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鼓盆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3-03-19 03:54路琼
大观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

摘 要:鼓盆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曲艺活化石”之称。近年来,尽管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从形态学视角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探索全新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为这门古老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关键词:非遗形态学;鼓盆歌;传承保护

一、鼓盆歌——“曲艺活化石”

鼓盆歌是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一种曲艺形式,素有“曲艺活化石”之称,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最古老的曲艺形式之一,其发展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和《周易》中关于“鼓缶”“击缶”的记载,并历经三千年传承至今。其基本形式是表演者拿着一个盆子当鼓打,并广泛活跃于婚丧嫁娶各类民俗活动中。鼓盆歌的经典剧目有《绣荷包》《观花》《白蛇传》《醉打蒋门神》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学、社会学和民俗学价值,并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叙事性。鼓盆歌的表演内容十分丰富,每逢红白喜事,东家都会邀请当地知名艺人打鼓说书,亲朋好友也会应邀而来,并以此作为民俗活动的完结。所表演的内容既有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又有奇闻轶事和现实故事,在谈古论今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谓雅俗共赏,承载着当地特有的远古文化和本土文化。其次是音乐性。鼓盆歌在长期发展中,在唱腔、伴奏、调式、节奏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也成了其最为鲜明的标志。在唱腔方面,鼓盆歌具有典型的板腔体特征,并分为两种形态:一种风格沉稳,以叙事说理为主;一种华丽流畅,以抒情和感叹为主。在曲调方面,鼓盆歌通过不断吸收周边民歌、民乐、戏曲、曲艺的精华,早已形成了丰富的曲调系统。再次是娱乐性。鼓盆歌的表演内容通俗易懂,表演形式活泼幽默,而且在表演过程中,艺人也经常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轻松、愉悦之感。而且有经验的艺人还经常即兴表演,更是将演出气氛推向了高潮,获得了当地人的普遍认可。最后是教育性。多数鼓盆歌的曲目内容都是正能量的。其表演不仅是叙事、抒情和娱乐,更具有宣传美德、劝诫世人的功能,可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移风易俗,明辨是非,传播新思想,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启迪。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鼓盆歌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价值丰富,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当代人的文化责任和义务所在。

二、形态学——非遗保护和传承研究新视角

自“非遗”的概念提出之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按照实物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而没有将其视为一个体系和范畴。这种实物化倾向从本质上而言正是研究视角狭窄的表现,也凸显了形态学的重要性。形态学是一种重点研究形态间的相互关系,并始终着眼于主体思维的研究方法。其中,“形”是指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静态、动态和变态现象。“态”则是指主体在认知客观事物特征性现象后产生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反思、反省和反馈,进行了思想、观念和意识三重境界的表达。将形态学应用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是由非遗所具有的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形象性。形象性是指各类非遗均可以通过具体的事态、形态和姿态,给人们以视觉、听觉、嗅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而人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对非遗的全面认识。其次是象征性。象征性是指非遗所具有的抽象意义,可以让人们将非遗与某种具体事物或心理联系起来。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符号却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内涵。再次是状态性。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换言之就是其必然处于生产、发展、消亡、复兴的某一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性状态也是人们认知非遗的重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干预。最后是意识性。非遗的存在和发展本身便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反映,经过了从无知到见识,从常识到共识的發展状态。而且这些意识都会通过非遗形态显现出来,既是非遗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基本的思想引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从形态学视角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路径,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既可以使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有效扩展,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承策略的制定,从本质上提升保护和传承的实效性。

三、形态学视角下曲艺鼓盆歌的

保护与传承路径

(一)活态传承

非遗是主客观相关联的产物,人也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要素,因此要通过“人”这一主体力量的发挥,实现鼓盆歌的活态传承。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活”在主体扩展。尽管鼓盆歌已经确立了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也开展了一系列收徒传艺活动,但是这种传承仅仅是纵向的,在横向扩展方面还存在巨大的空间。对此可以朝着两个群体努力:第一,普通民众。鼓盆歌表演内容丰富,形式简单,具有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关键在于及时推出一批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新作品,让更多民众加入鼓盆歌的表演和欣赏队伍。第二,学生群体。鼓盆歌流传地区的学生与鼓盆歌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地缘性和亲近性,他们也是重要的潜在传承人群体。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对鼓盆歌有充分了解,便于他们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其次是“活”在功能转变。传统鼓盆歌有着特定的表演场域和形式,这种功能性既是其特色所在,又是其限制所在。在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可以通过对传统鼓盆歌内容进行创新,使之全面融入社区广场、城市舞台、旅游景区等新的场域,实现从之前特殊功能的发挥到现在以人为本的转变,体现出其给当代人带来的健身、娱乐等新的功能。最后是“活”在界域扩展。鼓盆歌之所以遇到保护和传承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文化环境不可能复现的情况下,扩展新的界域也成了其活态传承的关键。比如全国其他地区、互联网和新媒体等,都是鼓盆歌大有可为的新天地。通过界域扩展,可以实现人民非遗人民共享的常态化发展。

(二)文化传承

非遗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群体间传递,并在不同时空中传播,是因为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因此,鼓盆歌的保护和传承,一定要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体现出因文化基质铸就的传承性。

首先是文化意识的唤醒。所谓文化意识的唤醒,就是对鼓盆歌这门古老艺术的价值、意义、安危、利害等产生认知。近年来,在荆州周边地区的社区、广场,又重新出现了鼓盆歌的身影,特别是之前从事鼓盆歌表演、创作的老艺人,曾在鼓盆歌发展衰微时迫于生计而改行,但是现在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们又重新干起了老行当。地方文化部门的工作者也纷纷对鼓盆歌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这种当地人关注、参与、维护等一系列行为,都表明了文化意识的觉醒,其直接作用便是引导更多群众自觉主动地了解鼓盆歌,产生文化自觉,这正是鼓盆歌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源动力。其次是彰显文化精神。鼓盆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精神,如与人为善、爱老慈幼、和气致祥、自强不息等,这既是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又是其当代保护和传承的核心所在。特别是近年来,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多数人也背负着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可以通过鼓盆歌相关活动的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因素蕴含其中,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既可以使鼓盆歌的文化价值得到新的体现和发挥,又可以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只有通过文化基因的坚守和文化精神的高扬,才能让鼓盆歌得到当代人最本质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无意识传承向有意识创造的转变,最终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

(三)智慧传承

非遗既是文化的积淀,又是主体智慧的结晶。换言之,包含鼓盆歌在内的各类非遗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当代人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始终沿着智慧的方向保护和传承非遗,而不是让其躺在博物馆内,让当代人感到陌生。具体而言,新时代鼓盆歌的“双创”可以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首先是融合化。鼓盆歌固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但是从“双创”的角度而言,其自身力量还是较为薄弱的。对此,应通过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以抱团发展的方式获得集群效应。以文旅融合为例,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是二者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鼓盆歌流传的湘北平原一带,更是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初期可以先在景区内常设鼓盆歌表演,使之成为景区的特点和亮点,后期则可以推出专门的旅游演艺,建设鼓盆歌艺术馆等,通过二者的互动互兴,真正获得“1+1>2”的良好效果。其次是产业化。产业化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产业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外部输血的依赖,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各项产业化成果也可以产生辐射和带动效应,激发更多人对鼓盆歌的兴趣和认同。在产业发展中,要做到面向现代生活和面向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推出一大批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树立起品牌意识,广泛参与各类市场竞争,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帮助,走上独立自主的产業之路。最后是IP化。IP是指将知识产权授权于多个平台和机构进行开发,并共享所获收益。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开放、多元和共享,可以为古老的鼓盆歌注入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在IP开发进程中要注意电子档案的完善,让鼓盆歌在互联网畅行无阻。同时也要通过3D、VR等各类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的展示,在此基础上再与纪录片、动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使“双创”成果得到扩展和丰富,也为保护和传承奠定新的基础。

(四)整体传承

非遗从表面上看分门别类,其实是一个由文化、环境和人构成的文化环境,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非遗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要树立起整体意识。以鼓盆歌为例,其并非简单的说唱表演,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文化,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关键不在于抢救了几首曲目,帮助了几位老艺人,而是要从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层面,对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复原。

首先,在物质生态方面,湘北平原是历史上有名的富庶之地,但是进入近现代以来,其经济优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让众多农村年轻人都选择了进城务工,鼓盆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对此,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制定,给鼓盆歌的传承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比如文旅融合相关政策的实施,就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在外务工者回乡,成为新的鼓盆歌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其次,在行为生态方面,主要是对鼓盆歌存在和展示形式的转变。以往,现场演出是鼓盆歌固有的表演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给很多想要了解这门艺术的观众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在当代,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给鼓盆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对此,应通过音视频录制、直播点播等形式,全面向外界推广鼓盆歌,一方面可以为观众提供更为便捷的了解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文化消费打下良好基础。再次,在精神生态方面,要对鼓盆歌所具有的精神价值进行梳理和升华,特别是表现出为当代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给普遍背负沉重压力的当代人以轻松和慰藉;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当代人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在制度生态方面。针对民众对鼓盆歌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下降的现状,要深挖鼓盆歌的文化和精神内核,并将其作为宣传和推广的重点,以实现鼓盆歌文化生态的重构。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对非遗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新的、科学的理念和观点也层出不穷。形态学正是其一,其真正将非遗作为存在形态,重视非遗的活态性、智慧性、传承性和整体性,为新时代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对于鼓盆歌而言,在肯定其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的同时,也应该从形态学视角对其进行新的审视,特别是之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更应该得到及时补足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创新和应用的价值所在,又是当代人努力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福州.非遗的“形态学”解析:论非遗的概念整合与体系建构[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1):6-13.

[2]章芳.传承鼓盆歌 唱响活化石:鼓盆歌传承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学术,2022(0):73-82.

作者简介:

路琼,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
秦腔吹火绝技浅论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客家花灯材料工艺探究
白族、傣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对比研究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