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勿贪多》引发的思考

2023-03-11 15:01周忠海
家长 2023年3期
关键词:宝爸牛牛神童

□周忠海

勿贪多,少取,则拳可出。这么质朴的道理,怎么不懂呢?我们给儿子报的班太多,什么都想让他学,可是什么都没有学好,只能事与愿违。

儿子牛牛今年六岁,在我的教育熏陶下,自小就喜欢新鲜事物,学习劲头十足。不过,后来发生了点事与愿违的事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是很多宝爸宝妈的口头禅,连我的老母亲都不时提醒我:“你看邻居家的宝宝报了兴趣班,咱家牛牛也报一个吧!”话语间,掺杂了些许焦虑的情绪。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这仿佛成为全民的共识。

“你看看建中家的宝宝,都能朗读《滕王阁序》了,这才多大啊?五岁!”几个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对这个“小神童”赞不绝口。“听说他家宝宝是报了国学诗词班的,除了这个,人家还会轮滑呢,每晚人民广场上最靓的仔就是他!”

看到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我心里非常羡慕,这要是我的小孩就好了。到家后,我与妻子合计了一番,决定也带儿子上培训班。周末,我们带儿子去报班。国学、英语、积木、朗诵、棋类、编程、轮滑、球类,各种培训项目让人眼花缭乱。“牛牛,你喜欢吗?”我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不知如何抉择,问哪个都点头要学。经反复比对,我和妻子替儿子选择了国学、积木、朗诵、篮球四个兴趣班。报班后,儿子信心满满:“我一定好好学!”

接下来,儿子学习的过程出乎意料的痛苦。紧张的兴趣班课程搞得儿子周末连轴转,比平时在幼儿园还累,慢慢地他开始不感兴趣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儿子没有成为小神童,反而对上兴趣班很抵触。

面对孩子的反应,作为宝爸的我有点棘手,上兴趣班干脆停了。又是一个周末,午后的阳光懒懒的,儿子在书房席地翻阅书籍,我在一旁陪伴。无意间,一篇《勿贪多》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是啊!勿贪多,少取,则拳可出。这么质朴的道理,怎么不懂呢?我们给儿子报的班太多,什么都想让他学,可是什么都没有学好,只能事与愿违。

受到启发后,我们对儿子的兴趣班“删繁就简”,只保留了他最感兴趣的国学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宝宝的兴趣班选择,又何尝不是呢?

猜你喜欢
宝爸牛牛神童
可笑的牛牛
神童诗(二十五)
家中段子手(三)
家中段子手(一)
家乡的变化
顽皮的牛牛
妈妈说,爸爸说
都是神童
牛牛的耳朵
他是钢琴神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