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的混融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2023-03-15 22:27刘青姗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能力课程

谢 晶, 刘青姗, 廖 霞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线上教学因MOOC 兴起而引发学界热烈探讨,也因某特殊时期而广泛施行。早在2009 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普遍通行的教学新范式。[1]学界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也有颇多探讨。有学者认为单纯线上教学的质量令人担忧,传统线下教学可以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所以教师应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2]

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双重优势:一方面,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利用了线上教学的便利性和个体性优势,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更灵活地利用时间进行学习,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另一方面,线下教学又弥补了线上教学师生间互动不足和学生学习监管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高校教师也在探索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在具体课程中的运用,其中又以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探讨较多。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运用[3],还有学者基于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衔接[4]、教学模式研究[5]教学模式建构[6]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7]等问题展开研究。而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的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探讨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索“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自2015 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教师资格考试内容逐渐增多,范围逐步扩大,理论含量逐年加深。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陆续开设“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课程沦为短期突击式应试课程。一方面,该课程在各大高校中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一般安排30 或32 个学时,授课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不够,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另一方面,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某学期内。为了防止上课时间和考试时间的错位导致知识遗忘,大部分学生选择在与考试时间相对接近的同一学期内选修该课程。学生大多学习其相关知识以应对考试为目标,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这给教师教学内容的展开和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造成阻碍。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互动和讨论。“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授法教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而学生往往采取考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突击记忆等学习手段来应付考试。如此,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是短暂性、不牢固的。

第三,学生知识水平和选课需求不一。“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在全校性范围内开设,既包括了师范专业学生,也包括了非师范专业学生,学生的前期知识和选课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讲,师范专业学生已经学习或正在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他们选修“教育知识与能力”更多是为了获得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素养;而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获得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以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为主要目的。因此,学生水平的差异和他们不同的选课要求,需要教师们在授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别教学。而突击式上课方式难以满足上述差异化需求,而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三、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能够为学生节省时间成本,便于学生更自主地选择和构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环境。[8]混融式教学不仅强调线上和线下教学在形式上的混合,更突出线上线下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维度的融合[9],最终在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上实现融合[10]。“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的教学正需要教师巧妙设计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对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教学,而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方式的引入,比较好地满足师生的这种合理需求。

第一,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方式相对灵活,能够满足不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非师范类学生对于教育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记忆等低层次认知目标可在线上学习完成,而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师范类学生主要通过线上学习巩固已学知识。不同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期学习的差异性,而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深入认识和理解问题等高层次认知目标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提供的线上网络公开课、视频、慕课、电子书、PPT等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线下课堂中,教师通过精讲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点、难点,搭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第二,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评价多元化,促进学习评价从单一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化。传统线下教学往往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核心,教学评价目标较为单一。[11]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通过驱动式过程性考核方法、实时可量化的数据分析,可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

第三,线上和线下教学互相补充,分层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为线下师生、生生互动教学争取了更多时间和创造了更多机会,便于教师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因此线下教学中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多高层次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因此,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交融互动,能够有效规避当前“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探索

(一)概念与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模式,推动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因此,本文试图探索和构建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师生线上、线下交互和融合,让学生获得具有建构性体验及知识的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

本研究基于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现代教学理论。[1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综合考虑教学系统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制定最优教学方案,从而有效实现教学任务并优化师生互动的时间。巴班斯基认为,应按“提问—讲解—巩固—检查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概括这些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的顺序安排课堂教学。[13]具体实施包括:教学任务的综合化和具体化,教学内容的优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选,教学形式的优选,创造教学的最优条件,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与学生自我控制的最优结合,教学进程的灵活调整和及时修正,用最优化的两个标准分析教学结果和时间消耗量。[14]

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利用超星学习平台,本文结合“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任务与教学实践,构建了“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的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如图1。

(二)教学程序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强调教学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也要考虑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因此,本研究依据教学论的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将教学条件、内容、方法、评价等教学过程的要素围绕线上线下平台的特点进行设计,将“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分为前期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馈三个基本环节。

1.前期准备

第一是创设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关联和课程建设,譬如,在章节内容中插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资料,包括文档、文字、图片、音频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书、学术视频等。根据不同教学计划,每个章节可分别设置为开放、定时开放、闯关模式及隐藏模式,教师将建设好的课程内容发放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课前预习,亦可设置成任务点要求学生完成,并且可通过后台监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随地、随需地进行学习,这突破了传统教学教室、学校所限的局面,保证学生能够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进行学习。这种自主性学习模式,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教育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第二是建设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考试大纲内容搜集优秀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微课教学资源、题库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比如教师课前首先要对近几年的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按照不同的知识点逐一归类;然后在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进行薄弱知识点的练习,并通过云端考试系统进行过程考核或单元测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最后师生再根据评级反馈系统进行查漏补缺和个性化指导。

2.教学实施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每一位老师要意识到每一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因此为了最优化实现综合性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多样化的考虑。[15]就“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而言,学生不仅要学习教师资格考试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而且要建立一种面向学校教育改革的教育知识体系,从而为将来的教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实践中,学生在线上自主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在线下课堂主要侧重于针对教育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尊重、分享、创新等高阶能力发展。

此外,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功能发起投屏、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等课堂活动,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使教学向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评价反馈

根据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变化来改进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16]因此,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模式要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考核方式,来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必要时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校教育的内部活力。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因此,本课程采取“课程总成绩=考勤(占比10%)+课堂表现(占比10%)+作业(占比10%)+单元测试(占比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比50%)”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50%,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单元测试四部分组成。期末终结性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50%,是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1 套试题,采取教师资格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除了考查学生教育基础知识和运用教育规律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了解试题构成,以更好地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

(三)教学策略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利用既有教学条件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其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时代的产物,也有其局限性[17]。在信息化时代,需要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弥补其对课外课程资源不够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无视、对人文因素的严重忽视等方面的不足。[12]

1.促进优质线上资源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融合

线上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学生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有限,当学习软件中的课程资源与新闻、娱乐、游戏等处于公平竞争的时候,如果教学资源不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则容易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虚化。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全方位建设课程资源,做好教学资源质量评估和优化,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优质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在授课中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并自建课程资源库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基本上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设备整体较为完善,基本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学生大都能够熟练地使用和操作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因此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促进学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辨别、合理利用有效信息。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实现自主线上学习,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2.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教师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本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由于很多老师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尚属有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学会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某些特殊时期,教师们“被迫”快速地进入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时代,在线上线下混融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胜任力面临着新挑战。[18]为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教师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学校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比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智慧教室等技术赋能教学,并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时跟踪与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其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数据,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查漏补缺学生的知识缺陷,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报告、班级教学日志、课堂活动报告、学情统计和成绩统计的数据分析结果等为学生“定制”课程,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一键督学,实现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自适应学习的匹配。此外,学校通过配套建立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服务与保障设施,制定教学技术支持方案,可以为混融式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提供条件支撑。

五、结语

经过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实践的检验,“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效果明显优化。一方面,其形成了一套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典型案例、试题库、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等,这些资源成为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材料;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默曼认为,只有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维度上,学习者均能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其学习才被认为是自主的。[19]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可塑性,可以经过系统培养而形成,但是需要教师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性教学中去开展和体验。“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库,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管理学习时间、监控学习方法,并通过动态的监测获取个人学习情况数据,明确取得的进步和有待提高之处,进一步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其学习能力、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提高,而教师也较好地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到学生自主的“学”的转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网络平台的熟练操作和运用自如,以及艺术性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组织还需要系统的研究和频繁的实践,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追求持续发展的专业自觉,并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结合,这才能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