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泥叫吹文化传承与高校美育结合研究

2023-03-19 03:54屈简
大观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遗产

屈简

摘 要:泥叫吹是淮滨县当地民间传统玩具之一,其题材、色彩和寓意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审美元素。基于当今泥叫吹面临的困境,创造性地提出将其传承与高校美育相结合,使更多年轻人认识、保护、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为传承拓宽空间。

关键词:泥叫吹;传承;高校美育;文化遗产

注:本文系2022年度信阳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淮滨县‘泥叫吹文化阐释及保护传承与高校美育结合研究”(2022-XJWYB-041)研究成果。

2011年,淮滨县泥叫吹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淮滨县泥叫吹是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玩具,具有浓郁的乡土氣息,且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图形及色彩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现代工业产品迅速充斥人们生活的今天,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发掘传统工艺品当中的美学价值。笔者认为,充分发掘泥叫吹这一传统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美育资源,将其与现代高校美育相结合,既有利于更好地继承这项传统技艺,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淮滨县泥叫吹的文化意义

我国泥塑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出现了真正的陶玩,包括人和动物形状的泥塑玩具。淮滨县泥叫吹的主要产地是信阳市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这里是淮滨“沙冢遗址”的所在地,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的长尾红陶鸟,与当地现今的民间流行玩具泥叫吹的鸟类造型具有惊人的相似度,对人们研究泥叫吹的形象起源具有参考价值。

泥叫吹是淮滨地区独特的手工民间玩具,造型古朴而富有意趣,题材主要为各种鸟类、十二生肖、人物等,制作工艺简单,取材于天然泥土,主要由手工捏制,辅以简易工具加工成型。泥坯加工好后,先放进煤炉在600—80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烧制,冷却后再上色,包括底色和装饰性的几何纹样,线条活泼生动,富有装饰性。

(一)题材

鸟类题材是泥叫吹题材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包括长尾红陶鸟、斑鸠、孔雀等。让人感到诧异的是,现今长尾红陶鸟的造型与沙冢遗址出土的长尾红陶鸟造型风格非常相似,展现出其“母题”的魅力。不难推断出,淮滨泥叫吹极有可能是早期龙山文化鸟图腾的发展演变。远古时期先民的信仰图腾及手工艺流传下来,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

十二生肖作为我国泥塑中的常见题材,在泥叫吹中占比也较大。十二生肖中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寓意,如老虎题材寓意驱鬼辟邪,生龙活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其中,龙的题材最为引人注目,龙的设计体量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形象,在装饰上格外讲究细节,包括鳞片、龙爪的刻画,龙头及龙角上的装饰、颜色,以及龙口中的含珠等。这是由于淮滨县地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每当发生水患,百姓都会遭受巨大的灾难,流离失所。而龙在神话中与水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塑龙的形式,向上天祈福,期望风调雨顺,为淮河流域的百姓带来福祉。

人物类题材主要为骑马人物形象以及传统的戏曲、小说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如骑马的关公形象、巾帼英雄穆桂英形象、《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形象以及其他戏曲人物形象等。

(二)色彩

其一,象征性。泥叫吹通常采用随类赋彩的方式,颜色鲜艳明快,体现出其生命力。动物形象的用色不受现实中动物颜色的约束,采取自由想象的方式,色彩通常为大红、大黄、大绿等鲜艳的颜色,视觉效果明快。总体上颜色多原色、少间色,以红、绿、黄为主;红色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而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寓意生机。如在斑鸠系列的色彩使用上,其主色为黑色,在背部的牡丹装饰上使用玫红色,边缘用白色勾勒,体现富贵吉祥的寓意。又如龙的形象,其身体为红色,背部为黄色,红黄相间,寓意吉祥如意。

其二,装饰性。泥叫吹在用色上选取单纯鲜艳的原色,对比强烈,视觉效果明快醒目,体现淮滨地区劳动人民在楚文化影响下充满想象、热爱生活的特点。

首先,用色上注重对比色搭配。如在猴子形象的塑造上,身体用绿色打底,面部用对比色玫红色来衬托,头部用黄色中和,整体用色十分鲜艳明快,体现出猴子活泼的特点。又如在斑鸠的用色搭配上,身体采用黑色,背部的图案用黄色和红色,这种黑黄、黑红的搭配十分醒目而有冲击力。

其次,注重线条的装饰性。如在龙这一形象的塑造上,身体为红色打底,鳞片用黑色和白色的线条勾勒,非常醒目;龙角以绿色和黄色线条进行装饰,并以黑、黄线条画龙须,整体以线的装饰为主。

(三)寓意

淮滨地区地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多水患,经济水平不高,新生儿存活率低。因此,在科学认知水平不高的古代,人们将自身无法抗衡的自然现象与神灵联系起来,认为万物有灵。淮滨泥叫吹延续了楚人的文化,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泥叫吹根据题材的不同,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以最为常见的鸟类题材为例,它反映了古代先民对鸟图腾的崇拜,其中最为常见的题材是“老斑鸠”。斑鸠为当地十分常见的鸟类,产卵较多,被人们赋予生殖能力强和多子多孙的文化含义。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劳动力成了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此生育力和人丁兴旺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从当地民谣的歌词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斑鸠的喜爱,如“不买盐不买油,也要捎对老斑鸠”。

其他泥塑形象也有各自的寓意,如龙的形象与当地多洪水灾害相关,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鱼谐音“余”,象征富余;石榴多子的特点象征多子多孙。

二、淮滨县泥叫吹传承与高校美育结合路径

在过去,淮滨泥叫吹主要依赖庙会经济而生存,如在每年的三月三庙会上,泥叫吹作为深受大人和孩子喜爱的玩具,成为人们交流感情的载体。而如今在各种电子产品、现代玩具等的冲击下,传统玩具的吸引力日渐下降。泥叫吹传承人郑金宇说:“泥叫吹的传承面临困境,一是由于从事泥叫吹制作不足以养家糊口;二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扶持,年轻人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

泥叫吹艺术根植民间,有着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积淀,反映了淮河流域人们的审美观念。当今美育在放眼世界汲取优秀元素的同时,也应提取本土丰富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构建一个继承传统、兼收并蓄的当代美育话语体系。因此,将泥叫吹艺术的审美元素与高校美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够延续这一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具有可行性。

(一)高校非遗传承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省份为了响应文化强国建设号召,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河南地处中原,有着不可比拟的文化优势,河南民间手工艺美术曾经走在前列,但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建设进度相对缓慢,一些文化遗产濒临消失。

信阳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当地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地采取鼓励措施,以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延续。各地的博物馆和高校是重点,部分高校在艺术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通选课程中,开设了民间美术的相关课程,引进信阳民间美术的相关教学内容,如罗山皮影、淮滨泥叫吹等,并且部分高校开设传承馆,邀请传承人讲课。近年来,教师的课题项目也较多涉及非遗保护相关的研究,学生的毕业创作和设计也有涉及泥叫吹艺术元素及文化溯源的相关主题。部分高校为响应文化建设,在校园内积极强调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这表明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已开始关注并着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应用。

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对信阳当地民间美术资源不了解、不关注,缺乏传承意识;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思路缺乏研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当地民间传统美术的宣传及开发力度不大,受众不多,途径不广;第二,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大部分人更加关注潮流文化;第三,教师由于其他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压力,或缺乏文化认同感,对非遗的关注度不够,未能探索出一条将传统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路径。

(二)泥叫吹艺术与高校美育融合路径

淮滨泥叫吹艺术具有质朴鲜明的艺术元素,承载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期待。高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环节,在当代高校美育课程中,向学生介绍淮滨泥叫吹的起源和发展、内容和形式、题材和色彩,融入其独特的审美元素,从传统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使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因此,将淮滨泥叫吹艺术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不仅能让更多学生了解信阳当地的民间美术,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这是开发淮滨泥叫吹艺术应用价值的一个新的思路。

1.将审美元素有机融入高校美育课程

淮滨泥叫吹的艺术造型、图像、色彩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可以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在多种形式的艺术类以及美育相关课程中,介绍淮滨泥叫吹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内涵,并在高校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与不同课程相融合,发挥其应用价值。

在美术学的学科教学中,将泥叫吹艺术融入民间美术鉴赏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兴趣、有收获,增强文化认同,发掘文化价值。同时开设民间美术专题课程,介绍信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增强学生传承意识;让学生了解淮滨泥叫吹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表现;在以艺术史为主的艺术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当地非遗保护相关内容,拓宽教学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传承意识。

2.将非遗传承融入高校美育实践活动

借助高校教育教学的平台及受众优势,在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使更多学生了解、认识并体验泥叫吹。例如,高校组织采风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淮滨考察,让学生参观和体验泥叫吹的制作过程,拜访手艺人,和传承人对话;参观博物馆、展览馆,了解泥叫吹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形态特征、色彩构成、符号装饰、民俗文化魅力以及传承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设计课题及毕业创作中,鼓励学生从简单质朴、造型单纯、厚重圆润、色彩鲜明的泥叫吹中提取相关元素,并将其运用于工艺品设计实践活动,进行泥叫吹艺术元素文创设计,开发更多富有创意、精致便携的文创产品,如明信片、胸针、书签等。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宽非遗文化传播途径,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校借平台优势,在校园开设非遗传承馆,定期邀请传承人进高校举行讲座,与学生互动,展示精美优质的泥叫吹工艺品;通过墙报的形式,展示泥叫吹相关知识、工艺制作流程以及相关诗词、生动的民谣等;借助互联网渠道,在融媒体背景下,构建泥叫吹艺术素材库,发掘艺术元素,开阔学生视野,推动创新设计;借助AR、VR技术,对泥叫吹艺术元素进行创新开发,使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丰富学生审美感知;在学生设计毕业作品时,鼓励学生参考泥叫吹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装饰符号,使学生自觉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三、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并总结淮滨泥叫吹在题材、色彩、寓意方面的内涵,强调泥叫吹作为淮滨地区传统民间工艺,与历史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针对当今传承困境,提出将泥叫吹审美元素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的策略,借助高校学科及平台优势,使淮滨泥叫吹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得到更大发挥。新时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传统文化和高校美育的融合,可以让更多人自觉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淮滨泥叫吹的文化传承带来新的空间,为促进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玉婷.淮滨泥叫吹在信阳市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9.

[2]杜鹃.河南民间美术淮阳泥狗在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利用与实施[D].广州:广州大学,2011.

[3]马婷.淮滨彩绘泥塑的美学内涵研究[J].中国包装,2015(4):28-30.

[4]张睿.河南淮滨泥叫吹的文化意义探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97-100.

[5]紀华林.浅谈淮滨“泥叫吹”色彩观的形成及发展[J].参花(上),2019(4):92.

[6]陆岚.民间美术与素质教育[J].艺术教育,2006(2):99.

作者单位:

信阳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