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媒文化下记者型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023-03-16 14:01朱骏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7期

朱骏

[摘要]新型傳媒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记者型主持人在这种环境下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媒体平台,还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素养和主持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新闻传播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新型传媒文化下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型传媒文化;记者型主持人;素质和能力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多样化形态的产生,传媒行业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新型传媒文化下,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应对各种挑战。新型传媒文化下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全方位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新闻素养和报道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主持技巧和节目制作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以及科技应用和数字素养等。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记者型主持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让更多的人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传媒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含义与特点

(一)记者型主持人的含义

记者型主持人是一群具有丰富的传媒知识和记者经验的主持人,他们通常在不同的节目中参与采访、调查、访谈等,在报道新闻事件和主持节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有别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主持人,他们不仅要负责报道和解读新闻事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大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以便最好地传达信息,让大家了解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记者型主持人是一种具有多重角色的综合性职业,他们需要全面而细致地调查新闻事件,以便更好地掌握报道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报道,使报道更加准确、及时、有效。记者型主持人不仅在新闻媒体中扮演着记者的角色,还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主持人应具有的引导和解说的作用。随着新型媒体文化的发展,各种媒介平台的出现使得群众可以选择的新闻栏目越来越多。作为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升新闻报道能力,为大众提供更多有趣、有社会价值的新闻故事,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受众。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特点

1.参与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

与传统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同,记者型主持人会参加整体报道的整个过程,包括开展策划、参与专访、后台制作等。由于参加了整场报道流程,他们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新闻事件,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表独特而恰当的看法,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专业和自信,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记者型主持人通过自己的精湛表达,让广大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他们能够将新闻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有效结合,从而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新闻的客观价值和真实感。

2.节目的组织者和氛围的调动者

记者型主持人不再只做收集新闻和报道新闻的单一工作,更多的是通过深度思考和创造性的语言解读新闻内容,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他们不仅是报道者,更是节目的组织者和氛围的调动者,通过丰富的语言交流方式生动地展现新闻事件,同时引导受众群体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的看法。在主持节目上,需要与嘉宾和观众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能够控制节目的氛围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扩充新闻节目的丰富性,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新闻视角。

3.具有思辨力和权威性

记者型主持人一般是由传统新闻媒体记者的角色转变而来,他们常年深入社会参与调查,拥有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面对不同的新闻报道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灵活应对,所以这部分记者的思辨能力很强。而作为一名专业的记者,他们具备敏锐的媒体洞察力,能够深入现场调查,全面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深入地提出问题,并进行信息加工,以获得有说服力的结论,给人以专业权威的感觉。

三、新传媒文化时代下记者型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一)具备深入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

具备深入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是记者型主持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深入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可以使记者型主持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和认可。深入的洞察力可以帮助主持人或记者更好地发掘新闻价值和内容,找到更深层次的报道角度,从而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报道。独特的视角可以使记者型主持人在报道中发挥独特的见解。拥有独到的观点、辩证的思维以及深刻理解事情实质的才能,是主持人展现个性吸引力的基石和核心。记者型主持人在观察和描述新闻事实时,通过独特的视角对新闻做出分析和评价,可以引起听众对新闻的兴趣与关注。

(二)拥有优秀的报道素质

记者型主持人能够深刻发掘事情的原因,从而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既是采访者,又是编辑者,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节目的内容,并以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成功的节目需要主持人具备出色的新闻报道素养和报道能力。在新媒体文化时代,各种新闻纷繁复杂,他们需要深刻了解新闻行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够准确地把握新闻报道事件、洞察时局,具备深入采访和分析新闻报道事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现新闻报道事件的实质和幕后的故事,而不是让事件停留在表象。同时,记者型主持人还需要有良好的新闻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和重点。

(三)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在新传媒文化时代,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给传统记者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促进传统新闻记者向记者型主持人转型,应该重视培养宣传服务意识,让记者坚守自己的志向和信仰,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准确把握记者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新闻记者型主持人的要求,以此来提高自我的素质,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拥有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积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记者型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应该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突出新传媒文化时代特点,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努力。

(四)具备人文关怀情结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尊重、关心和关爱,是一种强调人性、人情和人伦的价值观。它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人文关怀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物质需求,更关注入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它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减少矛盾和冲突,提升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的建设。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中,我们应该从广大受众的角度出发,遵循新闻报道规则,符合广大受众的需求,并给予他们理性意义的关注。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当事件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尊重被访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安慰,并尽力保护他们的自主权和尊重。记者型主持人以其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不仅体现出入类意识的进步,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象征。

(五)坚守法律道德意识

坚守法律道德意识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法律道德意识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意识,是一种合理、公正、道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恪守职业道德,有助于推进新闻媒体加强社会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当今新媒体文化社会信息多而杂乱,记者主持人应当遵纪守法,不断加强道德认同感,把报道的真实性摆在首位,提升辨别力,下沉根基,真实报道,保证报道的准确与客观。牢守职业理念,坚持专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心中怀有新闻信念,对新闻工作的真实性保持无比的忠诚与坚守,胸怀全局意识,深度挖掘报道,以责任与担当为公众提供新闻报道。

四、新传媒文化下记者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能力

(一)良好的采编能力

在新媒体文化时代,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具备丰富的采访报道经验,以便在节目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记者素质是他们展现自我特色的关键,因为其能够帮助记者更深入地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记者型主持人在广播新闻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参与制作,还要担任节目的主创人员,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采写和组稿能力,以便将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也会对节目的吸引力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主持人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重点,或者把它们简化或省略,这将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整体理解。在新型传媒文化时代,记者型主持人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需求,加强对新闻事件的梳理,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记者型主持人需要拥有出色的采写能力,以便快速传达关键信息,并在不同的视频平台上,更加准确地表达新闻事件的关键点,以满足不同平台对新闻内容的需求。

(二)口语表达能力和主持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的口头表述和主持能力作为基本条件,后者能够使主持人贴近生活、接近受众,在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中获取大量新闻材料。与此同时,口头表达技巧还有利于主持人及时理清思路,以免因表述力度不够而影响受众对节目的整体感知。在新媒体文化时代,一流主持人要善于表现、善于彰显自我价值。相较于口头表达能力,主持能力就是主持人控场能力的集中体现,把控好节目现场,节目的呈现效果会得到提升。需注意的是,因为口头表达和主持能力相辅相成,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多花费时间和心思提升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才能让新闻播报效果变得更好。

(三)个性化传播能力

新媒体文化时代,人们对于各种类型的节目需求在不断增加,观众更加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内容和传播方式,具备个性化传播能力的主持人可以更好地引领潮流,满足观众的不同喜好。记者型主持人要想维持竞争力,应该适当地加强自己个性传达新闻事件的能力,创建个性化栏目。个性化传播需要能搭建起节目锚点,将个性特征作为基础,打造出独特个性标签。需要指出一点的是,由于每位主持人接触到的话题种类不同,因此要提高自己擅长的话题的认识水平,使得个性元素和节目结合得更加融洽,从而让话题带给观众更加深切的感受。

(四)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的能力

角色定位是指在一个特定场合或角色扮演中,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责任和行为等方面做出的自我定位和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明确的定位,以便更好地适应并完成工作。在新媒体文化时代下,记者型主持人通常会被邀请参与不同的节目,因此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负责一档栏目时,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才能最好地适应栏目的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从工作实践层面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角色定位。

(五)深度挖掘新闻的能力

在新媒体文化时代下,每日新闻量不可计数,新闻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多。新闻报道取材难度较高、涉及面广,所以传统新闻报道者若是想占据一席之地,需转变传统新闻传递方式,结合新媒体工具对新闻事件深入报道。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记者类主持人应当认识到自己优势,主动结合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及价值,深度发掘新闻事件的本质及其后面的故事,提升新闻报道整体真实性及深入性。另外,报道也应当源于新闻事实,新闻类报道不应仅停留在新闻表层,应通过网络追踪新闻报道,或者以新闻采访观察、访谈甚至暗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调查,制作或引进更加优质的新闻类节目。

(六)灵活的应变能力

主持人的灵活应变能力是指在主持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场合和观众的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语言风格,以达到更好的主持效果。由于主持人在对栏目认知、理解程度以及言语表达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新时代的新需求,人民群众情感和生活发展变迁日益多样,势必会对记者型主持人產生一系列较为广泛、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记者主持人应该注重平常积累学识,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现实生活与实际工作中时常伴有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在此情形下,无论遇到任何难题,主持人都应该保持沉着冷静,并灵活地利用自己所学的技巧和知识来拯救场面。记者型主持人应该针对不同场合选取适当的话语风格,表现出敏锐、深刻、精干的新闻主持素质,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感知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到现场氛围和观众情绪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使现场气氛更加热烈、温馨或者庄重。

五、结语

随着新型传媒文化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各类传播方式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主持人职业的发展,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他们不再仅面对镜头报道新闻或者采访嘉宾,而是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素质和能力应对多元化的传媒环境。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只有具备扎实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媒体能力,才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社会热点、突发事件以及人们关注的话题,并且能够快速反应和做出专业的判断,进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