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表现

2023-03-19 17:19程诗婧李伟
大观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程诗婧 李伟

摘 要: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陶瓷雕刻这一古老艺术得到创新与发展,其被广泛运用在现代公共空间中,为人们展示艺术与美好。陶瓷雕刻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和产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陶瓷雕刻被赋予更多艺术内涵。现代陶瓷装饰雕刻手法具有多样化特点,在材质与造型等诸多方面得到一定的创新与美感提升,是当前公共空间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阐述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特点,探究在公共空间中运用陶瓷雕刻艺术的意义,分析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表现。

关键词:陶瓷雕刻;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为大众展示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的重要场所。现代陶瓷雕刻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将其运用于公共空间可以更好展现出城市以及公共空间场景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升,陶瓷雕刻艺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将公共艺术与现代化陶瓷雕刻相结合,可以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传统陶瓷雕刻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可以实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为公共空间提供更多艺术呈现方式,传达文化与情感。

在公共空间中,要基于陶瓷雕刻造型、图式语言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结合公共场所的环境特点与风格,以及城市场景与历史文化底蕴进行陶瓷雕刻设计与塑造,以达到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相协调的目的。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内容、材质、颜色、形态、技法以及图案类型等,可以将丰富多彩的陶瓷雕刻艺术以更加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中。

一、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特点

(一)精湛的陶瓷雕刻塑造手法

陶瓷雕刻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精湛的塑造手法。人们可以运用直接成型或间接成型的方式塑造不同风格与造型的陶瓷雕刻作品。通过运用不同的塑造手法,可以呈现不同艺术形式,促进陶瓷雕刻的当代性表现。在陶瓷雕刻的过程中,盘泥条是最常见的塑造方法,即直接用手对陶瓷材料进行塑形,制作成想要的陶瓷雕刻形象,从而完成创作。人们在对传统艺术创作方式进行传承与发扬的同时,还通过不断革新以促进陶瓷雕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在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形式,可以使陶瓷雕刻更具当代性表现特点,增加其现代审美意味,还可以有效利用复制模仿的技法将更多优秀的陶瓷雕刻艺术作品进行再造,促进陶瓷雕刻艺术形成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将其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展示,提高城市艺术性,促进人们现代化审美眼光的培养。

(二)多样化的装饰手法

陶瓷雕刻这一艺术表达形式有着多样化的装饰手法。创作者通过提高审美素养,结合现代化的空间艺术塑造形式,不断挖掘多样化的装饰手法,运用更具艺术性的雕刻装饰手法以实现陶瓷雕刻的现代化发展,通过改变单一的装饰手法,赋予其随机性的艺术特征,提高陶瓷雕刻作品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以较强装饰表现力提高审美意趣。在陶瓷雕刻艺术品的装饰过程中,创作者基于材料特点提升陶瓷雕刻作品的艺术气质,实现陶瓷雕刻的现代化发展,提高陶瓷雕刻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多样化的装饰手法,为公共艺术提供更多发展动力。

(三)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我国陶瓷文化属于较为传统的艺术文化。陶瓷雕刻要求创作者运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运用较强的中式表现技艺,讲究作品的传神度。陶瓷雕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形式上颇具中国特色,讲究写意化创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以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促进陶瓷雕刻的创新发展。在陶瓷雕刻创作中,创作者运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以丰富创作形式与作品效果,在保证作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完成陶瓷雕刻作品的设计与创作,不仅为陶瓷雕刻艺术提供了更多不同表现形式,还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艺术发展基础。

二、在公共空间中运用陶瓷雕刻艺术的意义

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需要以多元化社会发展为基础,结合多元化的社会精神与大众化的思想内涵促进当代公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在公共空间中运用陶瓷雕刻艺术,增强大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使大众有机会在公共空间中欣赏艺术作品,并通过欣赏陶瓷雕刻艺术作品不断提高生活品质。陶瓷雕刻在材料的选择、造型的设计以及表现形式上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是公共艺术的优化呈现,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陶瓷雕刻作品一直以来具有温润的特点,并且具备一定的装饰作用。通过在公共空间中展示陶瓷雕刻作品,可以美化公共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并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与理念。

当代公共艺术需要坚持人文取向、人文观念和人文价值,这要求陶瓷雕刻创作者以公共艺术发展建设以及受众的期待和意愿为基础,综合考虑受众群体的感受与思想引导价值,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调整创作方向,在提高公共艺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为受众呈现具备更高艺术水准的陶瓷雕刻作品。通过展示不同造型和风格的陶瓷雕刻作品,可以美化公共空间的景观和环境,使周边景色更加契合城市文化,更具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同时还可以提升公共空间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的协調性。此外,通过使用当代陶瓷雕刻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不同的材料、雕刻技法,可以使陶瓷雕刻作品呈现丰富多彩的造型,提高其艺术表现力。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创作更加简洁且现代化的陶瓷雕刻作品,可以不断提升城市的艺术层次,以抽象或象征性的表现形式实现公共空间中文化与情感的传达。

三、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表现

陶瓷雕刻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更多起到的是装饰性作用。通过展示陶瓷雕刻艺术品,赋予雕塑以生命力,提高城市艺术性,赋予其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实现情感的有效传达,并积极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追求与情感需求。随着陶瓷雕刻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开始融入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公共艺术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与表现形式。

(一)陶瓷雕刻的美化与视觉提升

陶瓷雕刻需要使用陶土进行工艺性加工,这一材料的独特性决定了陶瓷雕刻有较强的工艺性特点,需要独特且高超的技艺以完成创作。陶瓷雕刻在公共空间的应用首先要考虑艺术性,其次要注重陶瓷雕刻作品与公共空间的整体协调,以公共场所的场景和环境为基础,实现公共空间的整合提升。陶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要在作品设计与创作的过程中以明确的创作理念呈现作品效果,提高作品真实性与可塑性,提升作品表现力与思想性。

将当代陶瓷雕刻这一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用技法相结合,如在浮雕形式的陶瓷雕刻作品创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绘画技法,提升陶瓷雕刻作品的设计感与呈现效果,实现艺术表达的目的。目前很多陶瓷雕刻创作者在设计与创作中都会运用我国传统工笔画等艺术创作手法和线条勾勒技法,丰富了陶瓷雕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其整体造型表达。陶瓷雕刻创作者不仅需要有较高的雕刻技艺,还需要有一定的中国画基础和艺术修养,从而进行更加优秀的陶瓷雕刻创作,为人们呈现更多优美的作品,提高公共空间的艺术形象。陶瓷雕刻创作者不仅需要在绘画创作技法上有所突破,还要结合陶瓷雕刻的造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提升作品的造型感,创作更具美学价值的陶瓷雕刻作品,通过充分借助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构图思路进行陶瓷雕刻创作,结合自然与工艺的不同美感,利用陶瓷雕刻艺术造型意识传达其艺术形式之美,通过视觉立体化的方式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二)关注陶瓷雕刻作品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陶瓷雕刻是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反映了现实生活和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不同时期陶瓷造型有不同的特点,其雕刻风格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与交流,人们的审美也在变化,陶瓷雕刻逐渐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为促进公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当代陶瓷雕刻创作者需要通过不断关注作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整体性,将陶瓷雕刻作品放置在不同的公共空间内,营造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以呈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实现与城市文化内涵相呼应的目标。

陶瓷雕刻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其作品与城市的协调性,还要基于陶瓷雕刻作品、所设场馆以及公共空间的特点进行整体性思考,使其以合适的造型、色彩、作品形态等与公共空间的场景、设施等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增强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将陶瓷雕刻作品最大化地融入城市整体空间设计,并与周边场地建立联系,增强其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例如博物馆、学校等公共空间需要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陶瓷雕塑形象,其颜色不宜过于张扬,需要有较为优雅、深刻的形象;在地铁、机场等公共空间需要有更加立体、突出的陶瓷雕刻作品,以提升空间美感,使更多人全方位感知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要关注陶瓷雕刻作品与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协调性设计,促进其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增强公共空间的艺术美感。

(三)关注可持续性设计,提高作品隽永性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面貌越发单一,传统的公共空间艺术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将陶瓷雕刻作品引入公共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提高公共艺术价值。在陶瓷雕刻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作品的长久性,以长远眼光看待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增强作品表现力与视觉效果,提高具备较高观赏性与艺术价值的陶瓷雕刻作品的隽永性。当代陶瓷雕刻艺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与作品呈现方式,包括陶瓷绘画、雕塑、陶瓷砖、装置艺术等,要在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对设计的可持续性进行思考,在提高陶瓷雕刻艺术性的同时,提高作品的隽永性。以公共空间的长久性发展为设计理念,实现陶瓷雕刻作品美感与可持续性的有效平衡,不断提高空间层次感,为大众提供开放、舒适且充满艺术感的公共空间。

基于公共空间的具体形式,分析其未来调整的可能性,进行陶瓷雕刻设计,对公共空间的视觉效果进行调整,提高空间美感,并在相关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增加具体应用设计,不断拓展陶瓷雕刻作品的用途,使其与其他设施充分融合,优化人们的生活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情感释放平台。在陶瓷雕刻过程中要选择更耐磨损、具有更高硬度和更强耐腐蚀性的陶瓷材料,使陶瓷雕刻作品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能在极端环境与较大温差下保存较长时间、不易变形。陶瓷雕刻作品大多表面光滑、圆润,保证了安全性,为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优化选择。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城市精神的地方,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可以积极利用當代陶瓷雕刻艺术,结合城市文化内涵与地方文化特色完成作品设计,在视觉与感官上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优化城市结构。通过不断挖掘陶瓷雕刻这一艺术形式,为公共空间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为人们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提高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协调性与美观性,以达到更好的视觉与文化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凤辉,严会胜.在传承陶瓷文化中成就自我:景德镇市昌江区高级职业学校陶艺社团风采展示[J].江西教育,2023(28):54-57.

[2]王琳,侯扬洋.景德镇“半刀泥”雕刻技艺与彩绘装饰结合研究[J].景德镇陶瓷,2022(5):100-102.

[3]刘彦聪.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9):68-70.

[4]李卉子.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11):182.

[5]孟思邈.陶瓷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空间中的应用探讨[J].明日风尚,2017(4):61.

[6]顾晓兰.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6(2):143-144.

[7]曾雨薇,马静.陶瓷雕刻在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表现[J].才智,2015(33):218.

[8]陈喜.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10):14-15.

[9]熊青珍.浅谈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艺雕塑[J].中国陶瓷,2003(1):63-64.

[10]马辰雨.论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中国文艺家,2018(2):176-177.

作者简介:

程诗婧,博士,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雕塑、公共艺术。

李伟,博士,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