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演性在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的作用

2023-03-19 11:58潘瑞琪
大观 2023年12期
关键词:表演性高校教学

潘瑞琪

摘 要:芭蕾作为源远流长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舞蹈种类之一,以科学的训练体系和丰富的动作语汇成为舞蹈艺术不断向前迈进的有力推手。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芭蕾舞在高校的教学不应仅停留在对基本形态的要求上,要想提升学生的动作美感意识以达到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教学中的表演性训练不可或缺。基于高校芭蕾教学中表演性训练的视角,以舞姿类动作元素为出发点,从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演性在芭蕾基训中的表现、表演性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增强学生的表演意识这四个角度进行剖析,以期建构规范性与表演性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愿景。

关键词:芭蕾基训;表演性;高校教学

芭蕾在西方社会文化要素的影响下,展现出独特的身体美感——开、绷、直、立的审美标准,同时也奠定其延伸感与表演性的审美特征。“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高校舞蹈教育需要不断革新。芭蕾是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它因严谨的训练体系与科学的发力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舞蹈基础训练的一种,它的规范与标准毋庸置疑。但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是否会感觉枯燥或是难以坚持?如果能在基训的过程中为单一的动作赋予独特的情感表达,进行不同的感情处理,再加上由心而发的表演,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会不会多了一层意义?正在跳舞的学生对芭蕾会不会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芭蕾舞完美的技巧与优雅传神的舞姿展现,目的是把观众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其中的表演性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高校芭蕾基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芭蕾基训是高校舞蹈专业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自15世纪发展至今,芭蕾拥有一套系统化的训练方式,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它是舞者得以灵活运用肢体的关键,是舞者脚下扎实功夫的助推器,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在芭蕾基训这一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对象基础水平不一

这一点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情况或许乐观,但对于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芭蕾”可能是个有些陌生的名词。聚焦于我国艺考制度,不论是在联考还是在校考中,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学好并且练好所要应试的“技巧组合”与“剧目展示”,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最后的呈现去努力狂练技巧和那一两部剧目,却忽略了芭蕾基训对于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当基础不一的学生们来到同一所高校,甚至进入同一个班级,他们水平的差距,不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

(二)教学模式单一且乏味

在当前的芭蕾基训教学中,还存在的一大问题便与基训的教学模式相关。芭蕾基训的传统教学分为地面练习与扶把练习,在高校中,教师基本从扶把练习开始教授,教学过程也分别为讲授、演示与练习三大模块。在开始教授一个动作之前,教师会先给学生们讲述动作的训练目的、正确的发力方式、具体要求等。在学生们清楚动作概述后,教学来到了第二个模式,便是演示。在芭蕾基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亲身示范尤为重要,能给学生带来更具象、直觀的感受,让他们迅速掌握动作的基本形态。在讲授、演示之后,便来到了第三个环节,练习。好的动作质感并非一日之功,舞蹈是一门勤学苦练的艺术,只有一次次地强化肌肉记忆与肌肉能量,最终才能呈现出“怡然自得”的舞动状态,不断练习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芭蕾舞种缺乏对于学生兴趣点的激发,容易造成学生出现每节芭蕾基训课都是在不停地练动作,第二天再循环往复的厌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热情,芭蕾基训教学模式的转型对于该舞种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成果缺少新意

我们是否常常发现高校芭蕾教师所教授的每一届学生都练着相同的组合?又是否疑惑相同组合下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对于芭蕾这个已成系统的舞种学科来说,组合本身的编排必定是富有逻辑和科学的,这是“客体”,重要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个班级都具有其不同的整体特点。如果每年呈现出的只是老组合、老方法,让不同的面孔做出相同的东西,那么教学成果就会缺少新意。在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个班级学生的共性特点。芭蕾虽形成较早、历史悠久,却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仅重复运用一套组合,无法体现出芭蕾与时代的融合,易造成教学成果缺少创新性,缺少新意的问题。

二、表演性在芭蕾基训中的表现

社会越来越表演化,数字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表演”是21世纪的一个关键词。南京大学教授何成洲在2022年出版的理论著作《表演性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概念——“表演性”,该书提出的“表演性理论”为当下反思与建构文学和艺术新范式提供一个新的概念和视角,同时促进了人文艺术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书中提出“表演具有表演性,但是表演性不局限于表演”。

(一)表演性的概念阐述

要想知道何为表演性,首先得知道何为表演。表演在广义上指把特定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在狭义上指不真实、虚假的演戏。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于表演的意义可做出不同的判别。谢克纳在《表演研究》一书中对表演的定义非常宽泛,不仅包括“仪式、戏剧、体育、大众娱乐、表演艺术,也包括社会、职业、性别、种族和阶级角色的扮演,甚至包括医学治疗、媒体和网络等”。他接着指出,表演的潜在概念是任何“架构、表现、强调和展示”的行为。对于舞蹈艺术来说,表演的实质其实就是动作的艺术,舞蹈表演与电影、话剧乃至戏曲表演都有相似之处,做这些事情的人通常被解释为“动作着的人”,无论是电影里或舞台上的人物,其言行举止,都应当有目的、有逻辑顺序、合乎情理。因此,当表演变为一种特性而存在于某个艺术当中的时候,学习者应具备三种能力: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

(二)芭蕾舞中的表演性

芭蕾舞中的表演性可简单在舞姿动作的延伸和动作与动作的连接中找寻。以静态芭蕾舞姿动作“Attitude(鹤立式)”为例,在身体外在基本形态达到标准的前提下,肌肉内在控制对于舞姿的延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上身以脊椎为核心,以背部的肌肉控制为向上拉伸的动力,同时以脊椎为中心,肩膀向身体两侧进行对抗性的力量发散与蔓延,从大臂到小臂到手指尖;下肢则是单脚保持重心稳定,不断向下踩,身体的稳定性与挺拔感油然而生。这种对抻的力量感要一直延伸到无限远,这种形断而情不断的动作表现就可称为是富有表演性的。

(三)实现表演性与芭蕾基训相融合

新型的基训展示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应采用表演性与芭蕾基训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表演性与芭蕾基训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芭蕾中的舞姿类动作具有表演性。舞姿类动作能够展现舞者优美的线条,从而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这些动作通常都呈长线条状,当舞者伴随着音乐做动作时,肢体也会跟着自然收放,以达到涟漪般的呼吸感,此时,动作是富有生命力的,是充满感情的,是拥有向观众传情达意的能力的,因此可以说它是具有表演性的。表演性的动作能够给舞蹈制造出“空气感”,是令人舒适的、放松的、愉悦的,而不是时刻紧绷的。

三、表演性在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指出:“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芭蕾舞之所以能够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除了因为它自身科学的规范以外,还因为它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典雅之美。美是通过其表演性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芭蕾教学中表演性的启发具有关键作用,具体如下。

(一)有效训练学生的呼吸意识

在任何一节芭蕾课堂,无论把上还是把下,教师都会强调不要把动作做死了,这就是在提醒学生要注意呼吸,用呼吸去带动动作的进行与发展。想象一下屏住呼吸做芭蕾中的典型舞姿“Arabesque(迎风展翅)”会是什么样子?那一定是一个气全部堆积在胸口、伴着僵硬的手臂与憋得通红的脸的陋态,如果停在“Arabesque”上的舞姿是带有表演性的,那么舞者就会去试着诠释动作的意义——也就是“迎风展翅”的动作形态,这样一来,整个动作是富有流动性的,有呼吸感的,其呼吸感的来源就是表演性的加入,正因为有了表演动作情感的状态,才能有更加鲜活的芭蕾动作姿态。

(二)激发学生探索芭蕾学科的兴趣

人们通常对美的且富有感情的东西兴趣浓厚,当原本以基础训练为目的的芭蕾基训加上表演性,必定能增强其肢体感染力,当学生的饱满热情和感染力被看见、被认可,定能激发起他们探索芭蕾的兴趣。很多人认为芭蕾基训是枯燥无味的练习,但良好的芭蕾基训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扎实的脚下功夫、更细腻的动作质感与更绵长的延伸意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是艰难的,不少学生因为芭蕾基训的困难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放弃,因此应从基训中寻找到继续坚持的动力,其中所蕴含的“表演性”便是最好的兴趣出发点,学生不仅能在基训中正视自己的美,也能越做越有兴趣,从而不把它当成提升自己的一个工具,而是自己生活中的肢体表现机会,将动作融入自己的生活,不断提升对芭蕾基训的兴趣。

(三)形成学生外在形体与内在美感的统一

外在形体与内在美感的统一是提升芭蕾基训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芭蕾舞的美感不仅来源于芭蕾动作外形上的优美,更来源于芭蕾舞表演者自身的美感意识与思想。对于教学来说,教师要要求学生具有美感意识。从内心出发的美感意识才能够使芭蕾舞中美的感觉增强。外形的美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芭蕾舞内核的美感意识表现在艺术当中,体现在意境当中。教师对于学生在芭蕾舞教学中表演意识的训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感表达,学生在内心勾画好场景、酝酿好思想感情之后,就会用肢体语言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达到内心想法和肢体动作的协调,营造美的意境。

四、增强学生表演意识的方法手段

(一)强调延伸意识

以芭蕾基训中的扶把部分为例,扶把部分是从“Plie(弯曲、蹲、屈膝)”和“Battement(腿的均匀运动)”开始,训练是从单一的脚下动作开始,扩展至腿部的局部运动,再延伸至整个腿部的渐进过程,训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因此,首先需要学生在基本形态中感受身体延伸感,对肌肉的延伸感形成动力定型,从而建立起学生对芭蕾表演性的身体感悟。

(二)由“心”至“身”的诠释

学生表演性的外化必定来自内心美感的向外涌动,表演意识产生于人类内心深处,舞蹈作为用肢体传情达意的艺术,如何真正传达感情,需要把意识由“心”外化于“身”。内心的美感与表演性会使芭蕾舞的动作更具有张力,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将张力描述为一种“不动之动”。在强调延伸之感及教师的美感启发后,要把所启发的情感落到实处,即转化到肢体当中。教师应提醒学生通过呼吸、节奏处理、末梢延伸等手段达到诠释情感的目的,只有把表演由“心”至“身”地诠释出来,才能让观者感知到芭蕾艺术的内核之美。当然在不失规范的前提下,不仅要把动作做标准,还要做出感情,这是非常不易的。在每一节基训课中,学生都要带着这样的要求去由内而外地表现肢体、诠释情感,从而提升表演的质感。

目前,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对于舞蹈类人才的培养来说,必须对传统教学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舞蹈教学中占得先机,而芭蕾舞表演性的启发与运用在新时代舞蹈教育中意义重大。在新时代高校芭蕾舞的教學中,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了解教学实质发展情况,结合表演性的芭蕾教学之长,共同推动舞蹈这项艺术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鹤群.论芭蕾舞的延伸意识与审美气质的互通[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4):114-117.

[2]宁冬.芭蕾舞表演中的美感意识表现探寻[J].艺术科技,2019(7):155.

[3]何成洲.表演性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4]SCHECHNER R.Performance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06.

[5]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表演性高校教学
关于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施行“活”“趣”“实”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合唱表演性和审美性及其相互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