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改革中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3-03-09 04:42林延良
时代商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械类中职体系

林延良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福建 南平 354200)

引言:

机械领域是当前我国的重点,几乎各领域的发展都无法脱离机械,尤其随着时代发展,自动化技术持续推进,机械领域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而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中职和高职教育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尽管我国机械制造领域人才队伍中高技术、尖端型人才比例较西方发达国家低,但数量上并不显弱势。机械制造领域整体缺乏一流人才,对机械自动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限制较大。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实用型、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中职教育中机械类专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实际需求,中职教育不断基于市场变化和具体需求特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调整自身教育教学体系,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实力强劲的人才。

一、研究案例阐述

在此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为例,结合该学校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分析。该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省市共管的综合性中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超过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学校在多年发展中,取得一定成果,获得多项荣誉。该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在福建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条件等均具备优势。该学校中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属于热门专业,也是重点建设专业。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融合能力,为后续就业积累经验,在多年发展中学校建设了多个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与当地和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搭建校外实训平台。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学生年就业率在98%左右。

二、中职教育中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特点和不足之处分析

机械类专业是一门重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的专业。为了保证学生自身能力符合市场需求,具备满足就业需求的素养,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体系极为重视专业性和实践性。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考评方法等是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时代发展,教学体系始终保持动态变化[1]。在此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为研究主体,分析总结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体系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中机械类专业发展态势良好,且该类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位于前列。机械类专业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评体系等不断优化。

1.教学目标

新时期教育改革为中职教育优化提供支持,设定的目标更为贴合实际,符合新时代需求,且保持动态调整状态。教学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目标明确;具备定向性;教学计划系统完善;开放的教学环境;动态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及多元化考评方式。机械类专业本就是重视实践的专业,所以教学目标应将这一内容贯穿始终,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内容。本文研究的案例学校中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用人单位培养更多技能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该学校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理论和实践教学并举,以人为本,打造特色教学目标体系[2]。

2.教学内容

中职机械类教学内容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两方面,两方面内容相互交叉,联系紧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知识应用的载体。同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相互映照,围绕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是保证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教学内容体系包括课程、教学方法两大点,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内容模块化、单元式教学得到推广应用。基于学生个性开展差异性教学成为主要趋势,这也导致教学内容体系发生变化,内容逐渐按照从易到难、单项到综合的模式设计编排,且融入实际案例。教学内容兼顾学生个性化差异,采用分层形式满足不同层级学生需求,并积极采用先进教学方法,例如自主探究法、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等,助推教育教学目标实现[3]。

3.教学考评

中职机械类专业中教学考评也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考评体系侧重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对部分学生而言存在不公平现象。新时期教学改革优化考评方法,教学考评体系也在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形成素质、能力和成绩并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结合的考评体系。同时制定更为完善的评价指标,按照过程性评价和结构性评价两方面设立考评规范,发挥定量考评和定性描述优势,尽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但从实际来看,现行考评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导致执行时缺乏规范性;考评体系存在衔接不连贯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系统化;配套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均导致考评体系难以充分发挥优势。

4.教学管理

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管理是维持课堂秩序、确保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通常情况下,管理机构由多部门人员组成,教育局、财政局、学校校长、合作企业负责人等均涉及其中,尤其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管理机构设置负责人,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带教教师是主要负责人,从安全、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方面加强管理。同时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安排专业教师作为负责人,完成实践教学管理任务,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指导各项活动的实施,并制定贴合实际的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两方面落实考核,从而实现多元化、全方位、公正公开的评价,并做好考评反馈,允许教师和学生提出疑问,如此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完成[4]。

(二)教学体系不足之处

结合上文对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的特点总结以及对当前就业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现今的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在教育改革推动下,部分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在此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

1.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中职机械类专业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课程内容是教师开展教育的参考资料。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中职课程安排、课程内容等暴露出许多不足,如课程内容陈旧:很多知识点仍沿袭以往内容,优化更新不及时,案例引用和实践设计与现实存在出入,依托此套课程安排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的能力素养与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偏差。同时在科技的发展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设备和方法面世,且得到大面积推广,但学校课程对此方面内容衔接不当,再加上在实践教学中,依据原有课程内容设置的活动陈旧,学生不仅无法积累经验,无形中损耗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综上,这自然会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从而出现就业难问题[5]。

2.实践教学和理论融合不够翔实

基于机械类专业的性质,想要培养更多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是关键。但现如今很多学校在此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理论迁移和知识导入,更多从知识讲解和掌握方面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更注重掌握知识内容,但是在实践中却无法“从容”应用技术;实践教学中缺乏验证性分析和自行探索,导致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性不足;课堂教学中缺乏知识深化,宽度和深度有所欠缺,这些问题均导致学生就业时面临更大挑战。

3.教学方法、模式、考评方式等陈旧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化推进,在各种教育文件的支持下,整体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在实践中,教学目标理解和教学目标具体化实施存在不足,同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考评等均暴露出陈旧性特点,例如,教师仍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课件资料等安排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仍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学生的自行探索和验证理论内容;实践教学中缺乏知识迁移和知识框架整合引导,更多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教学,此时学生只是掌握片面化的知识点,但在就业时,无法保证遇到“教学案例”,此时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如此才能解决问题,但多数缺乏此方面教育[6]。另外,教学考评体系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试能力,但对于实践运用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过于忽视,这导致现有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三、中职教育改革中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结合上文围绕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的分析,基于教育改革背景,探究构建更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策略。

(一)确定培养目标,抓住教学重点

机械类专业随着时代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到应用,这使得传统教学体系出现不足,而培养目标是指引教学体系落实实施的前提,因此,顺应教学改革趋势,明确中职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是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充分借鉴技术类学校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理念和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机械类专业侧重技能实践,因此需要重视实践,并将职业证书、资格证书考取等纳入教学目标,这对于日后发展有长远影响[7]。

(二)正视市场调研,科学调整教学体系

机械类专业人才就业过程中的重点在于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构建教学体系时,正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然后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就业范围原则,设置教学目标,再依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思路、选择教学方法、设定教学考评体系、安排课程体系,这才是培养更多应用人才的保障。相关专业覆盖面广泛,如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基础、机械基础等,如果设定的教学体系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不仅无形中会增大教学负担,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而市场调研就是掌握“范围”的依据,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包括数控机床编程、CAD/CAM软件应用等内容,且随着时代发展,电气自动化、PLC应用广泛,机械制造和设计日益复杂,此时想要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强化该领域教学极为重要。

(三)基于现代化态势创新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需要课程教育培养,因此,科学安排课程衔接、各课程时长和不同课程之间的组合是重点。构建信贷教学课程体系时,首先需要重视理论教学,扎实的理论是技能教学的关键,也是后续操作的保障,除了丰富知识理论内容外,还需要加入实际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会知识迁移;其次需要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占比,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最后保持动态化创新意识,现代机械行业变化迅速,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同时随着中职学校发展,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无形中增大了就业压力和竞争激烈程度,此时应加强对创新创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内容的关注,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做好课程精简,这对于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作用[8]。

四、结束语

21世纪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进一步为自动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持。在多元化技术保障下,机械制造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再加上近些年产业结构优化、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使得机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显著变化。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中职、高职类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也不断调整,顺应教学改革趋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市场具体需求、自身优缺点,构建更为科学、完善、可行的教学体系。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为例,结合该学校中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出三点推动教学体系创新优化的建议,希望为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中职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机械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研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