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的舒适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2023-02-25 01:40李彦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3期
关键词:疝气家属小儿

李彦燕

(赤峰市医院小儿外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小儿疝气属于多发性疝外科疾病,又名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由于小儿体内鞘状突未完全封闭,打喷嚏或者啼哭时导致腹内压升高并使得未完全封闭的鞘状突扩大,继而造成肠管、大网膜等部位器官通过间隙进入鞘状突,最终使得疝形成,主要表现为脐孔或者腹股沟部位有包块出现[1-2]。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包块增大,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嵌顿疝、绞窄疝等,对患儿生命健康可造成较大的危害[3-4]。手术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的常用手段,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儿疝气治疗中,围术期予以患儿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5-6]。本研究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12 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20 例疝气患儿,观察和评价患儿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12 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20 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男48 例,女12 例;年龄3~9 岁,平均年龄(5.64±0.27)岁;男性疝气类型:腹股沟疝18 例,腹壁疝12 例,脐疝10 例,阴疝4 例,切口疝4 例;女性疝气类型:腹股沟疝7 例,腹壁疝5 例。对照组男47 例,女13 例;年龄3~9 岁,平均年龄(5.70±0.27)岁;男性疝气类型:腹股沟疝20 例,腹壁疝13 例,脐疝11例,阴疝2 例,切口疝1 例;女性疝气类型:腹股沟疝8 例,腹壁疝5 例。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或者监护人员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儿科学》[7]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无手术禁忌证或者麻醉禁忌证患儿。

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患儿;②合并其他恶性器质性病变患儿;③合并免疫性疾病或者代谢功能异常患儿;④合并恶性肿瘤患儿;⑤合并睾丸下降等疾病患儿;⑥病情二次复发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儿入院后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入院宣教,帮助患儿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并熟悉医护人员。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告知患儿与其家属各种注意事项,协助手术人员准备手术器械,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流程,为患儿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其紧张或恐惧情绪,术中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为患儿提供下床指导,若出现并发症需立即协助临床医师采取处理措施,为患儿提供出院指导,叮嘱患儿定期复查。

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

(1)术前舒适护理。①心理指导。由于小儿自我意识尚未成熟且认知能力较差,对周围环境有着较高的敏感度,陌生的病房环境以及手术室环境等均可对患儿造成刺激,部分患儿可出现哭闹不止等现象,麻醉及手术配合度均较差,干扰麻醉和手术进程,同时也会对麻醉效果和手术疗效造成影响。护理人员术前对患儿进行访视,评估患儿的认知功能,通过与患儿接触以及给予患儿鼓励等方式增加患儿的勇气,减轻其恐惧情绪。部分患儿家属对疝气及腹腔镜手术均缺乏了解,对手术安全性以及手术疗效缺乏信心,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儿的适应能力以及配合度。护理人员为患儿家属提供健康宣教,使患儿家属了解腹腔镜手术具有高效、安全以及微创等优点,减轻其心理疑虑,告知患儿家属术后常见并发症与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患儿与其家属了解小儿疝气与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其治疗配合度与护理依从性。②完善术前准备。腹腔镜手术多以脐孔入路,手术切口较小,术前需要对脐孔与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术后发生切口红肿、渗液与渗血的概率较高,甚至会对术后切口愈合造成影响,可采用75%乙醇进行脐孔清洁,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发生风险。③其他护理。叮嘱患儿家属术前不可饮用牛奶,不可食用含糖饮食或豆制品,有助于减少肠胀气。术前4 h 不可饮水,术前6 h 不可进食,术前需将膀胱排空,保持膀胱处于空虚状态,能够使膀胱受损概率得到降低,同时也有助于扩大手术视野。

(2)术中舒适护理。①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小儿体表面积较大、血管多且皮肤薄,容易散热,此外,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必须保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以防术中出现低体温现象。护理人员于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控制室温为26~28 ℃,控制湿度为60%左右,提高患儿的舒适度,避免其出现哭闹等行为。②准备好手术物品。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严格执行“三查十二对”,确保各种手术器械准备齐全,避免干扰手术进程。③建立静脉通路。为患儿提供静脉留置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导致患儿产生疼痛感,各项操作均需保证轻、准、稳,尽量避免操作声音过大或者不当操作对患儿造成刺激。④患儿取舒适体位。小儿肢体皮肤娇嫩,固定时需要包好棉垫,确保绷带松紧适宜,既要避免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同时还需要确保患儿呼吸通畅,保证术野得到充分显露。摆放体位时应保持患儿手臂外展(以不超过90°为宜),将海绵垫垫于患儿伸展臂下,既能够提高患儿舒适度,同时还能够避免其臂丛神经受损。固定肢体前应对患儿进行安抚和劝导,增强患儿的安全感,避免患儿产生恐惧情绪。术中巡回护士加强巡视并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⑤加强气腹护理。建立气腹时速度不宜过快,速度由慢而快,建立气腹过程中必须对患儿血压、呼吸、心率以及腹内压等加强监测,若气腹建立过程中出现气体无法灌入腹腔等现象不可随意加大压力,应检查穿刺针,以防出现穿刺针未进入腹腔现象,确保麻醉完全。

(3)术后舒适护理。①基础护理。术后将患儿皮肤上消毒液与血液擦拭干净,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密切观察患儿苏醒过程中意识情况,未清醒前将其头部歪向一侧,避免吸入呕吐物而窒息,确保患儿呼吸道保持通畅。麻醉清醒后患儿容易出现烦躁、哭闹等表现并造成腹压升高,影响切口愈合,应告知患儿家属尽量安抚患儿,尽量避免其出现哭闹现象。术后尽量将残留气体排出,避免腹腔内残留二氧化碳导致患儿出现肩痛等不适感。②切口护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排尿时应将体位向健侧倾斜,避免尿液溅入切口内导致切口出现感染,若患儿切口有出血等异常时需要立即反馈给临床医生。观察患儿神情、动作等以明确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减轻患儿的不适感,提高其舒适度。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于手术后当日、术后1 d 以及术后2 d 对患儿疼痛度进行评估,通过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进行疼痛度评估,总评分为10 分,分值与患儿疼痛度呈正相关。0 分:无痛;≤2 分:轻微疼痛;2~4分:较为明显疼痛;4~6 分:明显疼痛;6~8 分:强烈疼痛;8~10 分:剧烈疼痛。

③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例数/总例数×100%。

④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总评分为100 分,调查项目包括基本护理、护理技能、环境护理、服务态度、患儿生理与心理舒适度、给予患儿支持及关爱、健康教育、解疑答惑、安全防护、意外事件识别及处理。根据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 软件处理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当日,两组患儿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以及术后2 d 观察组疼痛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舒适护理注重提高患儿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确保患儿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方面均达到最为愉悦的状态,以减轻患儿的不适感[8-9]。为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提供舒适护理,能够使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身心放松,提高患儿的生理与心理安全感和舒适度,有利于推动麻醉与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在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麻醉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儿恢复,进而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儿家属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并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0-17]。

护理人员术前对患儿进行探视,了解患儿的认知能力并通过接触及鼓励等方法减轻其恐惧心理。部分患儿家属对腹腔镜手术认知不足,担心手术会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术前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与优势等,能够加深患儿与其家属对手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认识,对于其保持情绪状态稳定以及激发其治疗积极性有重要意义。完善术前准备有助于推动手术过程顺利开展,对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护理意外事件有重要意义。术中予以患儿保温措施可避免其受凉,同时能够避免不适感等导致患儿出现哭闹行为,进而影响其配合度。建立静脉通路,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身体疼痛,术中各项操作轻、准、稳,可避免噪音过大对患儿身心造成不良刺激。患儿年龄小、耐受力差,因此,体位摆放至关重要,进行肢体固定前与患儿进行沟通,帮助患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既能够提高其配合度,同时还能够减轻其恐惧感。术中建立气腹时速度由慢及快有助于减轻患儿的不适感。若出现气体灌不进腹腔现象时不得加大压力灌气,而应检查穿刺针是否进入腹腔以及麻醉是否完全,避免形成气体栓塞、皮下气肿及高碳酸血症等异常现象。术后为患儿提供舒适护理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及健康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 d 以及术后2 d 疼痛度更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小儿疝气患儿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患儿健康恢复,还能够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护理[18-19]。钱颖[20]的研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疝气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采用舒适护理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舒适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为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围术期提供舒适护理可为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能够缩短患儿术后健康恢复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够减轻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应用。本研究存在研究时间短及样本量少等局限性,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疝气家属小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夜盗小儿(下)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夜盗小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