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项目银牌获得者林伟桐:七年磨一剑 一朝显锋芒

2023-02-26 07:57
职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增材教练大赛

前路迷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林伟桐于2000年11月出生在广东省揭阳市,由于初中毕业时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他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受到父辈的影响,他认为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2015年,在亲友的推荐下,林伟桐报读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模具设计专业。

林伟桐心里是憋着一股劲儿的,来到学院后,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技能首先要有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就会感觉很苦,这样是学不进去的。学院开设的课程让林伟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他越发有成就感。

2018年,经过学院择优选拔,林伟桐进入竞赛班学习。竞赛班实行末位淘汰制,想留下来需要经过很多轮的考核。由于当时林伟桐在原班級认真学习了两年多的课程,对技能操作和原理掌握得比较熟练,所以他顺利通过了前期竞赛班高难度、高强度的考核,进入塑料模具项目学习。技能报国的梦想,在他进入竞赛班后便生根发芽,当得知教练们都是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时,林伟桐很想向他们学习。

然而,2020年,林伟桐面临成绩瓶颈期,在塑料模具项目中被淘汰下来,他突然感觉失去了目标,情绪持续低落。学院教练主动找他谈心,开导他说凭他的技术到企业就业也照样能发光发热,并推荐企业让他去参加面试。当时的林伟桐,已经做好了就业的打算。

柳暗花明   初遇增材制造

人生总会有希望和转机。2020年,世界技能大赛增加了新赛项增材制造项目,学院要从原有竞赛项目中选拔学生备赛。因为心里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林伟桐决定从零开始,重新出发,转战增材制造项目。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新增项目,难度很大。一是没有技术文件,没有样题,充满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考核的内容相对复杂,一共有5个模块,包括设计及优化、逆向工程、制造等相关技术。它涉及的学科、设备、工艺、软件非常多,以软件为例,这次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们要用到3~4个软件。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项有100多项,可见其复杂程度。

提升专业技能没有捷径,唯有不断投入更多时间学习和训练。为了实现技能报国的梦想,林伟桐进入了几乎没有假期的状态,夜以继日地钻研、训练。由于增材制造是新项目,没有样题,教练设计好题目后要先验证题目是否合理,然后再正式进行训练。为了能积累更多经验,并围绕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林伟桐和教练团队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他时间基本都在训练,充分展现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广东机械精神。

天道酬勤,林伟桐的技能水平在日常的大量训练中得到了显著提升。2020年,林伟桐荣获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增材制造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和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增材制造项目金牌,并先后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国家集训队选拔,林伟桐最终拿到了世界技能大赛入场券,代表国家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增材制造项目的比赛,同时他也是该赛项里年龄最小的中国选手。

厚积薄发   赛场灵活应变

备赛的过程可谓是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当然也离不开专家教练团队和同学们的一路陪伴。由于德国跟国内的时间相差6个小时,林伟桐需要将测试的东西发回学院请同学帮他测试,获得可靠的数据。同学们都是24小时待命,随时关注并在第一时间回复。

比赛前一天晚上,该项目之前公布的赛程安排临时改变,这也打乱了林伟桐赛前复习的思路和节奏。正常情况下,他会在赛前把这个模块的知识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等这个模块比完之后,他再梳理下一个模块的知识点,赛程的变化让他一度有些心慌,他很快调整了思路,冷静应对。

世界技能大赛对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都有很高要求。在比赛过程中,林伟桐发现比赛用的设备和备赛用的设备虽然外观差不多,可内部结构却截然不同,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也相差很大。按照以往的经验,计算机计算一般需要10~15分钟,因此,他在比赛中预留了半小时用于计算机计算。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计算机在计算的时候突然出现卡顿。发现这个问题后,他马上通过一些推理计算,推断出半小时是处理不完的。面对突发状况,林伟桐当时很紧张,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沉着冷静地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平时大量的训练经验,林伟桐尝试重新把模型用另外一种形式转出,然后通过降低一些零件的精度去计算,一步一步筛选,终于在比赛结束前4分钟处理完毕,而其他国家的选手都存在超时的问题。

面对赛场的各种情况,林伟桐始终平和应对,淡化外界干扰,尽全力做好每一个模块、完成每一项任务。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他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压力,摘得了增材制造项目的银牌,为我国选手征战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德国赛区画下圆满句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林伟桐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

学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技校的青年学子同样也可以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梦想。现在周楚杰、吴鸿宇、林伟桐三位获奖选手均已选择留校任教,力争将来也成长为“金牌教练”,把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技能学子,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们也会继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努力做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用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更多的技能学子加油鼓劲。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增材教练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石材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贪玩教练
激光增材制造仿真过程分析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加油
焊接增材制造研究新进展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