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个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适用性

2023-03-13 13:22周燕华
百花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周燕华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应有的职责,“八个相统一”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厘清课程逻辑,强化“三大文化教育”;突破教学藩篱,实现学科知识拓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联通。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育;高校思政课;“八个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强调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即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基本遵循。这“八个相统一”有效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思政课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

文化自信的基础来自对文化的认同,表现为中国人民长期探索人生命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在特定文化环境中人民群众对文化真心的赞同、支持和擁护,并自觉维护文化的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其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正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政课而言,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德,树的是拥护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人。[1]我们应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文化自信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不断推进文化自信教育。

(二)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一环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标识,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因此,文化自信教育为有效开展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不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还让思政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上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

(三)高校思政课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实现“五大课程教学”的重要纽带

从一定意义上看,“五大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横向教育形态,是通过明线的方式串联思政教育。而文化自信教育则是高校思政课的纵向教育形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以暗线的方式贯穿始终。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实现“五大课程教学”的重要纽带,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五大课程教学”中,为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支撑。“五大课程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通过明线和暗线的方式互为补充,为高校思政课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八个相统一”应贯穿高校思政课

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始终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文化自信教育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必须遵循“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八个相统一”中居于第一位,这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围绕“四个服务”的政治属性。就高校思政课的性质而言,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最基本的属性,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是必不可缺的,高校思政课要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必须借助文化的学理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判断,用真理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体现出学理性,在思政课中坚持文化自信教育,就是为思政课以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说服学生提供有力依据。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也决定了其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理论知识的课程,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教育,是具有价值导向的课程,也就是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当代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高校思政课需要不遗余力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认同和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针对思政课的思想特性提出的,即既要宣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又要批判错误思想文化。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高校思政课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课程内容,从建设性和批判性两方面着手,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构筑起文化自信。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针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特性提出的,即要把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高校开设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在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能学以致用,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性是学生在理论与现实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互联互通,实现高校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的有效衔接。文化自信教育将抽象的理论性与具体的实践性相融合,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统一性体现在高校思政课的要求上,多样性是在统一性发挥实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反之统一性也需要在多样性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呈现。进行文化自信教育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要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也体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高校在开展思政课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时,一方面在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等统一标准;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上,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不同个体的切身体会存在区别,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4]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高校开展思政课在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他们在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体性,感受文化力量。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教师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教学方法要求灌输式讲授的基础上,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将知识体系内化为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坚定文化自信的效果。思政课要注重教学方法,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基本知识点。但灌输并不代表生搬硬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结合学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时,教师要立场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国史的基礎上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显性教育是以公开外显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隐性教育则采用隐蔽性、渗透性的方式对大学生施加影响。[5]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际上是针对教学环境方面提出的,旨在构建科学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在用好思政课进行文化自信教育这个主渠道的同时,要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让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为补充,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如专业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进程适时插入国史、国情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三全育人。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国内著名学者的卓越成就和深深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爱党爱国,提醒学生不能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所影响,对故意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行为予以抵制。

三、高校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方略

(一)厘清课程逻辑,强化“三大文化教育”

高校思政课坚持“八个相统一”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任务的重要举措。其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问题,通过对五大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为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基础,而引导学生真正具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还需要从课程体系的构成和文化自信的生成维度进行深入思考。因此,高校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就需要探究五大课程教学和三大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课程逻辑,不让思政课陷入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6]一方面,高校思政课不应将文化自信教育局限于个别课程,而应以坚定文化自信为目标,挖掘各门课程独特的文化自信属性,构建三大文化自信与五大课程教学的互融互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知识性建构,增强其对文化自信的认同。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应将“三大文化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脉,根据五大课程的属性、特征,统筹课程组合方式,全景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优越性和指引性。

(二)突破教学藩篱,实现学科知识拓展

学科知识拓展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授课实际情况,在呈现思政课内容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所学内容得到更大限度的扩充。目前,存在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将五大课程的教材作为唯一教学资源的情况,而思政课教学涉及内容众多,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不断更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情况,思政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积累程度不足而有意识地忽略对其他领域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不利于教学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文化自信教育,必然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补充和融入。高校开展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也就需要坚持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在学科间拓展。不同学科知识的拓展性学习,有益于提升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在学、思、辨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和自信感,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联通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主要为“00后”群体,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政课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时必须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联通。从教学资源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教材资源、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有效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易班、慕课、网络直播课程、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让互联网成为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的渠道,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提升了教学的时代性、有效性,还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亲和力。线下教师可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此外,还可以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开展主题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的巨变等,激发学生爱国情、自豪感和自信心。线上线下相联通,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还可以让文化自信真正入脑入心,发挥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

(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思政元素融入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10217400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双碳背景下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研究”(编号:JAS22043)。

参考文献

[1] 高鑫.论“八个相统一”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适用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43-46.

[2] 王俊桥.以革命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8):68-71.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4] 孙燕.树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47-50.

[5] 崔延强,叶俊.“八个相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80-84.

[6] 施生旭,周晓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1):63-66.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
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改革考核模式,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