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估定级为契机 促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13 21:34谢绍花
百花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文化馆

谢绍花

摘 要:本文总结了龙岗区文化馆参加全国文化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基本情况,查找其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推动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评估定级;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文化馆要进一步找准自己新的时代定位,通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铸就文化馆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

为发挥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文化馆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推进文化馆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全国文化馆第五次评估定级标准和要求与第四次相比,有删减、新增和调整,体现了与时俱进。本文对龙岗区文化馆参加评估定级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以期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效果。

一、龙岗区文化馆评估定级基本情况

2021年,龙岗区文化馆根据全国文化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要求,按照地市级馆标准进行评估定级,在满分1000分的情况下,以评分983分通过了复审,再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成为全国区县级文化馆建设标杆。

(一)高度重视,尽早部署,明确职责,对标对表,认真组织评估

2020年,龙岗区文化馆领导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在收到正式通知前就已经对照第四次评估定级标准,组织资料收集准备,开展自查自评,为评估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收到评估定级正式通知后,龙岗区文化馆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全馆动员,组织学习,明确职责分工,熟悉评估系统,完善业务,规范档案管理,按照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收集整理资料,查漏补缺。

(二)人财物等硬件设施保障条件优越,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龙岗区文化馆2019年全馆职工总数29人,其中在编21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涵盖12个艺术门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馆在编人员的85.7%,全馆业务人员年度接受教育培训总时长3399学时,人均时长超120学时;2019年龙岗区常住人口250.86万人,龙岗区文化馆财政核拨2552万元,人均财政投入10.17元;馆舍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内设小剧场、展厅、排练厅、培训室、琴房等43个活动室及其他办公用房,配备乐器、投影仪、音响、数字书法机等设施设备,每周开放63小时,免费网络全覆盖,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提供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2019年,组织开展“深圳文化馆行业发展研讨会”等各类理论研讨交流6次,组织赴希腊卡瓦拉国际都市文化节(出访交流)等跨地区文化交流13次,组织下基层业务指导群众文艺团队39个。2018-201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宣传推广展示活动18次,500人以上大型文化活动196次,开展文艺作品创作推广活动22次,举办各类群众性培训班共233个。2016-2019年,培养辅导的作者、演员获市级及以上的群众文化类奖励共70项。

(四)加强数字化建设,丰富服务供给

打造龙岗文体通、龙岗区文化馆、小弹唱LIVE三个微信公众号及龙岗政府在线网站,提供网络直播、信息发布、艺术欣赏、网上培训、预约、资源检索等8种数字服务。租借数字书法体验机,购买声乐体验触摸屏一体机,为群众提供免费、便捷、智能的数字文化体验服务,提高文化艺术普及的趣味性和体验感。2019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活动12个,新增音视频资源时长达213.6小时,服务人次497.7234万。

(五)发挥社会力量,提供志愿服务、特色服务

成立龙岗区文化志愿服务队,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培训、交流、公务摄影技巧讲座等,积极弘扬文化志愿服务精神,2019年开展志愿服务780多场;吸纳社会资源,与文化馆系统外机构合作,建立区文化馆百师园社会分馆,开展社会化合作,提供特色化服务。

(六)推动改革创新,构建联动机制

探索建立“1+11+111+N”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基本架构,实现龙岗区11个街道分馆和111个社区服务点全覆盖,统筹全区公共文化资源,构筑文化服务工作橋梁,共同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群众提供普惠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推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区文化馆理事会,因成效突出而被《文旅中国》报道。探索联合知名词曲作者,组织创作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并成功于深圳大剧院首演,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省文联、广东省音协等一批专家学者、词曲作家、文艺评论家的一致认可。

(七)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编发内刊《龙岗群文》4期,线上发布2018年报、2019年报。2019年,通过《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侨报》等官方媒体宣传报道113篇次,在本馆自建媒体宣传推送331篇。2018-2019年,在《文艺生活》《参花》等刊物刊发理论成果23篇,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二、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龙岗区文化馆通过评估定级发现扣分项为新增考核指标项。同时,有些指标虽达标,但仍有很多工作存在短板与不足。

(一)数字化平台未实现互联互通,数字化服务体验不够充足

龙岗区文化馆数字网络服务尚未实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省平台、下辖街道分馆或社区服务点平台的互联互通;只是短暂租赁而不是常态化配备比较先进的数字设施设备,未能满足人民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数字服务需求,数字体验空间建设仍有待加强。

(二)馆办刊物编制能力不足,年报发布不够及时

龙岗区文化馆未能安排专人编制内刊,刊物质量较低。未建立年报编制和公开制度,年报发布不及时,年报编辑专业化、规范化有待提升。2020年,为迎接评估定级而在本馆微信公众号上补发了2018年报、2019年报,未能及时向社会公开,导致群众对文化馆全年公共文化服务情况缺乏了解。

(三)民族民间文化宣传推广展示与跨地区文化交流活动年均次数不多

评估定级标准中,由文化馆主办、承办或协办的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要求每年至少举办6场,跨地区文化交流方面每年至少举办7场走出本市的活动。龙岗区文化馆虽在数量上勉强达到要求,但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形式不多,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外馆际交流、国际性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偏少。

(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范围还需擴大

龙岗区2019年常住人口250.86万人,人口众多,群众文化需求量大。而龙岗区文化馆下基层业务指导以及对群众文艺团队指导较少,委派工作人员到街道分馆及社区服务点开展讲座、辅导、调研等工作的频率不高,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精准,在实体馆以及馆外举办各类赛事、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服务覆盖人次有待提高,活动参加人员和服务受益对象范围有待拓宽,公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仍需提高。

三、改进建议

(一)实施科技赋能,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效能提升为导向,将数字文化馆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全面布局,打通国家、省、市、区数字平台壁垒,实现各级网络平台特别是“深圳市文化馆云平台”“龙岗政府在线”“龙岗文体通”“龙岗区文化馆”等数字平台的互联互通及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多方平台上传资料的重复劳动。二是结合文化馆的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公益艺术培训、文艺活动组织开展、文艺团体培育扶持、文艺展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群众文艺赛事等功能,优化网络直播、网上培训、预约、咨询、在线辅导等数字服务,针对性地配备相对先进、功能明确的数字体验设施,如智慧钢琴、智慧书法体验等5G、AI新技术应用设备,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特色数字体验空间,促使线上数字文化服务与线下文化活动一齐发力,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便利服务和良好体验,扩大服务受众面,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强化人才保障,多方举措完成内刊、年报编辑、媒体宣传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

公共文化服务专家王全吉在《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第二季第五讲》中指出,年报编制与公开,既是一项法定的、全新的工作,也是各级文化馆的一项常规工作。一是要加大对文化馆年报、内刊、宣传等工作的经费、人员的保障力度,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宣传队伍。组织在文字撰写、信息收集、图片拍摄、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馆内人员编制内刊、年报,做好宣传,针对性加强这些人员的培训学习,促使他们做好各项资料采集、编写、出版等工作,完成每年4期刊物、一期年报的基本任务量。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文化公司协助完成年报、内刊的编排、印制等工作,定期总结性地宣传反映本单位各项服务、管理及运行情况,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扩大信息的有效传播,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文化馆事业,切实增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让更多公众共享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

(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供需配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选派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街道分馆和社区服务点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星”线上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研究文化馆在公共服务中的痛点、难点,深入剖析公众的文化需求,建立全区公益艺术培训教师、讲座、演出、展览等资源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需对接,做老百姓“喜欢吃的菜”,吸引更多观众来“点菜”“品菜”。

(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龙岗城区文化软实力

坚持高端引领,彰显特色,践行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拓宽工作视野和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深圳声乐季”、“粤港澳大湾区舞蹈周”、大围屋艺术团、教师合唱团等龙岗本土优秀文化品牌活动及优秀文艺团体国际国内交流,形成表演艺术交流、文艺作品联合制作以及艺术人员培训等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进一步提升龙岗城区文化软实力。

(五)发挥资源优势,多渠道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首先,充分发挥龙岗区文化馆现有的16000平方米的场馆资源优势。如在公共区域打造都市青年创玩空间,多渠道免费开放民乐、美术、书法、舞蹈等功能室,优化文化馆内部环境,创新开展创意集市、音乐沙龙、晒艺大舞台等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吸引更多市民自觉走进文化馆享受文化服务。

其次,充分发挥总馆派驻到街道分馆、社区服务点的122名文化指导员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使总馆经费投入、文化人才、场地设备、精品节目、文艺团队等资源有效运转,带动街道分馆和社区服务点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将公益艺术培训、展览讲座等优质文化服务精准配送到社区、园区、军营、商场等地,多点流动,连点成线,串线成片,扩大服务对象和受众层面,全面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再次,充分发挥龙岗区现有的57项区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优势。组织“坂田永胜堂舞麒麟”“龙城舞麒麟”“龙岗舞龙”“皮雕技艺”“坂田范氏剪偶”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传统民俗节庆等活动,通过现场互动体验、展演、展示等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送进学校、社区、企业,在学生中播下非遗传承小火种,让群众在与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美丽邂逅中增强文化自信、品味幸福生活,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对非遗、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营造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优秀的文化“留下来”。

最后,充分发挥龙岗区文化馆社会分馆、文化志愿者、文艺队伍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全区23个文化馆社会分馆根据本馆特色,提供玉石鉴赏、戏剧创作、非遗体验等不同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龙岗区现有的2万多名文化志愿者在文艺培训、音乐鉴赏提升、文艺活动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特长,通过新志愿者岗前培训、服务礼仪培训、岗位实操培训及资深领队增能培训,为高效精准志愿服务强基提质,使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力量的有力补充。培养文化馆办文艺团队,以团队魅力吸引培养一批有艺术专长、热爱艺术的群众,从而代表文化馆参加各种赛事、交流、展演等,引导基层文化队伍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参与文化馆事业建设与服务。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专访戴珩:中国式现代化中文化馆的价值、定位与使命[J].成都群众文化,2022(4).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文化馆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