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之歌,且当如是

2023-03-13 13:22李佳璐
百花 2023年12期
关键词:杨开慧戏曲舞台

李佳璐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这首雄奇瑰丽的词,是毛泽东同志作于1957年5月11日的浪漫主义杰作,饱含了其对爱妻杨开慧深沉的爱与怀念。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这部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可谓恰逢其时,该戏取材自杨开慧烈士悲壮的历史故事,是碗碗腔难得的上乘佳作,在新的时代大放光彩。

一、巧取角度另辟蹊徑,书写爱情史诗中的独立女性

书写杨开慧的剧目并不少,尤其是有关杨开慧的戏曲表达屡见不鲜,此前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多个戏曲剧种在舞台上塑造了其光辉形象。这类历史人物的塑造本就具有一定难度,但碗碗腔《骄杨之恋》另辟蹊径,巧取角度,以爱为主线,将杨开慧的少女时期、青年时期、为人母、为信仰而牺牲的几个阶段通过凝练的舞台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书写了大气磅礴的爱情史诗。

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在于完全从杨开慧独特的个人视角展开,全剧未真正出现过她的爱人毛泽东,而在剧情里处处体现他的浪漫情怀,彰显他的英雄气概,从细枝末节表现他的影响力。全剧共有六场。序幕便通过色调的转换和倒叙的方式将观众深深吸引。舞台上惨烈的红色意象刺目而惊心,色调惨然为倒叙铺垫。在序幕中这样“大胆”处理,足以见得该剧导演的手段和魄力。

“妈妈——”其娇儿的一声呼唤,悲切的气氛瞬间弥漫整个舞台,醒目的独舞在烟雾中变作群舞,蕴含着独特的导演构思,从舞台的架构和戏剧表达而言,导演会刻意打破戏曲本身陈旧而舒缓的叙事节奏,古典的戏曲之美平添了现代戏剧美学的兴味,可谓相得益彰,高度融合。整部戏随着打更人的一句“亮天了”拉开帷幕,舞台立刻转为蓝天白云的校园外景。色调变得鲜亮明媚,而统一着装的民国姑娘们喜笑颜开,象征着民智初开,更彰显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贵我。该剧主题先行,全剧都着眼于这个词的延展和解释,以“贵我”塑造时代女性。

杨开慧带领三湘姑娘们,教她们毛式健身操强其体魄,激发女性意识的觉醒。后来纱厂出事,工人罢工,在军警镇压和资本家压迫下,诸如老婆婆抱着孙女投江自尽的惨剧时有发生。杨开慧强烈认同且践行着毛泽东的思想:“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拯救女性就是拯救身边的母亲,拯救女性也是拯救国家的未来。随着舞台旋转自然切换到下个场景,“贵我自立”的高歌不仅唱得响亮,更是旗帜鲜明地点明主旨——贵我,以杨开慧为代表的革命女性在黑暗旧时代的觉醒之力,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价值观。

杨开慧不愧为女性觉醒的先行者、开拓者。什么是真正的女性独立?何为女性理想的爱情观?相信这部剧会给我们一些启迪和答案。五四运动之后的三湘女子,在犹如惊雷的思想之声的振聋发聩中,不仅是精神的觉悟,更是一种体魄面貌的展现,这恰恰和毛泽东同志《体育之研究》中“强健其体魄”不谋而合。在这部戏最开始便给出关于爱情的答案:思想的共鸣、三观的统一、灵魂的契合。相知方能相爱,方为真正的灵魂伴侣。

二、悠长时间中凝练细节,细微处彰显大爱

对于杨开慧,大众往往看到她“毛泽东原配夫人“的简单标签,却忽略了她内在的坚韧可贵。不仅是毛泽东同志选择了她,爱情也选择了她,命运更是选择了她。彼时,毛泽东已在女校非常有名,是众多女性心目中的大英雄,杨开慧当然也不例外。剧中以一曲《橘颂》,一波江水,泛舟江上的小女儿把对爱人的相思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对于这份爱的表达一目了然:“爱你的豪迈气概英雄胆识”,更爱那份“心系天下,悲悯情怀”。这部戏以“千里追爱”和“刘家提亲”的两场戏,来表现杨开慧对待爱情的坚决,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少女开慧。

正是因深入骨髓的懂得,才有坚持的决然。她断然拒绝了优秀的追求者。导演并未处理为简单的儿女情长爱恨纠葛,而是反映出爱情三观的相合。家境的悬殊,性格的强势,理想的壮举,都注定了跟着他是颠沛流离漂泊天涯的命运,可杨开慧对毛泽东满心满眼的崇拜,更对他的诗词如数家珍,对其思想践行于实,所以心属毛泽东是她生命中的必然。在第三场“刘家提亲”中,杨开慧闭门不见。此处导演的处理是话剧式的——杨开慧关上门就变作影影绰绰的剪影,那剪影随光浮动,一方告知开慧早已许定终身,一方却非要求娶,就在双方争执到白热化时,“毛泽东的出场”则是通过一封信表达心意。信写得直白朴实。毛主席的浪漫是饱含泥土味的:“捏一个我捏一个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句曲调取自俗曲《锁南枝(傻俊角)》,创造性贯穿该剧始终。这段曲牌里的土味情话缠绕了戏曲中的杨开慧一生,全剧出现了多次,每次都在转折的关键点上。第一次是在拒绝王春和时表现少女的娇羞也体现她的果敢。第二次就是在毛泽东的信件画外音之后,女声悠然诉说后男声版的曲调响起,是一种回应,更是一种坚定的宣告。第三次出现是当杨开慧在母亲怀中惜别坚定踏上奔赴爱情之路时,她的母亲在那个时刻,心疼女儿的这份执着与率真,也为她未知的路途而担忧。《锁南枝》由女声独唱转为男女合唱,更意味着女儿不仅仅是她的女儿,更是中国的女儿,是用真情真爱跟随了毛泽东一生的女儿。最后一次,则是开慧怀抱着岸英安静地哼着这个曲调,怆然泪下又决然坚定。直到牺牲前,开慧以极为悲怆的唱腔,用尽所有气力,不断挣扎着将此唱出来,唱到“打碎了再用泥土和”更是抒发着大爱的至真和博然,是灵魂深处的呐喊。

这部戏的时间跨度长,短短两个半小时就铺陈了杨开慧光彩壮烈的二十九年。场场浓缩,处处凝练。其中不得不提到本剧开头便出现的两位打鼓鸣锣之人,在这部剧中的几处关键节点,起到了叙事转折和过渡的妙用,比如开头寥寥几句就交代了时代背景和大致事件。他俩更像是希腊戏剧中的旁观者,在其后的场次过渡中或画龙点睛或总结铺陈。十年后两个打更人的再现也细节满满——背更佝偻,衣着更为褴褛,甚至表情的刻画也更为沧桑凄苦。此时是共产党最受压迫的时期。打更人将杨开慧在这十年的功绩娓娓道来,引导工人罢工抗争、扩大红军女子赤卫队等,还用夜半悄悄话衬托出环境的压抑和白色恐怖的氛围:“该杀的不是共产党!而是……”话不敢多说,夜半三更人少鬼多。两位打更人看似只是剧中的配角,却以极为精湛的演技折服了在场观众。那不敢明说的悄声就如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状态,就是心中有数,敢怒不敢言,谨小慎微却有着善良的一面。怀着这份骨子里的良善和悲悯,才会爆发出那几声高亢到脱音的唱腔:“杀杀杀!通风报信者,杀!勾结共党者,杀!”看似无奈的“助纣为虐”,其实就是悲怆而不得已的呐喊!此段反讽至极,更集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压抑与黑暗。

三、空间巧切割打破时空限制,音乐独到烘托气氛

杨开慧在监狱时期的舞台处理方式较为独特。此时的舞台,就如电影蒙太奇般,以两处空间同时展现的方式达到多重效果。最为出彩的是此时有两个杨开慧,一个是肉体被捆绑囚禁的杨开慧,一个是舞动着的具有高洁而飘扬的灵魂、至真至纯的杨开慧。另一边的空间,是叛徒任子夫替军官出谋划策的秘境,由此揭开了一个赤裸裸的阴谋,那就是诱导杨开慧写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的申明以涣散军心。此时的舞美匠心独运,舞台再次旋转铁窗凌空落下,寒风萧萧中,窗外是一树梅花独自开,更加衬托出杨开慧的高洁:宁守天地一片白!

“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威逼利诱没有动摇杨开慧对爱情的坚守,没有动摇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气节。军官让她算账,她心里分外清楚,黑暗和光明的计算体系本就是截然相反。而敌方使出“杀子”之计时,杨开慧犹豫了,这种犹豫来自母性深处的不舍,来自血浓于水的相连。可杨开慧直接撞墙,以先走一步的决绝果敢,令敌方不敢再轻举妄动。舞台上还出现一树梅花两处开的意象,窗外勃发的一树梅花对比屋内瓶内梅花,就像是生动的生命和死物的对比,预示着革命的勃勃生机。这一场的最后,关于生命意义的真理在所谓辩论中反而愈加明晰:让人民当家做主,每个人都活得有尊嚴的社会一定会到来,也许是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这也是我们所敬爱的共产党能够胜利终将胜利的必然答案。

作为小剧种,碗碗腔并不善于构建这种宏大的革命题材,而《骄杨之恋》的音乐却打破传统,始终以衬托唱腔为主,尤以第六场中杨开慧的最后一板唱腔而见独特,将杨开慧临刑前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如泣如诉地唱出对爱人,对孩子最后的告别。音乐、唱腔和此段的剧情水乳交融,从轻柔的摇篮曲开始缓慢地上升,最后急骤转上,节奏变快,情绪紧张,唱腔铿锵……一字一句倾吐映照她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人主唱”体现了主演的戏曲功底和极高的舞台驾驭能力,牢狱内的独白使其形象更立体丰满,演员也以极具张力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心,酣畅淋漓间将剧情推向高潮。最后的时刻没有恸哭的煽情,只有杨开慧从“母亲”的温柔到“真正的革命者”的决绝,直至全戏的高潮——她选择奔赴刑场。只为留全一个名声,这名声不仅关乎爱人,关系大局,更是她将此融于骨血信仰的最终选择。一头白发的杨开慧挺立在舞台上,恰如骄杨树立于天地之间,为女性树立了一个何谓“贵我”的榜样。一声声节奏加快的绝唱过后,枪声响起,杨开慧倒在舞台上。打更的一句“太黑了”瞬间点燃了全戏的悲怆和绝望,徒留一个至真至纯的杨开慧,漫天飞雪飘飘,只有她身上的光,是暖而亮的。

我理想的爱情以及爱情的理想,在这部戏曲中诠释得恰如其分,爱情之歌,且当如是,一见钟情未必能地久天长,朝夕相伴也无法证明真爱。只有互相懂得,深入灵魂的爱方才摄人心魄,亘古久远。真爱,就是建立在相同的价值观之上,以最深的懂得去包容对方,以爱意获得自我的成长,是携手并肩的相扶相守,也是同甘共苦的心甘情愿,亦是人生理想同步的共奋进。爱情之歌,且如《骄杨之恋》。

(陕西省文化馆)

猜你喜欢
杨开慧戏曲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绵绵古道连天上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我爱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