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与《砚史》春秋

2023-03-18 14:26陈国源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2期
关键词:篆刻

◆陈国源( 北京 )

在“文房四宝”中,可终身为伴者唯砚而已。古人云: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因此,历代涌现出许多嗜砚入迷、如痴、成癖的名家。然而,纵观文房四宝的历史,私人藏砚之最、逾千方的大家,要算清代著名的书画家— 高凤翰了。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别号南阜、云阜,山东胶州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卒于乾隆十四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性情豪爽的艺术家。书画篆刻皆不为成法所囿,朴茂浑穆,意趣横生。他与当时在扬州的郑燮、金农、高翔、李晴江、汪士慎等结为挚友,诗文书画,唱和赠答。可惜乾隆二年(1737)54岁时他因右臂偏痹,从此改为左手作书画,有《南阜山人全集》问世。

高凤翰,富收藏,精鉴别,嗜奇好古,尤有砚癖,蓄砚多达一千余方,成了历史上少有的砚台收藏家之一。据传,他常常抱砚而眠,以至冰废右臂,后刻“丁巳残人”纪之。其爱砚之情,可见一斑。高凤翰从千砚中择其精者165方,亲自雕凿,并加以铭跋,编辑成《砚史》四卷,彩色拓印。册中书迹四体皆备,文句意境隽永,实乃集金石、书画、诗文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历史上有关《砚史》的著作,最早是宋代大文豪米芾所著的《砚史》,其内容为记述26种石材以及砚台形制;元代陆友著的《砚史》早已失传。高凤翰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仕途不幸,因而仰慕司马迁,发愤著书,仿《史记》依类入列,故作《砚史》,以寄托思绪。他在《砚史》里,借题发挥,道出了胸中“一瓦之微亦有世道升降之感”等众多感慨。据清代钱侍辰辑《高南阜先生砚史年谱》载,他从康熙五十九年(1720)38岁开始铭冷云砚,到乾隆四年(1739)57岁最后铭寿门砚,历时19年。南阜的集砚、铭砚的高峰时期是雍正十三年(1735),这一年他竟铭刻了60方砚。右臂致残后,他继续以左手题铭刻制,第一年就达7方砚。正如他在一方青石砚上铭云:“臂痛力疾书”。可见他至为感人的毅力和精神。《砚史》的每一篇砚铭、题跋,均是高凤翰的诗文佳作,情感真切,光焰照人,可想见在他酒酣耳热、挥洒烟云、千言立就时之豪情。如“陋铜雀,薄未央,陵云作赋声琅琅,试与掷地成铿锵”“墨乡磅礴,天空海阔”“波涌云垂想其气奇,玉润镜平想其质清”,均是铭中佳制。这部《砚史》的原本,曾一度不知下落,百年之后的道光年间,王相于高氏族孙中访得。

王相(1789—1852),字惜庵,江苏宿迁人,是一位工诗善画,淹雅好古之人。他得到《砚史》原本,展读再三,认为《砚史》于“艺苑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藏之则人莫得观,脱散佚则无别本”,极思“摹勒上石,拓千百本以公诸斯世”,决心将《砚史》摹刻传世。他也曾历试江浙名手,但无称意者,后见王应绶为万廉山太守缩摹《百汉碑砚》,镌刻精工,遂请其摹刻《砚史》。

高凤翰铭玉带池端砚

王应绶(1788—1841),江苏太仓人,字子若,为王原祁裔孙。画承家学,兼擅医道及金石篆刻。他人品高尚,重然诺,一经约定摹刻《砚史》,即“遍告同人,此后唯医事尚可偶然,其余书、画、篆刻之事,一切谢绝,专攻《砚史》,以早竣工为望”。然而,子若摹刻《砚史》过程中,先后遭丧母失子之痛,自身又患不治之症,却不屈不挠,“以铁笔尽日光,以毛锥充夜作”“于待病之际,尚不辍手”,为争取时间,他“夜燃二三白腊修刻,而四周置火助暖驱寒,夜夜习以为常”,而“不知东方既白”,甚至在连连呕血、生命垂危之际仍祷告上苍“愿假一年寿,毕《砚史》工而后死”。王子若对摹刻《砚史》之痴情在给王相信中曾讲:“西园谓王虑老之痴可笑可爱,不自知其砚史一块心血之可痴可笑可爱,更不及知今日有吾二人之痴。不笑古人而爱古人,不顾世人之笑,而望后人之爱也。”王子若还准备刻砚奉赠王相,并拟了砚铭:“摹砚史砚摹砚史,我摹砚史尔摹史。谁惊谁疑谁笑嗔?尔悲我叹南村喜。万人海里今昔间,两生一死三痴子(指高凤翰、王相、王子若)。”其为摹刻《砚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然不意天夺其年,王子若摹刻的《砚史》仅五十一石。

子若英年故去,是摹刻《砚史》之不幸。五年之后,王相委托书画篆刻名手吴熙载续刻《砚史》,因吴氏此时正分辑南史注,未能专及,遂手钩定本,谋以扬州刻工,易以枣木版续刻而成。虽技艺逊于原拓,然总算一了子若未竟之志,使《砚史》得以传世。

《砚史》原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散失,摹刻石版五十八余块,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南京博物院,吴熙载所摹刻的枣木版也已不复存在,就是摹刻本《砚史》,如今也十分稀少。所幸,当代童衍方先生将珍藏的《砚史》(其存砚图120幅,共收砚165方,卷首有高凤翰自题隶书“墨乡开国”四字,次页有朱岷为南阜造像的《云海孤鹤图》,并有包世臣、王相、吴熙载等人的序跋题识多幅),由唐云先生题笺,于199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其举措嘉惠艺林,功德无量。正如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在《砚史》序中说的:“是刻之必传,传而必广,广而必久,为艺林增瑰异之观可知也。”

猜你喜欢
篆刻
篆刻作品
篆刻
篆刻
庞说篆刻(五) 篆刻的展示方式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庞说篆刻(四)篆刻名人与名人篆刻
庞说篆刻(二)略谈篆刻创作与赏评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