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怎样实施“高质轻负”

2023-03-15 03:01孙丽莎唐伟
教育界·A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孙丽莎 唐伟

【摘要】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应站在小学生成长的角度,根据“高质轻负”的要求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确保作业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契合,使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巩固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对“高质轻负”前提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幫助教师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高质轻负”

作者简介:孙丽莎(1980—),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

唐伟(1980—),男,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

面对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以“高质轻负”为目标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数学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学情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探索,高效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1]。基于此,对“高质轻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十分有必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认真研读教材,确保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一致

要实现“高质轻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前,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布置作业,保证作业内容与教材内容一致,让学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解题的依据。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当合理划分重点、难点及基础知识,确保作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层层攀升,由此获得各项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实例设计作业,用实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高效解决数学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并做到学以致用。

二、重视课前作业设计,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合理布置课前作业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简单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困惑之处,并产生一定的期待,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授课节奏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预习作业设计。

为合理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教师应确立以下四点原则。

第一,数学课前预习作业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应该明确,在讲述新知识之前布置预习作业,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应当以新知识为核心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范围、难易程度,以及需要掌握的能力与技巧等。

第二,数学课前预习作业应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由于数学知识相对复杂、抽象,在上新课时,学生难免会感到困惑、迷茫,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需要确保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性,能够引导学生梳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明确学习步骤,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为接下来的高效学习夯实基础。

第三,数学课前预习作业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当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时重视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出较为开放、概括性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探究,同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师要关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作业的情况。要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课前预习作业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作业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作业的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教学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相契合,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三、调整数学作业整体结构,保证作业的丰富性

目前,仍有部分教师没有足够重视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作业的设计上更注重数量,这样设计出来的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并且单一[2],同质化严重,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遇到大量同类型的问题,无法满足“高质轻负”的设计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秉持“高质轻负”的理念设计数学作业,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优化,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保证作业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受到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合理控制作业的量,对作业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删减,不让作业过多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并通过作业结构的合理规划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快速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相关知识,保障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以“学看钟表”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与其设计很多道让学生看图填写时间的题目,不如设计形式新颖的题目。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小明要坐动车去重庆看外婆,已经购买了车票,请大家帮小明出出主意,告诉他几点出发去车站比较好。”教师给出小明的车票图片以及小明家到车站需要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读出火车开车的具体时间,帮助小明选择最佳出发时间。教师可以将作业上传至班级群,方便学生随时查看作业。该类型的作业没有过多重复枯燥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去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接着,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填空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如“妈妈做早餐的时间: ,爸爸上班的时间: ,我放学回到家的时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增加部分简单的计算题,如“在一天中,你锻炼身体的时间是多长?午睡时间有多久?晚上一共睡了几个小时”等。这样学生不仅需要写出时间,还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就可以在记录与计算时间中巩固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教师有意识地摒弃枯燥的作业,使作业内容更加丰富,作业形式更加新颖,运用具体问题帮助学生调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完成作业,能确保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

四、在作业中融入游戏元素,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兴趣是激发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以考虑在作业中融入游戏元素,比如通关游戏、猜谜游戏、数字接龙游戏等,从而让作业更具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快速完成作业,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和数学思维的拓展。

例如,在设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作业时,如果想要摆脱枯燥的机械性的作业练习模式,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要点。关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游戏资源相对丰富,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搜索适合学生玩的游戏,然后在课堂上适时插入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根据随机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列式,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算出规定的数字,计算用时最短且答案正确的就可以通关。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学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感受游戏的乐趣,还能产生学习成就感。如此,作业负担减轻了,学生会在愉快的状态下快速完成作业,作业效率也就获得全面提高。

五、增加操作型作业,激发学生动手能力

主动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教师也可以据此优化作业设计。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布置操作型作业,合理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技巧。当然,教师还需要注意作业设计是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实践,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动手技能和创新能力[3]。

如在教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操作型作业,鼓励学生使用学习用具画出一些不同的角,并在下一节课中展示自己画的角,讲述角的类型。到下一节课上,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观察教科书有几个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与自己所画的角有何不同,并比一比角的大小,鼓励学生在课本知识中寻找答案。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资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布置实践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想法,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设计开放性作业,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要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创新作业设计思路,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作业设计中。在日常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开放性作业,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多角度思考解决对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4]。

例如,在教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点设置这样的开放性作业:一本书总共有220页,如果需要大家做一个读书计划,那么大家打算每天看多少页,用多少天看完呢?(要求每天看的页数不能少于10页)接着,教师让学生各自写下自己的计划,不设定标准答案,计划合理即可。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两位数的除法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七、设计分层作业,注重作业的区分度

为避免学生因为作业过于容易或者过难而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的优化,减少作业带给学生的压力,确保学生及时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使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作业,让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分层作业,保证作业既涵盖基本概念也包括拓展延伸知识,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也有延伸训练内容。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A层学生基础能力不足,教师需要布置含有基础知识的应用题给这类学生,帮助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B层学生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但灵活解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师需要在基础题型上增加难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提升综合能力;C层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面对这类学生时,教师需要布置更为复杂的数学题目,满足该层学生的能力拓展需要。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周长”一课之后,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划分出必做、选做和挑战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必做题为基础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技巧;挑战题难度较大,且具有开放性,包含一定的延伸内容,有利于學生拓宽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有挑选作业的自由,在完成作业中获得成就感,从而高效地复习、巩固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得课后作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师设计作业时应遵循“高质轻负”理念,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的方式促使学生高效学习。要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实施“高质轻负”,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确保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一致,在课前合理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熟悉授课内容,调整数学作业整体结构,保证作业的丰富性。此外,教师还要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减少作业数量,融入趣味元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视操作型作业、开放性作业和分层作业的设计,利用丰富的作业类型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如何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实现以作业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生成,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能力,创新作业设计思路,确保学生带着学习兴趣不断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权林.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怎样实施“高质轻负”[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No.658(11):82.

[2]仝淑青.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45(25):70-71.

[3]王秀花.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20,No.719(13):84-87.

[4]金玮.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怎样实施“高质轻负”[J].家长,2019,No.315(29):42-43.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