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双碳”之约

2023-03-18 13:03杨眉视觉中国
走向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碳山东发电

文/杨眉 图/视觉中国

海风吹动风轮,输送源源不断的“绿电”;阳光被光伏板“捕捉”,无声地汇聚着“阳光财富”;树苗在一“呼”一“吸”间,传递出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山东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攻坚克难的决心意志,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今天,让我们跟随一缕风、一束光、一棵树,见证山东如何奔赴一场与未来的“双碳”之约。

光伏发电具有污染小、见效快、环保效益突出等特点。图为国家能源集团聊城发电有限公司202兆瓦水库光伏发电项目。PV power gener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pollution, quick effect and outstand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picture depicts the 202 MW Reservoir PV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of CHN Energy Liaoche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赋能高质量发展

走进聊城市阳谷县钟振伟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在暖阳照射下,格外耀眼,它们正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公司运营总监孙振亮介绍:“2022年初,我们投资250万元,利用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屋顶,建成8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施,年可发电120万度。除供企业生产、办公用电外,余电直接上网,年发电收入48万元。”

光伏发电具有污染小、见效快、环保效益突出等特点,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有着装机规模较小、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优势。目前,阳谷县分布式光伏并网户数达到9472户,并网容量141万千瓦。聊城市分布式光伏装机从2020年的41万千瓦增长至目前的226万千瓦,装机规模增长了4倍多。

积极利用企业厂房、农村住宅等屋顶资源,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山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山东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降碳增绿取得良好成效:在中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全省30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实际履约11.52亿吨碳排放,履约比例99.82%;“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4%;关停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全国首位……一个个新亮点、新变化,是山东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的生动注脚。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今年年初,山东出台《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细化确定160项重点任务,强力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

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严峻挑战,又是重大机遇。在2023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山东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出新的部署:稳步推进碳排放“双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这既是一个经济大省矢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也体现了一个能耗大省、煤电大省实现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引领城市新风尚

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把握城市这一碳排放主体,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陆续启动了三批包括87个省市地区作为低碳试点。目前,山东拥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4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作为山东的省会,济南坚持走低碳路线,从绿色建筑、资源循环、生态修复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在济南市旅游路与汉峪中路交会处,坐落着济南市首个“被动式住宅”项目——“汉峪海风·海德堡”。没有安装空调和暖气,室内却能保持恒温恒湿,这个100%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项目一经推出就备受社会关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再通过新风系统对热、冷进行循环回收,实现热循环回收75%、建筑节能92%的环保节能效果。

当前,济南绿色建筑领域创新科技领跑全省,以“汉峪海风·海德堡”为代表的一系列绿色社区,在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在全国前列,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德国能源署双认证。此外,济南还入选大气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城市,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建“碳中和北方中心”,创立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碳排放领域综合服务实力不断壮大。

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域沙滩,中小学生和志愿者一起清理沙滩上的垃圾。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and volunteers clean up the waste on the beach of Lingshan Bay, Qingdao West Coast New Area.

作为山东首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青岛又如何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青岛在2012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并在2013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事实证明,“双碳”之路,青岛不负众望:“十三五”期间,全市能耗强度下降21.5%,碳排放强度下降27%;2018年,万元GDP能耗基本达到欧盟标准;2020年,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试点;根据《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在30个城市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行中位列第三,碳排放指数位于样本城市首位,新能源发电占比也在30个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

进入“十四五”时期,青岛主动把握国家“双碳”战略重大机遇,在进一步深化低碳城市试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打造“双碳”战略先行示范的“青岛样板”。

共建美丽社区

如果说城市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区域,那么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则是实现低碳理念的最基本单元。

今年1月,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全市低碳示范创建结果,在通过验收的9个低碳社区中,莱山区黄海明珠山庄榜上有名,成为莱山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区。

走进黄海明珠山庄,各种植物高低错落,美不胜收,绿化面积达44%;充电桩整齐排列,切实解决了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时的充电难题;智能分类垃圾箱、垃圾分拣站、可回收垃圾储备站一应俱全……黄海明珠山庄从细微处着手,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社区低碳治理之路。

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二氧化碳储存罐进行巡检。The technicians of Dongying Gangcheng Thermal Co., Ltd. carry out patrol inspection on the captured carbon dioxide storage tanks.

在规划建设之初,黄海明珠山庄并未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地面车位没有电力布局。为满足居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黄海明珠山庄社区党总支组织电力公司、物业等多方研判,实地走访勘查,确定了充电桩安装建设方案。截至2022年11月底,黄海明珠山庄新增4处电动车充电车棚,每处均有10个以上充电口,既方便了居民充电,也倡导了绿色出行理念。

作为莱山区第一批居住区域垃圾分类试点单位,黄海明珠山庄早在2018年就已启动垃圾分类管理,经过不断探索,在2021年7月基础设施配备已基本达标。居民通过“小绿桶”来收集厨余垃圾,桶的底部带有智能芯片,不仅能追溯哪些住户实行垃圾分类,还能对分类错误的住户及时进行纠正,可以有效破解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投的难题。

实现“双碳”目标,人人皆可为。

2023年新年伊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模式。

所谓碳普惠,简言之就是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减碳行为建立碳账户,并进行量化、赋值。种一棵树、骑一次自行车、做一次志愿者等低碳行为,都可以计算出减碳量并换算成碳币,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

与山东省一年10亿吨左右的碳排放量相比,或许未来可量化、可报告、可核查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减排量可以促进社会从微小处改变碳排放习惯,助力“双碳”发展。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深刻理解绿色低碳生活的意义,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才能共同享受“双碳”带来的幸福感。

2月7日,开学伊始,临沂市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On February 7, at the outset of a new semester, Yinan County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nyi) organize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flying chess game themed on waste sorting.

Usher in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Shandong has been insisting on the coordinated advancemen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llution reduction, green space expansion and growth, and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green space growth: In the first performance period of the Chinese carbon market, 305 key carbon emission enterprises in Shandong’s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actually completed the carbon emission of 1.152 billion tons, with a performance percentage of 99.82%;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unit of regional GDP declined by 24%; 110,000 “small, poorly-managed and heavily-polluting” enterprises were ordered to suspend operation, with the output value of hi-tech industries accounting for 46.8% of industrial value above designated size; the ultra-low emission transformation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was fully completed, with the installed generating capacity of PV and biomass power ranking first nationwide.

In 2022,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Opinions on Supporting Shandong in Deepening Its Transition from Old to New with New Growth Drivers and Promoting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assigned Shandong the major historical mission of building a pioneer area for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t the turn of the year, Shandong unveiled theThree-Year Action Plan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Building a Pioneer Area for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2023-2025), determined 160 key tasks, and gave a strong pus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tasks.

In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2023, Shandong has made new arrangements for the coordinated advancemen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llution reduction, green space expansion and growth: Steadily advancing the “Double Control” over carbon emissions; protecting blue skies, clear waters, and clean land;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2023,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Shando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jointly issued and implemented theWork Plan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Building a Carbon-Inclusive System toexplore and make innovations on a carbon-inclusive mod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科普小贴士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什么是“碳达峰”?

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排放峰值。

什么是“碳中和”?

指人为排放源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的状态。

为什么要提出“双碳”目标?

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穿了件“棉袄”,而这会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一系列问题,全球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一背景下,中国首次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我们能为“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植树造林、节约用水、进行垃圾分类等,同时向身边人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和益处,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双碳山东发电
“发电”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柠檬亦能发电?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发展路径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