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3-09 19:50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金寨革命红色

吴 庆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安徽 芜湖 24100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解放和自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金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积淀深厚,蕴含丰富的育人因子,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格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金寨县时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因此,要深入挖掘金寨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发这片红色热土的新活力,发挥其特有的时代价值,让金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育人价值。

1 金寨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样态形式

金寨县作为中国革命老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重要策源地,还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金寨留下了辉煌的印记,多支人民军队在这里诞生、发展、壮大,众多革命将领在这里出生、成长并历经战火洗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金寨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诞生59位开国将军。1927-1928年,金寨地区爆发了3次土地革命性质的起义,分别是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立夏节起义。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红军队伍,创建了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并在1930年6月统一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2-1934年,中共鄂豫皖省委创建红二十八军,在金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抗战开始后,金寨人民积极支援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东前线抗日,同时金寨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边区抗日工作的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落实中央军委战略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金寨人民积极支持、踊跃参军,为解放军实施战略展开,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提供了有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中,洪学智(金寨籍)领导志愿军后勤指战员们浴血奋战,建立“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皆丰碑”[2]是金寨历史的写照,红色成为金寨文化特有的底色。

金寨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伴随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经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的。金寨红色文化是金寨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金寨人民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定不移跟党走,积极支持革命和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及其相应的文化体系。

1.1 革命遗址和文物

金寨人民在战争年代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旧址和纪念场所,是金寨红色文化中的物质资源部分,主要包括革命遗址、革命人物故居以及重建旧址、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纪念园等。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红25军的诞生地,金寨县革命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共2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重点保护单位201处。现存完整的有立夏节起义首发地旧址、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豫东南特(道)委苏维埃政府旧址、列宁小学旧址、赤南县赤卫队队部旧址等,另外还有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红军纪念园等场馆。

1.2 革命人物和故事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收藏有11000余名烈士的姓名,他们不仅有战争年代为民族和国家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无私奉献者,并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留下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金寨籍“六星上将” 洪学智的戎马生涯和传奇革命事迹,其中筹集粮草全力支援中央纵队和爱兵如子不离不弃五战士“死而复生”的故事广泛流传;以身殉职的红军飞行员汪德祥,在一次高难度飞行训练中为保住飞机,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年仅26岁英勇牺牲;罗荣桓夫人林月琴、王明小妹陈映民、童养媳出身的刘百兴三位女红军誓死跟党走的可歌可泣故事;还有戎马一生的陈先瑞和王远芬将军在建国后始终坚持克勤克俭、事必躬亲、清正廉明的事迹,为我们树立榜样,引导一代又一代人赓续红色血脉。

1.3 革命精神和传播

革命精神是金寨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代以来金寨人民用可歌可泣的伟大实践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解放后金寨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治淮工程大型水库建设——梅山水库建设中,金寨人民顾全大局,毅然舍弃赖以生存的10万亩良田和家园,10万老区人民移居深山。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金寨人民这种“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永跟党走的忠诚精神、星火燎原的革命精神”构成红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不仅金寨县每一处革命遗址和文物都传递着红色革命精神,人们还创作了很多文艺作品来弘扬革命精神。

又如1929年共产党员罗银青为庆祝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创作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体现了金寨人民心怀家国、勇于牺牲、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建国后,陈先瑞的女儿回家乡修建的“先瑞红军小学”、金寨干部学院编写的《红色沃土 不朽丰碑》、电教片《浴血大别山》等都是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和传播。

2 金寨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2.1 深化历史认知,坚定理想信念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连绵不绝,近代百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百年。“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3]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才能直面当前问题,洞察未来。因此,每一次踏上金寨这片红色的热土,都是追忆往昔,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聆听革命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像红二十五军的吴焕先牺牲时高喊“共产党员跟我来”;沿街乞讨回陕北找红军的开国将军丁世方;狱中建立党支部的开国中将徐立清;还有金寨党组织创始人詹谷堂被捕后,大义凛然喊出“不要问我这里有多少共产党,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这里就有多少共产党,杀得了我詹谷堂,灭不了共产党!”[4]等,无不表现出对党组织的忠诚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走访县内发生战役的伏击山头、战壕、古石桥和老铁桥,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再现查儿岭、长冲岭抗击日寇的宏大场景,展现了金寨英雄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舍生取义的豪迈气概,他们身上焕发出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1]。追忆峥嵘岁月,可以让我们不忘来时的路,明白前行的方向,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2 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战胜强大敌人的精神武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体现鲜明时代特点,又要从历史财富中寻找理论源头和精神滋养,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底蕴。”[5]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传承红色基因。金寨红色文化是金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艰苦斗争过程中形成的,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点,是新时代青年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精神支柱。纪念馆、史料陈列室、烈士陵园里一幅幅反映历史的珍贵照片、一段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一座座巍然屹立的永久丰碑,向世人展示了金寨人民保家卫国和抗日救亡的爱国激情。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就没有现在的和平繁荣。今天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中华儿女艰苦卓绝奋斗而来的,那些英雄烈士不能被忘记,那些珍贵情怀和红色记忆更不应被遗忘。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2.3 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艰苦奋斗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6]这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回顾历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战胜各种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新时代不仅全党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代大学生也需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古以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方能成大事。金寨红色文化中有许多艰苦奋斗的人物事迹,像洪学智将军纪念馆陈列的“一条盖了60年的毛巾被”“一只用了十七年的柳条箱”“两双穿了三十载的皮鞋”等物件,都是将军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还有红军战士啃树皮、吃草根和敌人顽强拼搏的故事,以及建国后那些掌握着国家和军队财政大权的将军们,始终坚持生活俭朴、清正廉洁,保持着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传统。新时代00后大学生自称“佛系”“躺平”青年,从小生活条件好物质富裕,渐渐淡忘了艰苦奋斗精神,在学校里贪图享乐、铺张浪费,遇到一点挫折就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可以提升大学生奋斗意识,引导他们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

3 金寨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近年来,高校纷纷实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与当地革命老区合作。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内高校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已有多所高校持续推动思政教学改革,把金寨红色文化的学习融入到学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也发现二者衔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3.1 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金寨红色文化与高等教育融合路径不畅

在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融合方面,作为金寨红色文化承载、发掘主体的金寨县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高校均尚存不足。金寨县在发掘红色文化工作中,将重点放在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而在系统开发适合高校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资源、视频教育资源方面做得不多,在与省内高校、国内高校联合开发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基地等方面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思政课程建设、实践研学活动、校园环境建设、思政网络课程等方面,与金寨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不足。尽管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红色文化资源,而如何将金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成系统的思政教学内容,高校并没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且没有明确的组织实施方案,造成金寨红色文化难以深度融入高校常规性思政教育体系。

3.1.2大学生对金寨红色文化认知不深

笔者曾开展红色文化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渠道多元化,通过互联网了解占比70%左右,公共课、阅读报刊和参观学习的约30%。且大多数同学只对金寨开国将军事迹、革命斗争历史小故事感兴趣,缺乏对事件的深入思考,不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精神实质。对红色文化认知不深直接导致大学生情感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不够,对国家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也不太关注。尽管学校经常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但仍有许多同学没有参加过公益献血、社区义诊、乡村支教、敬老院服务、城市交通协助等活动。当代大学生作为担负民族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人,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体悟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就很难会有强烈的实践意愿,进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主体意识不强。

3.1.3金寨红色文化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在实践观察中发现,思政课教师多采用讲授红色文化知识点或观看短视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方式相对单一,较少采用红色社会实践、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即使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内容,思政教师运用金寨红色文化资源的例子也并不会太深入,往往是把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机械地植入教材内容中,不能深层次地将历史事件、故事主角、社会大背景以及红色文化精神深度融合,难以深挖红色文化精神实质,并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身边人身边事相关联,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导致金寨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高。

3.2 金寨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运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金寨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文献资料,结合访谈调查和实践观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

3.2.1红色文化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恰当地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教育者单方面的工作,更是教育部门、学校、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协作的工作。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方协调运行机制的保障。高校要想深度利用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必然离不开对金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单靠老师和学校是不现实的。尽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金寨县政府也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但是从金寨红色文化资源到学校再到学生的思政课堂,中间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并不完善。首先,金寨县的红色教育基地虽有与高校合作,但很多优质的红色资源在本地区以外的高校难以便捷使用,往往是靠少数的思政教师去收集和整理,难以获得优质资源素材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培训大多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群众,缺少专门对思政课教师的相关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培训。此外,高校对金寨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教育计划、实施方案、资金保障等,未能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支持红色文化教育的强大合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多方协调,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3.2.2社会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通过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每天打开电脑和手机,各种网络信息扑面而来,其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的文化产品,比如一些好莱坞大片、动漫文化等夹杂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观等。喜欢看影视剧、动漫和短视频的大学生们很容易不知不觉中接受不良价值观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其次,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线上学习、休闲娱乐等,网络平台给人们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难度和挑战。问卷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而网络信息多元混杂,一些真假参半、良莠不齐的信息渗入红色文化宣传报道,冲击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削弱了学校红色教育的影响力。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部分偏重于物质利益的功利性特点也使大学生淡化了精神价值的追求,甚至有部分学生憧憬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红色文化兴趣度不高,这些都导致他们对红色文化认知不足。

3.2.3教师施教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教师施教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接受。首先,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他们对金寨红色文化资源教学内容缺乏统筹规划,对红色文化内涵研究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选取的红色素材既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也不具备教育典型性,降低了学生对红色文化探索的欲望,削弱了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其次,思政教师的课堂话语魅力有待提升。思政教师长期以来习惯在课堂上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容易给学生留下照本宣科、讲大道理的刻板印象。教师若缺乏话语魅力,既不对红色文化素材进行生活化、具体化转译,也不借助大学生喜欢的新鲜语言开展教学,课堂上语言不接地气,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和兴趣。第三,教师教学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部分思政课教师创新性意识不强,惯于使用传统的满堂灌说教,对新兴媒介、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太了解、不会操作,教学手段落伍,直接影响了红色文化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跟上时代节拍,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提高施教能力。

4 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安徽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本省红色资源,探索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4.1 协调完善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保障机制

金寨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不能单靠教育者的单打独斗,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从独奏到合奏。只有当地政府、教育机构、文化场所、纪念馆、党史馆、科研院所多方联动,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之间、学校与社会、校际之间亲密合作才能实现红色文化的高效运用。

深入挖掘金寨红色文化资源是金寨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社会基础。近年来,金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开展旧址保护传承工程,修复历史文物原貌,广泛征集珍贵文物资料,不断丰富革命遗址、旧址类红色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要开展红色文化精神传播工作,编写红色文化教材。还可以邀请诗人、作家、编剧等文艺创作人员,在革命事迹基础上进行文艺创作,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感染人。相关教育机构在组织人员培训时,要注重针对教师开展培训,特别是针对思政课教师的专门培训,做到联合相关文化场所、文物保护单位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开展实践的机会。

当前部分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和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学校需要加强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和行政服务机构的全面协作,提升对金寨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在全校形成“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管理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在资金和制度方面保障红色文化教育的长效实施,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支持红色文化教育的强大合力。

除了校内各部门共同协作,学校和社会、校际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红色文化资源。校方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利用大数据推进金寨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库的建立及高效利用。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工业大学依托金寨建立思政课程研究中心,开发了红色文化教学专业课件与教学资料库;安徽大学校史馆内有专门的红色展览馆。省内其他高校可以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在本校建立红色资源库,编写校本教材,也可开展校际合作,借助微博、公众号、智慧课堂远程开展教学活动,共享平台资源。省内不同高校思政联盟还可选拔优秀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和录播课,共享优质同步课堂和示范课堂教学。

4.2 推动金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将金寨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是深化育人效果的关键。

首先,金寨红色文化要进教材。金寨红色文化包括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革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与我们思政主干课的内容体系脉络一致。安徽高校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可以为高校的思政课校本教材提供贴近生活的史实材料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素材。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为思政主干课注入新活力,还是文史类学科的优质资源,编写特色专业课教材,有利于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金寨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专业课教材的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有助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其次,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定期参加专题理论学习和相关研讨活动,提升对红色文化的掌握能力;善于挖掘金寨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及时掌握金寨红色文化最新发掘成果,精准提取适合教学需求的文化资源,再将它们与书本对应的理论板块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制作专题课件,创新网络教学,在课堂融入过程中做到及时引导和反馈。

第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不能沿袭传统满堂灌模式,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方式,要适当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开展对分课堂,采取小组讨论、朋辈课堂、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生命力;还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点提前推送学习任务,课堂上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如红色经典诵读、主题道德演讲、编演革命道德情境小剧等;通过短小精悍的主题创作活动,营造传承红色经典的积极氛围,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3 拓展金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路径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对传统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创造性地开展金寨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为红色文化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载体,增强红色文化资源吸引力,拓宽思政育人途径。

首先,高校的红色实践活动开展可以与校内其他文艺或实践安排相结合。比如重大纪念日举办红色读书分享会、革命情景剧汇演以及其他文艺活动。还可结合“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鼓励实践小分队到金寨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瞻仰革命纪念馆、聆听英雄事迹、重走革命圣地、祭奠英烈等活动过程中,体悟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忠贞的爱国情怀,并在革命老区开展各类志愿帮扶活动等,鼓励学生实践后深度思考,撰写并提交实践研学报告。

其次,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实践教学。互联网时代,许多高校都有虚拟仿真实践中心,可以通过声光电特效、三维建模、人物对话等多种形式,还原红色文化中特定的历史场景,采用微课、虚拟场景可视化等多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真实”体验金寨人民在近代百年的艰苦奋斗,这种穿越时空的体验感,让学生有一种和历史对话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现场,既体现了新时代思政课的魅力,又实现了金寨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还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的时空局限性。

第三,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体育锻炼和创新创业实践中。高校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中去,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体育运动,比如校园内开展模拟长征路夜跑活动,校外开展登山活动,将红色教育、野外生存、团队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意志上得到淬炼,弘扬革命乐观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加深对红色记忆的情感渗透,促进学生成长为体魄健壮、意志坚强的时代新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自主创新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高校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追求,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发扬“长征精神”,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在就业创业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追逐梦想。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金寨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营养和文化根基。新时代不断深挖金寨红色文化资源,用红色革命精神感染、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他们自觉传承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奉献青春和热血。

猜你喜欢
金寨革命红色
金寨翠眉茶品牌形象设计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金寨红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幸福金寨
粉红革命
CSAMT法在金寨银水寺地区找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