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复苏与艺术拓展:2023年上海电影创作盘点

2023-03-18 08:19王艳云孙美玉
电影新作 2023年6期

王艳云 孙美玉

2 0 2 3 年,电影市场开始复苏,不仅实现全面复产复工,而且疫情期间积攒的诸多电影也逐步面世,迎来电影行业一个相对平稳的“春天”,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票房,都做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如图1)。借助电影行业整体复苏的东风,上海电影于2023年也展现出蓬勃的活力。据统计,2023年由上海地区公司出品与联合出品的电影共计171部(如图2),总量虽然与往年持平,但其中95部院线电影的数量,较于2022年的66部、2021年的41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2022年有15部、2021年有12部电影票房过亿元,2023年度则有较大飞跃,38部电影票房破亿元。其中《满江红》45.44亿元、《流浪地球2》40.29亿元、《孤注一掷》38.48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6.34亿元,五部“上海出品”影片稳居中国2023年电影票房总榜前五位,展露出上海电影品牌的强劲实力。

除了电影公司与电影人的协同努力,上海的各级政府、电影局与影院方在2023年实施发布的举措皆是上海电影发展的驱动力。在资金层面:上海市人民政府本年度发布《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贯彻落实阶段性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在影人扶持与项目孵化方面:由上海电影局指导、上海国际电影节负责执行的“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在本年度持续开展;在受众观影方面:上海影城优化受众观影条件,于2023年6月8日焕新升级为中国首个数字化电影艺术中心;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电影局牵头,分别与“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淘票票”联合给予受众观影补贴。这些红利政策与活动从项目孵化、制作、院线上映至受众端等多方位的角度出发调控,为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赋能。

在上海电影的内容维度,借助高新技术生产的《长空之王》《流浪地球2》与根植于现实题材的《望道》《无名》等影像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诠释了多元的历史与社会横断面;《保你平安》《我爱你!》等类型创作辐射中国百态民生,将社会议题呈现于银幕之上,引发受众思考;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银幕形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可塑性;《宇宙探索编辑部》《白塔之光》等艺术电影洞察微观现实,以朴实沉静的笔触探讨人类与社会的意义;合拍片(如《风再起时》《巨齿鲨2:深渊》)通过异地合作的磨合至互洽呈现其多元文化气质;网络电影积极开拓现实题材,但部分网络影片并未摆脱“模式化剧情”量产的弊习。总之,2023年上海电影呈现出的活力,为中国电影行业在疫情后开启新局面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图1.2014-2023中国电影数量与票房总览1(数据来源于灯塔专业版)

图2.2021-2023年“上海出品”电影数量变化一览(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一、主流影像镌写中国精神,工业巨制拓新民族美学

2023年“上海出品”的主流电影呈现以下三个可供参考的趋势特点,首先是在当下技术媒介转向时代,采用“重工业”制作手段来打造极致的民族美学;其次,赓续往年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多重文化维度上强化民族精神与家国理想;同时,商业价值大幅跃升,整体票房占据市场头部份额。

(一)高新技术驱动,打造可视化民族想象

近年来,在技术与媒介转向的语境下,践行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创作实践成为推进中国电影打开电影生产新格局、步入电影创作新时代的重要路径。正如学者陈旭光所言:“在中国电影迈入新时代的紧要关头,在票房奇迹和市场扩张的背后,中国电影工业基础的薄弱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瓶颈。基于此,中国电影工业的升级换代成为了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2为此,2023年上海电影积极加入探寻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创作的队列之中,并与主流影片的创作融会贯通,构筑起独特的民族美学。

荣获了第3 6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的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延续了科幻与灾难的类型叙事。“影片世界观设定的是一种未来灾难叙事和想象模式:太阳快速老化,急速膨胀,行将吞没地球,人类建造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向新家园。”3在充满忧患意识的未来世界想象之下,人类自发成为“命运共同体”。较于其他国家“方舟”“逐月”逃离地球的方案,中国“移山计划”则秉承“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原则,是我国经典神话“愚公移山”故事的未来化想象叙事,将中华民族对于家园与土地的无畏坚守,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执著信念贯彻其中,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博爱情怀与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同时与科幻这一类型相契合,《流浪地球2》使用了全技术产业链搭建的拟真科幻世界,其“高概念”设定弥补了中国科幻电影业“想象力缺失”的缝隙,为我国重工业电影美学的完美实践案例,也为中国科幻片真正与观众形成观看契约产生了有效地推动效果。

由中国空军和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参与创作,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新主流军事题材电影《长空之王》,斩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项。聚焦于中国航空业中“试飞员”的伟大职业,还原三次紧张惊险、极富挑战力的试飞现场,塑造了中国试飞队员在极限困境之中努力拼搏、保卫国家财产、坚毅不移的精神姿态。《长空之王》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试飞员电影4,做到了对试飞员高速、颠簸工作状态的技术性还原。导演刘晓世大量采用虚拟拍摄的高新技术实现在碧海蓝天、昏黄沙漠、缭绕云层中战机跃升、俯冲、盘旋等高难度动作的银幕展示,进一步展示出我国人民军队的强悍战斗能力和精神力量。本片成功将航天业中一直保有神秘色彩的“试飞员”团体带入大众视野,致敬国家航天工业各个岗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英雄。作为新主流军事电影中少有的航天题材,其技术突破与内容革新均为之后主流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少经验。

当然,年度最值得一提的当属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该系列影片规模庞大,有高达30亿元的投资,近乎万人的剧组,以及持续九年的打磨。剧组采取了一套标准化管理和工业化的运营模式,用全工业化产业链的手段锻造出一个“封神宇宙”。它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化里程碑”。在这个产业链中,热度最高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剧组组建“封神训练营”,并推出多个外形与演技兼备的新人演员。最终这批新人演员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成功实现了影片运营的长尾效应。另一个是影片定位为“东方神话史诗”。担任美术指导的叶锦添借助“结合元明道教水陆画、永乐宫壁画的神仙族谱形象,以及北宋山水画超然之气韵和商周青铜器巫元素之精髓”5这一思路,将东方魔幻场景一步一步落实到现代置景当中,使得中国封神IP的神话想象得以具象展示。富有东方美学质感的画面唤醒真正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观里的集体记忆与信仰,为中国传统IP的改编践行了全新的叙事美学路径。影片最终斩获了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摄影和最佳男配角(李雪健)。

(二)厚植现实题材,绘就民族时代记忆

现实主义题材始终是中国主流影像创作重镇,通过描摹不同时代“现实”传达丰富的精神内涵。为纪念中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陈凯歌精心打造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该片与近年来《金刚川》《长津湖》《狙击手》等志愿军题材影片相呼应,共塑抗美援朝的时代记忆。与其它影片不同的是,它从时代背景、世界格局与国家利益等多个角度对抗美援朝事件进行了宏大的全景式叙事。尽管部分内容和人物还存在概念化等现象,但总体来说,该片还是对重大题材的全景式呈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重磅推出的传记电影《望道》在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单元中一举拿下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片中伴随着对陈望道笃定信仰、富于传奇色彩人生的书写,陈独秀、俞秀松、施存统、经亨颐、戴季陶、蔡慕晖等历史人物一一出场,展示1919年-1949年间中国社会沉浮巨变的侧影。导演注入影片沉静的“知识”力量,以沉稳、舒缓的笔触书写知识分子群体对真理的不断探寻、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和对信仰的无声坚守。影片对陈望道形象的深刻摹写、多处感人情节的银幕再现引来网络平台上青年群体阵阵“先生大义”的感叹。遗憾的是,本片没有充分营销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

上海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领衔出品的、程耳执导的谍战片《无名》聚焦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中国共产党谍报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该片突出之处是以谍战类型作为基调辅以艺术性的整合:“《无名》充分利用谍影重重的悬疑故事,打乱故事展开的时间和空间秩序,通过闪回、复现、特殊线索设置,构造出一种特殊的观影效果。”6这一“魔方化叙事”加之沪语、粤语的使用及残酷与诗意的美学气质营造是导演程耳个人化艺术风格的体现,也因此出现两极分化的口碑评价。体育题材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改编自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主教练蔡振华带领“国乓五虎将”击败瑞典队员,重回巅峰的真实故事。为呈现真实的比赛现场,片中的击球动作均摒弃特效,相关演员进行乒乓球集训与突击学习。同时,剧组邀请“五虎将”之一的马文革与十八位进过国家队、省队的乒乓球健将前来指导。本片补足了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国球记忆在银幕上的呈现,所传达的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直面人生困境的中国青春精神抚慰了当下惶恐焦躁的人心,激励人们回望初心再度出发。张艺谋2020年就制作完成的《坚如磐石》今年终于得以上映。王一川评价其为“新时代中国式主流悬疑类型片臻于定型的标志性作品之一”。7影片以“反腐”为目的,以冷峻的笔触讲述当代青年警察在“黑白两道”辗转,层层揭开案件迷雾,引出深层次的官商勾结矛盾的故事。此外,雷佳音、孙艺洲、王迅等实力演员与张国立、陈道明、于和伟等数十位资深“戏骨级”演员联合出演,为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视听体验。

改编自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事迹的《我本是高山》,是对新时代文艺创作践行“时代性”“社会性”使命的自觉实践。其对张桂梅用高尚的人格、坚韧的毅力点亮大山女孩人生梦想的感人历程的描写,刻画出了这一时代先锋的动人形象。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也暴露出张桂梅信仰来源等部分内容上的不足,从而导致其在上映过程中遭遇了不小的舆论漩涡。该事件其实也是在提醒创作者“时代性”和“社会性”有着丰富和多元的内涵,特别是面对一个知名度如此高的人物,更要保持一个慎重的态度。

二、类型创作辐射百态民生,动画电影丰富文化版图

2023年的上海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也毫不逊色,22部商业类型电影票房过亿元,更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两部现象级影片狂揽74亿元票房。内容上大力创新、深掘社会百态,极具人文观照情怀,喜剧、犯罪/悬疑、爱情三种类型呈年度创作趋势(如图3)。其中,家庭元素分别与喜剧、爱情类型多次糅合创作,动作元素也时常渗入犯罪/悬疑影片之中。本年度上海动画电影兼顾全年龄段,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意象的经典再现引起了中国观众“动画狂欢”的潮流。

(一)励志喜剧:现实关注多面社会,温暖正义持续呈现

本年度上映的上海喜剧电影以“励志”为核心指向,将车队司机、程序员、墓地推销员、自媒体博主、龙虎武师等职业在银幕上摊开,在喜剧外衣的包裹下观照各职业、各群体的“酸甜苦辣”。由易小星执导,乔杉、范丞丞领衔主演的《人生路不熟》以11.84亿元获得2023年五一档票房冠军,讲述一对“不打不相识”的北方岳丈与南方女婿的爆笑公路旅程,通过谐音梗、巧合、文化差异、形象反差等手段制造笑料,引得观众爆笑连连。本片在喜剧基调上赋予温暖的调性,如公路贼团“油耗子”的设置带观众深入了解货车司机群体的辛酸,对“油耗子”围堵大战的胜利则是对这一群体的关怀与美好愿景的写照。同样由易小星执导的《了不起的夜晚》创新性地将惊悚元素与喜剧调性相融合。自媒体团队与惊悚片摄制剧组的碰撞给予观众独特的观影体验——在欢声笑语中“瑟瑟发抖”。本片成为年度最搞笑的恐怖片,也是最惊悚的喜剧片。影片聚焦剧组人员的职业状态,虽然情节转折设置较为局促,但仍深刻描摹了电影人对艺术的坚守,是现实社会电影行业中绝大多数剧组的缩影。

图3.2023年上海地区出品院线电影类型占比一览(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交换人生》以经典的“换身”巧合为叙事动力,讲述一位事业有成的大叔与暗恋老师的少年换身的故事。“通过交换、混合、不断重复角色的矛盾、分裂属性,以形成不协调的喜感。”8换身后无法与家人相认环节的设置是对我国家庭关系的思考,这种奇“换”之旅是国人喜闻乐见的类型题材,将每位国人儿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现实映于银幕之上。王小列执导的《再见,李可乐》同样着墨于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与温馨的家庭题材,以两次离别为对照点,已故爸爸化身小狗继续守护女儿,女儿则在悲情又温馨的成长道路上,理解了生命、爱情和亲情的含义。该片“超现实”的设置弥合了观众对已故亲人的幻想空间,鼓舞观众要相信“爱的魔力”并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

由董成鹏执导的《热烈》斩获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影片将被视为亚文化代表的街舞搬上舞台,通过对青年与中年这两条内线的并列叙述,呈现理想与生活的矛盾,恰如其分的喜剧设置又让观众笑泪横飞,渲染出了不畏困难、勇敢前行的时代精神。黄渤监制、苏亮执导的《学爸》通过三个不同家庭孩子的升学映射社会中家长“鸡娃”、争夺学区房的现象,颇有现实批判的力度。但影片过于理想化的结局引起网友质疑,称其并未阐释真实的教育问题,未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本年度非常遗憾的一部喜剧电影是由成龙领衔主演的《龙马精神》。影片对成龙经典动作的复刻,经典片段的再现皆是致敬成龙,流露出对香港功夫片黄金时代的缅怀。但与情怀价值相比,本片内容输出偏弱,最终反响不大。

(二)犯罪电影:直面女性现实焦虑,真相延宕设置出奇

2023年上海地区出品的犯罪电影持续稳定发力,有效关注社会议题,对于女性所遇生存困境的观照也成为主要趋势,真相的延宕设置契合叙事逻辑,多部佳作造就“全民狂欢”。犯罪电影无疑是2023年“上海出品”商业电影创作的类型“黑马”。

《消失的她》以“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为原型创作,斩获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单元最佳作品奖、最佳女主角奖(倪妮)。《消失的她》“戏中戏”的嵌套叙事结构、对社会热点的奇观呈现与“女性议题”的设置,延伸出的恐惧与焦虑激起社会观众广泛共鸣。该片与网络社交平台、各大媒体短视频文本交织为一场“全民互动狂欢”,激起的回响形成了2023年度极为突出的文化现象。与《消失的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接力之作是以“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为宣传口号的《孤注一掷》。本片做到了与网络平台的同频共振,把短视频文本中的碎片化信息和“网络诈骗”热点新闻串联,揭秘中国境内外网络诈骗全产业链的内幕,呈现极端暴力下的残酷现实。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碰撞,精准击中大众的情绪痛点,影片借此警示受众远离“网络诈骗”陷阱,具有较高的现实启迪与教育价值。本年度犯罪影片极为突出的一大特征是“异国犯罪”。除上述两部影片之外,曹保平执导的《涉过愤怒的海》也属于此。本片延续曹保平一贯冷峻、凌厉与大尺度的创作风格。虽有几处不合逻辑的叙事漏洞,但其充满张力的声音安排、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设置、独具巧思的转场与打乱时空的交叉叙事等先锋艺术探索非常值得肯定。

《拯救嫌疑人》改编自韩国电影《七天》,讲述金牌女律师被胁迫为罪犯做无罪辩护而陷入一场阴谋中的故事。影片严密的悬疑基调,给予观众“过山车”式的观影经验。在情感表达上,惠英红与张小斐将母亲能为女儿做出的隐忍程度与母女几近疯狂的撕扯状态进行了极致的演绎,获得不少观众的认同。由秦海燕执导的《我经过风暴》是我国第一部聚焦家暴题材的电影。因其拖沓、不合理的剧情设置导致口碑与票房遭遇双重低谷。虽其在电影艺术层面未尽人意,但本片首开此类女性题材的先例还是非常值得肯定。麻赢心执导的影片《鹦鹉杀》将爱情与悬疑混搭,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杀猪盘”中女性反杀的故事。影片的叙事镜头充满诗意,意在呈现细腻的心理状态,是文艺风格与类型叙事的融合之作。

(三)关于爱情:“青中老年”齐探索,惯性创作失新意

2023年“上海出品”的爱情电影不再拘泥于青春爱情的书写,而是对爱情再定位,将其扩散至中年和老年之爱。同时,奇幻童话爱情与地缘意象相结合、系列IP的经典延续等也共同塑造了本年度银幕上的多元爱情。但青春爱情类影片套路模式根基深重,借助“学霸女+学渣男”“冤家变恋人”等套路却失了新意。

韩延执导的《我爱你!》改编自韩国漫画家姜草的同名漫画,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的身份亮相。本片延续韩延观照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创作倾向,描写了三对老年人的爱情,以氤氲在老年人之间深沉、静谧的浪漫情怀为叙事底色,用死亡与爱情常伴常随的生命状态来阐述爱情的多义,呈现出老年人渴望爱情却又深陷孤独的际遇,破除了爱情电影固有叙事范式,是本年度爱情电影创作中的高质量作品。由李少红监制、刘斯逸执导的《三贵情史》带领观众进入一次富有童趣的奇幻探索之旅,讲述了一个被设下“亲吻诅咒”的男孩追寻真爱的故事。本片在视听语言设置上非常出彩,暖黄的色调、散发光晕的朦胧景色、别具复古意味的古着服饰、城堡般的梦幻小城以及插曲演唱现场,共同搭建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童话世界,给予了观众曼妙、新鲜的观影体验。

关注“长沙”“夜晚”与“生活”的电影《长沙夜生活》由张冀执导。影片聚焦青年男女的邂逅及爱情。二人漫步长沙街头,经过言语间的碰撞渐生情愫,这种新潮的爱情也为当下众多青年人情感状态的投射。同时,本片具有极强的地缘文化属性,地标城市长沙的烟火气与电影艺术交相辉映,将四条故事线相交并置在长沙的一个夜晚中,讲述了一个融汇爱情、亲情、友情、生活与理想的温暖治愈的合家欢故事。《前任4:英年早婚》虽然延续着“前任”系列IP的“爆米花电影”属性,但是较之以往系列作品,具有了更多的现实考量,增添了对于当代都市中年人的现状探讨,尤其是对“成熟爱情”背后的责任与孤独进行了精神溯源,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收获了不错的票房。

陈哲艺执导的《燃冬》以文艺片的叙事范式对爱情、友情进行探讨,虽入围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展,但其未合理权衡电影的艺术个性与情节合理性之间的关系而招致争议。三位主角间的暧昧、互传冰块、大尺度激情戏等诡异情节引来“骂声一片”。《燃冬》引发的争议为“文艺”导演们敲响警钟,不能一昧地“孤芳自赏”,能否被他人接受也是电影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必备条件。《念念相忘》改编自张皓宸的小说《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影片从模式化的“青春纯爱”基调展开,基于“学霸女+学渣男”“冤家变恋人”等创作套路,将一份贯穿于高中与大学的青涩又克制的爱情呈现于银幕中。虽无过多新意,但此类型电影却是每年院线大银幕必备,作为一剂“引子”带领观众回眸自己的青春岁月。

(四)动画电影:IP改编占主导,启蒙儿童与全龄观影并行

2023年上海动画积极践行“内容为王”的制作标准,推出多部精品力作。《中国奇谭》《长安三万里》等作品创新出奇,深耕中国传统文化,指向“全龄化”受众。《超级飞侠:乐迪加速》《摇滚藏獒:乘风破浪》等指向儿童类大电影则接续大IP系列内容,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奇谭》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原创网络动画短片合集,荣膺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动画剧本奖等多项大奖。本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了八个画风各异、风格独立的东方故事,涉及多部经典名著的改编与当代地缘文化的呈现,将东方美学、故土情怀、童年记忆、人工智能、宇宙边界等从过去到未来的情怀与想象进行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诠释,彰显了上海动画对东方文化的美学内涵与哲学要义的艺术探索,预示动画创作领域的无限可能与美好前景。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首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夺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最佳动画片奖。影片从高适的视角切入,演绎李白与高适二人浪漫曲折的一生,制作周期长达三年,以精益求精的特效制作携观众穿越至唐朝盛世。影片建构了独属现代中国的“唐诗宇宙”。观众借此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场回溯唐朝文化的考古之旅,对国民传统诗词文化的教育科普具有显著的推动意义。只是片中将“洛阳”改编为“长安”这一环节可能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基于此,之后电影还需谨慎处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平衡。

“熊出没”系列IP已成为连续十年春节档期治愈亲子的“常青树”。本年度的《熊出没·伴我“熊芯”》以14.95亿元的成绩成为儿童类动画片的票房之最。本片契合社会情绪发展,将母爱、亲情与当下盛行的“人工智能”巧妙融合,用明快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对现实与伦理问题的思考,是“熊出没”系列IP日趋成熟的标志,也是亲子动画电影提升思想境界的优秀范式。《摇滚藏獒:乘风破浪》是由美国导演安东尼·贝尔执导、华谊兄弟点睛动画影业有限公司(上海)参与出品的中美合拍动画电影。影片以一场音乐选秀为故事线,融合了大量音乐元素,夹杂着对现实娱乐圈行业的讽刺,传递出对于理想要“不忘初心”的主旨表达。

三、作者电影托举艺术格局,合拍电影推动异地交流

本年度“上海出品”的文艺电影进行了多种类型的融合创新,集中于对所谓“意义”和“真相”的内涵探索。青年影人携其处女作脱颖而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天然关怀与对艺术语言的高敏感度成为这一群体的“初代标签”。“沪港合拍”也是年度一大特色,翁子光、邱礼涛、陈嘉上与麦兆辉等多位老牌香港导演的强势加盟,使本年度上海电影呈现出多元文化互渗交融的积极面貌,为异地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一)文艺电影:对“真相”和“意义”的关注与追寻

2023年“上海出品”的文艺电影以高度风格化的叙事特点与对电影本体表现形式的多重尝试,彰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高度。由王红卫、郭帆监制,孔大山执导《宇宙探索编辑部》一举摘获第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青年评审荣誉·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该片以“伪纪录片”的叙事形式,以“科幻+喜剧”的类型模式,讲述现代版“堂吉诃德”追逐人生奥义的故事。与“流浪地球”系列硬科幻大片不同,《宇宙探索编辑部》聚焦“民间科学”这一小众题材,采取“四两拨千斤”的以创意取胜的艺术策略,以缓慢写实的叙事节奏,塑造出骄傲又孤独的浪漫主义者唐志军这一形象。影片荒诞、沉浸、怪趣的叙事风格,以及片中随处流露的诗性对白,共同印证本片是一部借着“探索宇宙”由头,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向内剖析人类存在意义的“诗意电影”。

魏书钧执导的《河边的错误》(如图4)根据余华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获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最佳影片奖,入围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2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展。本片讲述了发生在1990年代江南小镇上侦查一桩犯罪案件的悬疑故事。在马哲逐渐“发疯”的过程中,观众被引入“无解”真相的迷局内。导演保留原著暧昧性的意味,将众多魔幻的隐喻与现实的逻辑交叉,同时开放性的结局包藏多种意蕴。就如余华对本片的评论:你只要从中获得一种感受,就可以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永远带走。影片以隐喻众多为艺术特色,但也因此被一些观众所诟病。《白塔之光》由张律编剧导演,首映于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等5项大奖,讲述了中年男人谷文通与年轻女摄影师欧阳文慧邂逅并与自我和解的故事。影片以白塔作为承载情感的意象,将北京和北戴河两城间的交通路线设置为角色与自己和解的心灵路径,诠释出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与生活中的诸多无奈,在缓慢沉静的诗性叙事中展露导演张律对这个世界深沉的凝视。

表1.2023沪港合拍电影详情一览(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二)青年作者:极具艺术品格的处女作尝试

青年导演群体担负着为影视界注入新鲜“血液”的使命,本年度由上海影视公司支持的多位青年影人携其处女作闪亮登上中国银幕。《一个和四个》由万马才旦监制,改编自藏族作家江洋才让的同名小说,是青年导演久美成列的处女作。本片于2021年在第3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首映,时隔两年初登中国银幕,获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久美成列)、最佳演员(金巴)三项大奖。影片以“到底谁是森林公安”为故事核心,讲述青藏高原某林场护林员在森林公安、盗猎者几方势力之下周旋的故事。魁梧粗犷的人物建构、藏地林区的场地选取、藏族语言与藏地配乐的适时使用,以及叙事题材的高度指向性共塑影片鲜明的“藏地新浪潮”风格。同时影片采用“罗生门”式叙事结构,融合警匪、悬疑、犯罪与西部等多种类型模式,刻画极端情况下人性的阴暗与脆弱。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类型策略,该片均对以往藏地表达有所突破但又不失藏地电影的纯然风范,因此是新一代藏地电影的先锋探索之作。

与《一个和四个》秉有同样强烈民族特性的影片还有乔思雪的处女作《脐带》。作为一部蒙古族影片,全片的蒙古语,以及青绿的色彩基调共同奠定了蒙古族文化质感。影片多处长镜头对准草原、天空与河海等蒙古风光,呈现出缓缓流淌如油画般的诗意画面。导演通过对“脐带”这一“由子牵母”的意象设置、儿子为母亲收拾尿褥、哄母亲入眠等反哺行为升华了影片情感。“电影讲述着个体生命与文化相互依存的融合关系,蒙古族牧民根据自然地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悠远诗意的牧歌文化以及其生死相依的信仰理念,同时又将自己的个体生命融汇在牧歌文化中,生命在文化中得以延续、换代和新生。”9《脐带》将蒙古壮美风光搬至银幕之上,传达出对亲情、生命与死亡的多种思考,入围第3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

《温柔壳》是王沐编导的银幕首作,曾获2019年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创投·千渡创意大奖”,又于本年度一举拿下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系列的最佳男主角(尹昉)、最佳女主角(王子文)与最佳导演(王沐)。该片聚焦在精神世界中受困的个体生命,采用“意识流”式的叙事手法,将心理世界与梦境进行同频诠释,助力角色互相治愈。尹昉、王子文用其纯粹、扎实的演技与导演手持镜头的配合烘托出压抑、沉稳但又挟杂温暖的叙事氛围。影片以真诚又克制的情感内涵表达了对边缘人群的关怀与尊重,是对小众现实题材的深入挖掘,也是青年导演投向现实社会悲悯温厚的目光。

(三)“沪港”合作“港味”气质凸显,中美合拍力现工业美学

本年度“沪港”合拍片(如表1)有八部着眼于“犯罪”电影这一港片经典类型,一部关注家庭喜剧电影,香港地区老牌导演的“港味”气质为上海电影注入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立足国际视野,上海华人影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强强联手,打造中美合拍经典IP“巨齿鲨”的重工业续作《巨齿鲨2:深渊》。合拍项目使本年度上海电影在“异质文化”交融互渗上的表现出色。

表2.2023年累计分账票房过千万的“上海出品”网络电影(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翁子光执导的犯罪传记电影《风再起时》是本年度最具艺术追求的合拍片,获第16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梁朝伟),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两项大奖与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等6项提名奖。本片由郭富城与梁朝伟联手演绎香港“双雄探长”在20世纪40-70年代间纵横于“黑白两道”的传奇故事,刻画了个体命运在历史沉浮中的动荡与不安。影片在艺术表现上颇具亮点,叙事节奏冷静、沉稳,黑白画面在绮靡艳丽的暖色调镜头中穿插,突出港式情调与复古韵味,同时运用粤语、沪语、英语与潮州话四种符合历史情境的语言使观众沉浸式体悟历史记忆。总体来说,该片是中国香港电影对新文艺片范式的有力探索。《断网》是由黄庆勋执导的金融犯罪题材电影,将常规的枪战、动作戏码置换为网络世界中的运算与交流,虚拟不可见的程序被赋予具象的画面演示,控制者卓家俊被虚拟与现实内外两层力量的叠加胁迫而成为“孤胆英雄”。虽影片后半段叙事逻辑并不严密,但其对网络世界的创新呈现首开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年度共映出四部邱礼涛执导的“沪港”合拍片,如《绝地追击》与《扫毒3:人在天涯》分别从正反两面讲述缉毒警察与毒枭团伙的生死对决。前者改编自真实边境恶性武装贩毒案件,突出缉毒警以命换命保家卫国的不易;后者延续“扫毒”IP,以剖析毒枭心理为主,是一部有黑帮意味的港式影片。《暗杀风暴》改编自周浩晖悬疑小说《死亡通知单:暗黑者》,围绕“到底谁是Darker?”进行层层侦破。港式警匪片的经典题材与内地悬疑IP的结合是邱礼涛进行的一次全新探索与尝试。邱礼涛的年度收官之作《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改编自真实案件“中俄列车大劫案”,围绕人民刑警崔振海、通缉犯瓦西里、抢劫犯苗青山三方势力的周旋展开。片中火车劫案、摩托车追逐战、枪战、爆炸场面及蛇蝎美女等奇观场面都满足了受众对于电影娱乐性的诉求。同时影片作为“国家行动三部曲”的终章,是继《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后的又一力作,持续传递主流正向的价值观,塑造了有勇有谋、为人民群众负重前行的中国警察形象,传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核心理念。

《别叫我“赌神”》是本年度“沪港”合拍片中唯一一部未涉及“犯罪”内容的电影,由周润发领衔主演,影片画面采用复古的高饱和港式经典滤镜,是一部再现中国香港电影巅峰时期画面风格的作品。但令人遗憾的是,该片过于俗套的戏码影响了观众对它的接受。“别叫我‘赌神’”这一片名终究只成为影迷们缅怀“赌神”经典的念想,而未能真正赶超经典。

由本·维特利执导的《巨齿鲨2:深渊》延续《巨齿鲨》的设定,讲述张九溟与乔纳斯·泰勒一起探索深海奥秘的故事。演员吴京凭此片获得第19届中美电影节电影类最佳男主角奖。在中美合拍平台上,中国尽可能地输出东方文化,如片中直接点明张九溟的名字源于中国明朝大文人宋濂的“上凌霄汉,下烛九溟”。此外本片是一部“水下重工业”电影,巨齿鲨的肌肉线条、海洋中的奇特鱼类、水下摇移的植物等多种特效细节共同构筑了一个奇妙又恐怖的海底深渊。上海华人影业公司与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合拍的意义在于双方交流影视制片的工业流程,从中汲取文化养料滋养本国电影产业。于我国而言,它则为中国电影公司独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怪兽电影”做了相应准备。

四、网络电影规范产业运作,内容创作遭遇“模式”困境

本年度的网络电影市场运作逐步规范,影片审核机制再度升级,作为网络电影的主要播放平台,“爱优腾”三大视频放映端均于本年度进行政策调整与创意升级,以推促市场良性运作,建设健康生态环境。爱奇艺官方平台与优酷视频官方平台于本年度对合作影片准入要求中,明确表示将获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国家电影局电影公映许可证”作为映出的必要条件,此条例直接提升网络电影的硬核质量,向“减量提质”目标向前迈出重要一步。2023年上海出品76部网络电影,较于2022年的99部、2021年的159部实有大幅度减少,票房方面有14部影片破“千万大关”(如表2)。不可否认的是,在内容层面除了《抬头见喜》《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等部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保持了较高的艺术品质外,多数影片仍滥于犯罪、灾难与惊悚题材的“模式化套路”产出,仅为“网络平台一现”。网络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本年度另一重要举措是爱奇艺与腾讯分别上线微信小程序“爱奇艺网络电影榜单”与“腾讯视频创作平台分账榜单”,公开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日榜、月榜与年榜。一方面,公开透明的分账给予创作者清晰的影片映出详情以助于日后创作;另一方面,网络电影排行榜的出现予以受众最优观影指南,间接完成影片宣传,推动市场进行良性的产业循环运作。

本年度表现不错的网络电影主要聚焦于一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其中由中国青年报社、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是本年度最具创新意识的网络电影。影片由《旗帜》(导演周润泽)、《看见》(导演林珍钊)、《寻找》(导演王晟赫)三个富有青春质感的叙事单元组成。周润泽凭此获2023年第六届初心榜年度优秀网络电影导演。该片以回忆录式的叙事方式将北大荒时期的垦荒、“西北大开发”的支教与当代的公益助学三个时代的中国青年精神进行串联,突出中国青年一脉相传的勇往直前、自强奋斗、无私奉献的青年精神与使命担当。《抬头见喜》《东北告别天团2》《大喜事》《东北球王》《二手搭档》《小角色》《穷兄富弟》等一众影片则披上喜剧外壳,以温情的基调观察现实社会中的职场现状与百态民生,所传达出的“治愈系”氛围使人们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奋勇前行的温暖动力。其中,上海枫海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抬头见喜》获得第六届初心榜年度优秀作品推介-网络电影单元奖项。影片串联《姥爷勇闯元宇宙》《不低头的熊》《二宝拯救战》《变形计中计》四个单元,表达对“幼青中老”全年龄段个体际遇的关怀。此外影片对元宇宙、网络直播等新潮话题的巧妙融合,以及流量明星、说唱歌手、“短视频大V”的加盟,同时合家欢的结局和春节档期的匹配,这一系列因素使其获得近乎两千万元的网络分账票房,是上海网络电影创新视听与叙事的成功案例。

此外,“动作片”作为网络电影吸纳男性用户的核心类型,本年度此类电影作品也有较为稳定的内容输出,如《追龙番外篇之龙争虎斗》(如图5)由中国香港导演王晶、姜国民执导,陈小春、王浩信等演员出演,“港式”的叙事格调加之硬核武打因素为观众呈现了一份看点十足的动作“爽”片。《狙击之王:暗杀》以“无厘头”风格取胜,将天才女狙击手这一角色设定与喜剧、犯罪、动作题材相融,是一部创新出奇的禁毒影片,受到一众网友的肯定,最终获得2555万元的网络票房分账。《红色特工》是2023年优质国产谍战网络电影。影片叙事逻辑清晰严密、镜头画面极具年代质感,高强度、快节奏的火车动作戏、枪战、爆炸戏激烈且真实,各种反转更是设置出奇,在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同时,也致敬了革命前辈的英勇奉献。

图5.网络电影《追龙番外篇之龙争虎斗》宣传海报

2023年“上海出品”的网络电影中有29部是IP改编作品,占据网络电影总数量的38%,如此浩大的IP改编阵营之下却只有《天龙八部之乔峰传》《东北告别天团2》《聊斋画壁》等少数影片达到了剧情连贯、逻辑缜密、画面精美与思维创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如《御龙修仙传3上古战场》《大理风云之血蝴蝶》与《辣警狂花》等IP改编或自成“系列IP”影片的创作质量则不尽人意,或是缺少对于台词的精细打磨,或是内部逻辑存在自身相悖,或是丧失对创新视野的追求。与IP改编作品同样不够出彩的是惊悚/恐怖类型的网络电影,这类影片因能够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而成为网络电影的创作重点。本年度“上海出品”的惊悚/恐怖网络电影如《灵偶》《山村旅店》《木偶惊魂》等以凶宅探险、中式恐怖、灵偶/布偶、河底怪谈为关键词,多数影片遵循着同一套叙事模式,以发生诡异之事为开端,多人丧命为高潮,真相浮出水面为结果,真相往往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灵异事件。而实际上,制造诡异案件人的动机与影片的细节才是此类影片立意升华的核心。显然,本年度多数恐怖/惊悚网络电影仅以制造视觉奇观为宗旨,并未摆脱模式化的创作套路,观众也由此不免产生审美疲劳。

相对而言,《入棺》有较强创新意识,将视野转向现代社会环境,以“设计圈套转卖老宅”为核心进行叙事,惊悚事件也更具感染力。由韩栋、陈紫函领衔主演的《纸人回魂》同样新颖出奇,在恐怖基础上融合亲情元素,在结尾处反转出人物间的情感关联,使了解真相的观众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深受感动。影片以精致考究的画面呈现、扣人心悬的悬疑剧情与暖心治愈的立意结尾共同塑造了一部较为成功的惊悚/恐怖片,同时获得了1870万元的网络票房分账。总之未来“上海出品”的网络电影在进行IP改编与恐怖、惊悚类型创作时还需时时审慎处理,不断提升影片创作质量,争取打造全方位齐头并进的上海电影格局。

结语

2023年,上海电影创作已基本得到全面复苏,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充满活力,目标坚定,在稳步发展中有突破有创新,票房表现亮眼,业态丰富多元,在国家话语建构上积极应答时代需求,类型创作上满足大众需求,动画品牌产生“破圈”效应,文艺创作保持住了应有标准,“沪港”、中美合拍推促多地交流,网络电影持续“减量提质”建设。总体来说,疫情之后的第一年上海电影创作提交了一个优秀的成绩,我们期待来年“上海出品”有更好的表现。

【注释】

1 2023年电影票房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6日。

2 陈旭光.论“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由来、理论资源与体系建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32-43.

3 陈旭光.人类命运共同危机的“世界想象”与“中国方案”——评影片《流浪地球2》[J].当代电影,2023(02):26-29.

4 詹庆生.《长空之王》:国族叙事与时代文化表征[J].电影艺术,2023(03):97-99.

5 姜霖.灵性视觉的感官超载——与叶锦添谈《封神第一部》的美术创作[J].电影艺术,2023(05):138-143.

6 范倍.《无名》:面向商业的浪漫与坚守艺术的奢华[J].电影艺术,2023(02):86-88.

7 王一川.《坚如磐石》与中国式主流悬疑片的定型[J].电影艺术,2023(06):55-61.

8 谢建华.《交换人生》:换身喜剧的混合术[J].当代电影,2023(03):21-24.

9 张卫.追根牧歌文化与尊重精神生命——电影《脐带》评析[J].当代电影,2023(0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