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尿失禁远离社交癌

2023-02-28 01:01
家庭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王女士盆底尿液

平素身体很健康的王女士最近有一件烦心事:漏尿。刚开始是有点漏,适当注意就能控制:一段时间后发现走路时出现漏尿,不过慢走或不走路时也能控制;又过了一段时间,咳嗽、运动时都会漏尿。王女士服用了多种消炎药物但效果不佳,决定到医院进行彻底检查治疗。经过全面检查,王女士被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UI)指喷嚏或咳嗽等造成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外口渗漏,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时能感觉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布的数据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在中国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约为200%。“社交癌”是“不致命的社交型癌症”的简称,是尿失禁的另一种说法。由于尿失禁疾病的困扰,很多患者长期默默忍受它带来的“难言之隐”,因为担心不小心尿湿了褲子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并且产生焦虑、尴尬和沮丧等各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从心理角度定义,人们把尿失禁直接称为“社交癌”。目前患病人群以中老年女性朋友为主。根据临床症状将SUI分为3级。轻度表现为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偶有尿液溢出;中度表现为日常活动(如上楼梯、走路)时常有尿液溢出;重度表现为直立活动时即有尿液溢出。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出现退行性变化,女性出现尿失禁的概率也会渐渐增高,其高发年龄是45~55岁。另外,老年人常见的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都可能诱发压力性尿失禁。

2.生育 生育的次数与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正比,多胎、高龄、顺产的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比较高,生育高体重胎儿的母亲也有很大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3.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肌肉、韧带等结缔组织平滑肌纤维减弱、紊乱、纤维化和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4.肥胖 肥胖的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明显增高,减肥能够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5.遗传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压力性尿失禁与遗传因素有明确相关。

通过临床专科检查、双合诊检查子宫阴道和尿道关系,以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基本可明确诊断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总体可概括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盆底物理治疗、注射治疗、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1.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通过增强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提高肌肉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确实是在收缩其盆底肌肉,而不是其腹部和肛管的肌肉系统。另外须坚持比较长时间的锻炼(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

2.药物服用法 遵医嘱(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

3.尿道周围注射法 由于注射药物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并发症,近来应用不多。

4.开放性手术不建议用 手术中往往有大量出血,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中老年朋友往往难以接受。

5.TVT微创治疗法 适合于情况较重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是一种彻底的治疗方法,手术大约在30分钟内完成,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由于其无需传统开腹手术的开腹、缝合,因而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安全,痛苦少,恢复快,不影响中老年朋友的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王女士盆底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贴心的“健康日历”
跟踪导练(三)
追尾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