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物毕昇的另一面

2023-03-16 03:50李凤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活字整块

李凤成

经典人物卡:毕昇

旧档案

毕昇,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出身贫寒,从小学徒,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为了改进印刷技术,他用木板制成活字模,经过试验,发现木质刻板有两大缺点:一是刻字费力,二是木头一见水便容易膨胀,致使版面凹凸不平,不好印刷。后来,他又查考了歷代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资料,总结前人的丰富经验,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他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的时间为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比欧洲的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整整早了400年!但这一技术未及推广,他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伟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转眼间北宋距今已过去近千年,如今的活字印刷术也早已不再是文化传播方式中最为“先进”的代表,但人们不会忘记毕昇,更不会遗忘他身上所传承下来的关于敬业、创新、精技、务实的中国工匠精神。

常见点

创新;实践;借鉴;务实……

常见段

“工匠精神”是一种“笨”精神。这种“笨”说到底就是实干和干实,正如一千多年前宋朝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过程:先是在实干中发现整块木板印刷存在的问题,然后日思夜想,琢磨更实用的印刷方法,在此基础上终于想出把整块木板拆散成一个个胶泥方块,便于灵活印刷的“活字印刷术”。毕昇的“工匠精神”结出的硕果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所谓的捷径,只能是在实干与干实之后的“巧干”。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像毕昇那样的“手艺人”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一考生《从毕昇由工匠华丽转身中想到的》

新典故

“神刀王”与“小毕昇”

北宋时期,雕刻印刷大为盛行。杭州西山有位号称“神刀王”的雕刻师傅,技术出众,很负盛名,但他有个怪脾气,从来不肯收徒弟。毕昇当时还是个小孩子,慕名前往拜师。“神刀王”看他虽然小小年纪,但聪明灵巧,就破格收下了这名小徒弟。毕昇跟着师傅早起晚睡,勤奋学习雕刻技术,不长时间,他的技艺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几年后的一天,“神刀王”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昇在一旁观看揣摩。看得入神的毕昇不小心碰了师傅的胳膊,结果最后一行的一个“之”字刻坏了,整块木板都报废了。师傅并没有责备他,可他为此事难过了好多天。他想,木板雕刻印刷这么麻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一天,他上街时经过刻制图章的摊前,看到一个一个图章排得很整齐,突然想到,如果印刷也能像刻图章一样把所需要的字一个一个排起来,就不会因为一个字坏了而影响整块雕版了。他参照捏泥人的游戏,用胶泥做成一个个的方块,然后在上面刻成反字。晒干后,涂上墨,果然印出了字。后来,他又向烧瓷的师傅请教,经过烧制后,字模变得硬了,而且非常灵便,成了活字,排版时,把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就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了。活字印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材料、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印刷数量和质量,使书籍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点睛法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世人所熟知,但很多人并没有进一步了解毕昇发明灵感的由来。广为流传的“神刀王”故事虽然无法考证其准确性,但却蕴含着一些极为可贵的认知:机遇一定是青睐那些有心人的;集思广益,方能一枝独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应懂得虚心求教……考生可以从灵感的由来、观察的敏锐、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心与发现等角度,来运用上述事例,还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着眼于“厚积薄发”的角度来分析毕昇为何能发明“活字印刷术”。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活字整块
右半结肠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价值和争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非整块切除影响因素分析
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新式水泥版画在课程中的实际操作
我当了一回“小毕昇”
活字蹦跳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