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023-03-17 03:44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跨塘中心幼儿园周末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验生活化游戏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跨塘中心幼儿园 周末琴

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自主性游戏,不管是刚入园的小班娃,还是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都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的生活,他们通过游戏了解生活,再现生活,巩固和积累生活经验。因此,如何有效运用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自主游戏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开展,从生活中来,又回馈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从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成了幼儿教师们一致关心和探究的焦点。

1 用生活化的游戏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环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条件,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着、变化着,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自主游戏环境、让幼儿充分获得安全感则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游戏环境的生活化,多投放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材料,将幼儿的已有生活迁移到游戏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在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中,幼儿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商量游戏的场地在哪里、游戏进行哪些内容、游戏场景要怎么布置、游戏中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幼儿们按照讨论的结果开始行动和实施游戏,他们有的设计游戏标识牌,有的讨论游戏规则,有的收集材料,有的整理摆放物品。这些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架构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熟悉感,又有创新性。

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活动室内——如果游戏进展有需要,户外的某一处随时都可以是幼儿游戏的生发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是游戏的主人,使得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会更积极、更主动、更投入、更自豪、更有成就感,同伴之间也能建立起更加友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还能自发开展探究活动,他们在与游戏的环境、材料、情境、问题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积极、主动获得有效的、深度的学习。

2 用生活化的材料助推游戏进程

在课程游戏化持续推进的这些年,教师能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周围的人、物、环境出发,在家庭、幼儿园、社区积极寻找、挖掘幼儿周边的课程资源,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多种多样的支持。如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们会鼓励家长把家里的牛奶瓶、牙膏盒、快递盒等收集起来变废为宝。有的用来做娃娃家的生活日用品;有的放到巧手坊里变身,做成小汽车、机器人;还有的直接把小玩具、包装盒投放到超市的游戏中,幼儿们十分爱惜这些“玩具”,慢慢改掉了乱丢、乱放、乱扔的习惯。而幼儿在与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的过程中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并且在游戏中迁移和提升了生活经验。

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也引领我们要从周边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各种资源,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丰富的、天然的材料。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选择卫生、安全、适宜、低成本、无污染的材料,如小花、小草、树枝、树叶、松果、鹅卵石等,幼儿们把小草当蔬菜、树枝当烤串、树叶当肉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烧烤”现场啊!幼儿们还会以物代物,从身边的废旧物品中选一些适合的物品替代他们游戏中需要的物品,推进游戏进行,可见幼儿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3 用生活经验丰富游戏内容

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模仿,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亲身体验,模拟再现生活情境,满足其身心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比如观察父母的行为,多跟大人走出家门融入周围的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和游戏素材,才能不断丰富自主游戏内容,提高游戏质量。

比如,在一次散步中,教师带着孩子们去门卫拿快递,一个小朋友看到地上的一堆快递时,说道:“我妈妈经常带我去取快递,爸爸说我是小小快递员。”教师受到启发,引导着幼儿:“这里有这么多快递,你们愿意帮忙去送一下吗?”“我愿意!”“我也愿意!”“可是我们不知道是谁的快递,怎么送?”于是幼儿们商量开一个“快递屋”,于是送快递的游戏诞生了,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采访教师、记录姓名、拍照片、记班级,描绘每层楼的班级分布图等等,幼儿们在“快递屋”游戏中不断提升经验,教师们不禁惊讶,幼儿们的快递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

又如,在疫情后的复学中,我们看到了“核酸检测”这一自发游戏——从游戏角色的分工(医生、信息录入员、志愿者),到身份证的设计,再到间隔一米排队等待做核酸,幼儿来园后的游戏中自然地迁移了之前的生活经验,丰富了游戏内容,升华了生活感悟。

从快递屋游戏的创设到核酸检测游戏的出现,让教师们反思——在幼儿自主性游戏内容的选择和开发上应对接幼儿的发展和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又超越生活,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 用生活化策略提高游戏效果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幼儿们喜爱的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既获得知识和经验,又学会了同伴交往,学会了分享、合作。教师应如何组织引导幼儿,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的组织策略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户外“洗车行”的游戏中,大家发现洗车行的工作人员在路边乱开车,有好几次差点就撞到行人了。对此,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幼儿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路上有红绿灯,还有交警叔叔指挥交通,于是幼儿们将这些角色引入到游戏中,解决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又如,在“小银行”的游戏中,一开始幼儿随意取钱、存钱,教师发现问题后与幼儿们讨论,幼儿们一边讲述自己跟着大人去银行的经历,一边就明白了存取钱都是有规则的——要带好银行卡/存折和身份证,让工作人员帮助存取,游戏就这样深入且持续下去了。

从这两个游戏的案例中,教师们发现: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但提高了幼儿游戏的质量,同时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所以幼儿的游戏最终还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可以联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带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去实践、去反思、去总结,帮助幼儿丰富社会生活经验。总之一句话,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让游戏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幼儿,让幼儿置身于愉悦的生活和游戏之中,快乐游戏、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经验生活化游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