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研究

2023-03-02 21:56郭婷婷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话语权网络空间话语

郭婷婷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网民虚拟存在和现实存在深层融渗的背景下,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经由网络思想政治育人实践而逐步建构和操控的、旨在主导人们的行为思想,使之符合阶级利益的现实影响力,是教育者的话语权力、话语权威以及话语能力的综合体,本质是阶级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导权[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是现实空间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简单延伸或映射,它是一种具有话语主体间性、话语活动异步性、话语媒介多样性以及话语效用即时性等特点的新教育样态。辅导员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核心,必须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成长方式的变化,努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占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传播的主阵地。

1 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提升其在网络教育中的主导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 落实立德育人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者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必须选择。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深刻的网络烙印,甚至成为与网络共同成长的“数字土著”[2]。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3]。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全学科渗透效用,在学生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教育中已略显乏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育人铸魂必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延伸的初级定位,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效用的关键在于对话语权的控制。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政治思想、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把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和使命任务,要在网络战场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牢牢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4]。

1.2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主体将话语内容按照网络话语体系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给教育客体的话语活动,目的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去中心化”和时间异步的特点,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渐减少,教育过程中缺少了姿态语言和情感交流,教育主体网络话语的感染力大打折扣,其权力和权威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海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网络信息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双刃剑”。辅导员必须承担起维护网络风气的责任,坚持在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持续教育引导,促进其成长成才[5]。辅导员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价值取向进行引导,是确保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辅导员只有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才能具备通过网络开展教育的基础。

1.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

辅导员是网络思政育人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话语活动是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手段和方式,提升网络教育话语权是辅导员履职尽责的客观需要。虽然专职教师、学工队伍、学生组织、社会资源等均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任务,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全面管理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接触学生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对学生教育责任最大。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已不仅是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学生思想动态、价值取向的掌控与疏导,上级下发的学习内容、组织的学习活动等,都需要辅导员通过网络教育抓好末端落实,辅导员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简便化特征日益明显,这使得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主导性、话语内容的权威性、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6],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核心工作能力。

2 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痛点

虽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还不够准,对相关工作的关注和投入不够,使得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还面临诸多痛点。

2.1 职责定位模糊导致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缺失

在网络育人实践过程中,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在主客观两方面都存在缺失现象。

“专业人干专业事”的保护主义思维阻碍了辅导员争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理应享有比一般教育者更多的话语权力,以便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部分高校存在狭隘的学科保护意识,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政课教学范畴,应该由思政课教师承担更多任务,只有思政课教师才有相应的话语表达权利。面对专业与非专业之争,部分高校管理部门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倾向于让思政课教师享有了更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辅导员成了地位弱势的一方,自然无法有效争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的话语权力。

辅导员承受较大事务性工作压力,缺少主动争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的自觉。辅导员作为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末端执行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除了教学工作,可以说任何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需要辅导员亲自落实,部分高校学生学风和成绩甚至与辅导员工作绩效挂钩。因此,相比于管理工作可量化性和结果可测的特性,辅导员更愿意把有限的精力投到管理事务中。对于边界不清和效果不可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往往主动争取话语权力的意愿不足。部分辅导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程育人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出现了对自身职责定位不准的情况,把管理工作的重心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上,从而从主观上忽视了对网络思想教育话语权的争取。

2.2 主客体关系转化造成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削弱分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是话语权的核心,是教育主体对客体实施的影响力,也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和宣传的任务,必须通过实践对客体也就是教育对象施加特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通常是指接受教育的人,也就是受教育者。客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主体性,表现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动地与主体进行互动,从而实现自我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说法已经存在满足与被满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更加开放和自由,传统以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的现实边界在网络中日益模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主体模式,基于主体间性形成了主客体互动统一的教育关系[8]。传统的“一元主导”模式转变为了当前的多元融合参与,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话语主体。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使网络空间孕育出了一批“意见领袖”,受教育者作为网络节点,随时可以通过个人话语言论对他人实施影响。同时,网络空间为客体的主体化提供了“隐蔽”的安全感,造成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现实世界中,辅导员由于身份地位而拥有的话语权力,在网络空间中被客体分散甚至削弱。特殊情况下,辅导员受自身能力限制,甚至在网络中被主体化后的学生所引导,不仅无法行使个人话语权力,甚至出现了话语权力让渡的不良现象。

2.3 信息共享造成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难以彰显

权威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使客体自愿相信并服从的一种能力。权威不仅来源于权力,更多是出于客体的自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知识优势和能力优势。高校选拔任用辅导员时,对其受教育水平和能力素质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党员。这些条件使辅导员能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也能够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辅导员自然而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权威主导者。

网络时代,媒体形式多样,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方式灵活,受教育都不再满足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个体意识和主观自觉日渐突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在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他们不再迷信于教育者的权威,敢于挑战教育者传统的话语霸权[9]。只要学生有学习意愿,在某些知识上获得的信息量和不同观点甚至远超辅导员的话语传播,辅导员在网络平台不再具有传统“传道授业”的优势,话语水平不高的辅导员难以驾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无法创新性、创造性地运用个人观点引导和影响学生,更加难以说服学生。部分辅导员不仅无法树立和彰显话语权威,还会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甚至在受教育者中造成消极负面影响。

2.4 教育培训缺失导致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不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具备规范受教育者网络行为和思想意识的话语能力。这种能力是话语主体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的前提和基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得以实现的现实需求。

当前,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不容乐观。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部门存在“只给任务不给方法”的现象,只向辅导员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不注重培养辅导员完成相应任务所需的话语能力。同时,部分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不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平等性、教育话语的网络性、教育实施的复杂性等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辅导员话语能力缺乏考核量化的标准。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教育和工作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才能掌握教育的话语权,确保教育效果。从目前现实情况看,部分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专业素养不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运用新媒体技术不精、网络教育方法不活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辅导员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弱化,话语能力不足,教育效果不明显。

3 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直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紧迫形势和现实需求,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内涵及客观规律,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应该以强化教育对客体的实际效用为着眼点,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媒介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1 以坚守政治立场为底线,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强化辅导员话语权提升的思想自觉

辅导员要正确面对话语客体的主体性需求,基于平等融入争取话语控制权。事实证明,人为强调辅导员话语权力可能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群体失声,从而失去教育的初衷和意义。受教育者在网络上拥有与辅导员相同或相近的话语权力,他们也可以随时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个人观点,从而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客体的主体化表现可以用主体间性解释。辅导员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正视主体间性,正视客体的表达需求,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发声。但前提是辅导员必须能够对客体的话语活动进行适时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意见领袖”,既保护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也确保其言论的政治正确性。因此,辅导员应从教育引导者向学生成长促进者转型,接受话语权表象上的分散或削弱,转为通过引导和关键节点控制树立话语权威。

辅导员与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平等交流时,要守牢立德育人的政治底线和意识形态红线,强化网络育人的责任意识。辅导员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一定要把握好“为谁说”的底线,不但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更要准确发声。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是对高校辅导员的首要政治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将理论内化为自身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或发现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必须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表明政治立场,第一时间宣传主流观点,有理、有力、有节地用优秀文化和正确理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做到“守土有则,守土尽责”。

辅导员要通过“知行合一”树立网络话语权威。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修养,是辅导员做到言行一致的前提。辅导员要在解决学生工作实际问题中运用相关理论,要在自己的言行中践行对学生的道德要求,自己首先做到了,在教育中的话语权威自然就树立了。“知行合一”要求辅导员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个人内在世界,具体表现在认知结构与理想信念上。其内在认知体系和坚定信念能够帮助辅导员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从而用行为力量为话语权赋能。

3.2 以创新话语内容为核心,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铸牢辅导员话语权提升的现实基础

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前提是构建和生成话语权,而话语权生成的核心是话语内容[1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内容是产生说服力的前提,解决话语活动中“说什么”的问题,关系到话语活动供给侧能否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辅导员要瞄准立德育人本质需求,确保话语内容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1]。育人的核心是立德,立德的途径是铸魂,铸魂的材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员创新话语内容关键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用爱党爱国情怀哺育受教育者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根据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选择和设计话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润物无声中“讲好中国故事”,用红色基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辅导员要基于网络话语体系对话语内容进行创新。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需要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和疏导实现对话题或观点的主导,应该以提升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为出发点,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吸纳多元网络语言文化,构建符合受教育者诉求的新型话语体系。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热点问题设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讨论课题,将理论知识分解融入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辅导员话语权的认同感。

辅导员要研究适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现实课堂上,学生对讲“官话”“套话”的教师有较强排斥心理,网络空间更是如此。学生更希望教育者讲“实话”“真话”和“接网气地气的话”。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网络话语特点,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用好官方语言和网络语言,实现话语表达的具象化。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辅导员的话语表达方式既要有与政治站位相匹配的理论高度,又要有符合受教育者接受习惯的通俗网语。在开展教育的话语活动中,辅导员要掌握网络话语节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

3.3 以整合新媒体话语媒介为抓手,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完善辅导员话语权提升技术支撑

大学生对网络形成全时段的依赖,必然在网络空间受到全时段的思想文化冲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课上和课下”之分,只要有意识形态争夺,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失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求辅导员必须全面整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实现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控制。

辅导员可通过大学生常用APP争取思想教育主动权。在APP上设置关键信息自动检索功能,通过人工智能对后台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从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一旦有大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波动,操作APP的行为就会被系统自动认定为需要关注的对象,辅导员可通过移动设备第一时间掌握此类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心理疏导,有时甚至需要及时果断地制止某些负面言论,避免形成难以控制的网络舆情。

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自媒体的传播渗透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潜在和隐性影响力。尤其是某些以短视频为主要资源的自媒体平台,深受大学生欢迎,他们常常会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浏览自媒体平台的“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信息,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日志、短视频等记录个人生活片段,发表个人观点,网络话语权意识突出。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开发制作高质量原创性短视频等教育资源,适时、实时上传至相应自媒体平台,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通过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与大学生展开互动,影响其在网络空间的言行,引导其政治思想,培塑其道德品质。辅导员依托移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能力同样是话语权的体现。

辅导员可创建符合个人特点的网络工作室或自媒体平台,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维度育人的影响力。辅导员依托工作室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协同整合全网教育资源,促进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能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解决现实问题和困惑,工作室或自媒体平台为辅导员赢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载体,使辅导员的话语权威得以彰显。

4 结 语

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线主力,应重视和提升自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针对当前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种种困境,辅导员应深入学习掌握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通过强化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坚持“知行合一”,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整合运用新媒体话语媒介等多种方法举措,努力提升自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话语权网络空间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