR SU=癌症导致的疲劳)and(SU=中药OR SU=草药OR SU=汤药OR SU=中草药OR SU=中医药)。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CRF 的文献,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临床观察及回顾性研究等;②文献中提到的方剂若存在临证加减,只取基础方。排除标准:①动物实验类、综述类文献;②足浴、针灸等外治法类文献;③护理、食疗类文献;④具体药物组成不详的文献;⑤重复收录的文献。

1.3 数据规范

根据《中药学》[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对药品名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川黄连”“川连”等统一规范为“黄连”。

1.4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分析

将文献第一作者、证型、方剂组成等信息录入Excel 表,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集成的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RF 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核心中药组合。

2 结果

共纳入76 篇文献,其中49 篇文献中提及辨证分型,共涉及中医证型20 个,中药166 味,总用药频次为838 次。

2.1 中医证型统计

涉及的20 个证型,出现频率前3 位的证型依次为气血亏虚证、脾肾亏虚证、气虚证。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统计(前10 位)

2.2 药物频次统计

76 首中药治疗CRF 的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黄芪、白术、甘草,使用频次排前20 位的药物。见表2。

表2 中医药治疗CRF 处方高频药物(前20 位)

2.3 药性分析

2.3.1 中药四气五味分析 对涉及药物进行四气分析,发现以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分别为261 次和246 次;五味中以甘、苦、辛味药物居多,分别为549、265、247 次。见图1~2。

图1 中药处方药物四气雷达图

图2 中药处方药物五味雷达图

2.3.2 中药归经 中药治疗CRF 的处方药物以归脾、肺、肝经药物居多,分别为515、370、257 次。见图3。

图3 中医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归经雷达图

2.3.3 中药功效 对76 首中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分析,药物功效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及固表止汗居多。见表3。

表3 中医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功效频次(前15 位)

2.4 聚类分析

对药物使用频次>10 的18 味中药,采用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将药物分为3 类。第1 类: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第2 类:当归、白芍、党参、陈皮、半夏;第3 类: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山药、人参、柴胡、黄精、熟地黄、枸杞子。见图4。

图4 中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聚类分析

2.5 药物配伍关联分析

对76 首中药治疗CRF 的处方进行关联分析,置信度≥0.8,支持度≥0.2,得到关联规则12 条。见表4。

表4 中医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药物关联分析

2.6 复杂网络分析

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模块,设置边权重为15,提取核心组合:黄芪、白术、甘草、茯苓、当归、党参、陈皮。药物节点及权重分布见表5,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图见图5。

图5 76 首中医药治疗CRF 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图

表5 76 首中医药治疗CRF 处方药物节点及权重分布

3 讨论

CRF 作为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生较快、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难以通过休息缓解及不可预知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7-8]。本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总结发现,CRF 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血两虚,脾肾亏虚和气虚证,可以看到脾肾两脏在CRF 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正如《病机沙篆·虚劳》中所载:“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目前医家也普遍认为CRF 的病机为脏腑功能衰竭,气血阴阳失调,日久气血亏虚,进而导致疲乏[9-10]。针对上述病机,临床以补气健脾为基本治法,辅以补血滋阴,补肾填精,化痰活血等[11-16]。

本研究中药频次统计显示,健脾养血及抗癌解毒类中药常应用于治疗CRF。扶正中药可以降低疲乏对肿瘤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调节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副作用;祛邪类中药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进而发挥祛邪扶正的作用[17-22]。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黄芪-白术、甘草-白术、白术-茯苓为补气健脾的常用组合,具有培补中焦,益气生血的功效,对于CRF 的核心病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23]。在四气五味方面,治疗CRF 的中药以温性为主。研究显示CRF 与低度炎症有关[24],辛温类中药能通过多途径来发挥抗感染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5]。大多数药物五味归于甘,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中药归经以脾经为主,其次为肺和肝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甘先入脾。”治疗CRF 的药物间四气五味归经相互关联,与病机和论治相合。

基于复杂网路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由黄芪、白术、甘草、茯苓、当归、党参、陈皮组成。本方针对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虚证表现,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诸药合用,气足脾运,饮食倍进,余脏受荫,有色泽身强之效。

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较为符合现代医家对于CRF 病机、证候特点及治法的认识,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文献质量未予以评价,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治疗CRF 的经验,为中医药治疗CRF 提供依据,使中医药在治疗CRF 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证型白术病机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