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吃一堑,长一智”导写

2023-03-16 03:50刘前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后人唐太宗荀子

刘前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变得聪明起来。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说法都指明了“长一智”的方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容易“长一智”,杜牧就曾在《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共分为三层。第一句是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列举荀子和唐太宗的名言,从正面强调“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对“长一智”的意义;第三层,举秦人的例子从反面突出不能“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的危害,进一步突出了“反思与借鉴”的重要性。

考生在论述时首先应肯定“吃一堑,能够长一智”的普遍道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论述为什么会“长一智”,因为人们失败后一般会去总结,力避“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但有的人总结过后,不能付诸实践。最后讲到如何“吃一堑后长一智”,必须从材料出发,围绕“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这一中心进行写作。

要注意的是,无论反思还是借鉴都必须紧扣“吃一堑与长一智”来谈,不能全篇泛化成“努力实践、知行合一、谦虚谨慎”等。“吃一堑,长一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甚至是国家。

例文

反思借鉴 成就非凡

□一考生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在经历过某些事之后,经过反思可以增长人生的智慧。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在他人身上可以学到有益的东西,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成长之路上,我们会经历无数风雨的淬炼,在勇敢向前的同时,还应该将两件事铭记于心,那便是——反思與借鉴,可以说成就非凡须于反思中借鉴,两者不可分割。仅借鉴他人而失去了反思,自己将如随风漂泊的野草、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失去了自我的特征与个性;而只反思自我而不去借鉴他人,则很容易使自我偏离成功的方向,故而两者缺一不可。

反思自我,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烈状况,中国共产党的年轻领袖们及时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反思自我,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做出改变。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楚庄王听完伍举委婉规劝后,不再沉湎享乐,而是励精图治,“一鸣惊人”,终成春秋五霸之一。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一颗会反思能改正的心,如此才能在吃一堑后长一智。

前行路上,仅靠反思是万万不够的,我们还要向他人学习。唐朝一些士大夫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而“耻于相师”,竟致其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尴尬境地。再看今日之屠呦呦,在无数次失败之后,借鉴古人葛洪应对疟疾的方法,最终制得青蒿素,一举拿下诺贝尔奖;华为不甘中国通讯受制于人,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终在被美国打压之际拿出“鸿蒙”“麒麟”以解“卡脖子”之困。

吃一堑后必须长一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当将反思与借鉴相结合。愿你我都可以把握好反思与借鉴这两件利器,在奋进之路上向阳奔跑!

评点

考生开篇明确话题“吃一堑长一智”,紧接着围绕材料,重点阐述人们能够“吃堑长智”的原因就在于“反思与借鉴”,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充分。行文中,思维缜密,论证层层深入,如“当然,借鉴他人,也需理性思考”。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巧妙地把课本所学的《师说》语段运用到作文中。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后人唐太宗荀子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唐太宗 善听劝谏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和谐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