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3-03-17 03:4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心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树叶美的创设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心幼儿园 翁 英

美术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感受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唤起他们表现美的情感。在美术活动中合理融入游戏内容、巧选材料、妙设环境、科学评价,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享受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发现美、体验美。

1 “美”中添游,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关键所在。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内在需要能够真正得到满足,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选择与设计美术活动的内容,将音乐、儿歌、故事、猜谜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巧妙地与美术活动的内容相结合,引发幼儿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让幼儿沉浸其中并享受美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美术技能,提升美术水平。例如,在大班剪纸“手拉手好朋友”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剪出来的“好朋友”都能“手拉手”不断开,教师先组织幼儿一起开展手拉手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到达终点前好朋友之间要手拉着手不分开,若哪一组好朋友的手分开了则退出游戏。幼儿们通过在游戏中的体验,然后再学习剪纸时就能很快掌握让彩纸不断开的要领,剪出来的“好朋友”都能够连成一串。又如,“小飞机和云姐姐”的游戏活动,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情节:飞机从停机场起飞——在天空中飞行——找到云姐姐——和云姐姐做游戏——云姐姐变一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圈来表现“云姐姐”,进而以圆为基本图形,让幼儿大胆尝试想象添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多变的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快乐的游戏情景中被激发出来,由此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升绘画能力。

2 巧选材料,增强幼儿创作灵感

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会充满兴趣。因此,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相同的材料进行绘画,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无法长久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师应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也是提高幼儿创作想象力的前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周边资源,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绘画材料,如画纸、油画棒、水彩笔、各色颜料、胶水、剪刀等;准备一些毛根条、雪糕棒、彩色珠子、纽扣等辅助材料。此外,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月饼盒、水果网袋、泡沫板、饮料瓶、厕纸芯、蛋壳等在美术活动中发挥作用。我园地处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蟹壳、蚌壳、芝麻秆、稻草、树枝、芦苇秆、种子、果实等也被用到美术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材料的性质、用途,并且学会巧妙、恰当地使用各类材料进行合作。

例如在选择树叶开展美术活动时,各种形状的树叶引发幼儿的奇思妙想,通过对不同树叶的组合、拼贴,幼儿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树叶贴画——金鱼、孔雀、蝴蝶……另外,幼儿们选择不同形状树叶不仅可以拼贴,还可以进行拓印画。拓印前,先让幼儿观察不同树叶的脉络和纹络,感受树叶的脉络之美。通过拓印,利用树叶的形状让颜料在纸张上形成不同造型的树叶拓印画,既发展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培养了幼儿的美术技能。

3 妙设环境,调动幼儿欣赏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合理利用和创设幼儿园环境,使幼儿园环境生动有趣,能够满足幼儿对美术创作的探索、欣赏、创作的需求。大自然孕育着无穷的美感,自然环境是幼儿感受美的开始。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教师创造了更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产生创作灵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大自然美丽又充满灵性,在这里,幼儿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心中悄悄播下美的种子。每到秋天,幼儿园那片银杏树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幼儿们喜欢银杏树的叶,喜欢银杏树的果,他们探秘果实,与银杏叶嬉戏,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分享。为记录秋天的这份美好,开展了写生活动——秋天的银杏树。幼儿们拿起画笔坐在画板前,用心描绘自己眼中的银杏树。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和灵感,我们还将写生活动的场所拓展到了学校后面的农场、湘城老街。通过写生活动在幼儿心中种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教会他们发现、感受身边的美,并用灵动的画笔记录这份美好。

幼儿园还在长廊、大厅等区域创设公共美术区,结合园所特色文化及主题活动,抓住教育契机,组织幼儿开展各类美术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将幼儿园装扮得更美;在沈周轩内,通过创设浓浓的美术氛围,开展一系列园本美术活动,生成水墨园本课程,一批批幼儿在画画方面脱颖而出。为让水墨园本课程深入开展,各班创设了富有班级特色的水墨区域环境,让更多的孩子学习水墨画,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快乐地学习;还有户外涂鸦区,幼儿融合在其自然环境中,涂鸦更开放、想象更丰富、发展更多元。

4 科学评价,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尤为重要,正确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评价环节中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从多层面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幼儿之间开展互评。例如,小班美术活动“甜甜圈”,幼儿将自己完成的“美味甜甜圈”展示在“面包房内”,由教师扮演售货员,让幼儿扮演顾客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甜甜圈。在教师用心创设的游戏情境中,让幼儿介绍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既关注幼儿对美的情感态度,又充分调动了他们创作的热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又如,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们投票评选自己最为认可的作品,并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给这幅作品投票。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发现同伴作品中的亮点,同时还要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鼓励与关注。在这样既有趣、互动性又强的评价环节中,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拓展他们的思路,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适宜且具有激励性的言语能给幼儿绘画作品积极有效的反馈,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的评价方式应该有所不同:针对缺乏经验、语言能力弱的小班幼儿,教师评价的语言需要生动、有趣;中班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创作时也有一定的想法,教师要抓住活动的重难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开展自我评价;对于能力较强的大班幼儿,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具有引导性和智慧性,让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之,尊重幼儿天性,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两者巧妙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愿望和需要,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

猜你喜欢
树叶美的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树叶的不同称呼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片树叶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