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

2023-03-19 12:33胡胜蓉田诗佳尹晓红
信息化建设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技攻关浙江实验室

胡胜蓉 田诗佳 尹晓红

浙江是民營经济大省和数字经济强省,有条件也有责任发挥更大担当,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浙江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科技基础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科创高地。

科技基础指的是科技创新活动赖以开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制度文化基础,既包括各类科技创新组织、科研设施平台、科学数据和文献期刊等“硬条件”,也包括科技政策与制度法规、创新文化等“软环境”。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科技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和数字经济强省,体制机制灵活、科技创新基础扎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为浙江擘画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总蓝图,并将之作为“八八战略”重要内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日益清晰,全球技术竞争趋于白热化。浙江有条件也有责任发挥更大担当,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浙江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新时期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方面,“逆全球化”下产业链“脱钩”愈演愈烈,对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学科交叉渗透,科研范式面临变革,冲击了既有科技体系和知识体系,增加了科技攻关难度。新时期、新背景下,如何更好建设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基础能力,必须回答好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以国家利益与安全为目标,精准识别明确科技创新攻关方向内容。科学问题凝练的错误,不仅会造成“举国”资源浪费,也会造成攻关时机延误。举国体制下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端、科研端与产业发展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专家评审的模式易受个体视野有限性、预测工具局限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等因素影响,攻关问题提出的客观性、有效性和精准性越来越受到挑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科学问题凝练和技术预见活动中,尤其在全球数据量呈几何式增长的背景下,专家决策与数据分析的深度耦合为新型举国体制中科学问题的凝练与决策提供全新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创新问题凝练机制,提升攻关方向选择的精准性,是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二是强化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第四条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既要依靠有为政府通过顶层设计破解科技创新外部性、市场失灵等问题,也要发挥多元创新主体作用和有效市场高效配置资源能力。发达国家有许多案例说明此问题,如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通过科学研究与产业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累计共获得9个诺贝尔奖。在我国,也出现了华为这样民营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引领5G等重大技术突破的成功案例。因此,如何将市场和政府更好地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协同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定位边界,是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三是聚焦多元攻关力量汇聚整合,重塑科技攻关组织形式。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问题大都为跨学科、跨专业,复杂性、系统性较强,涉及多部门、多主体,其环节、流程较长。谁来担任庞大创新网络的“协调者”角色,从而推动科技攻关有序组织、有效开展,也是难题之一。在日本,由电子综合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5家龙头企业成立共同研究所,实施“VLSI计划”,取得500多项专利和1200多工业技术所有权,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新一轮机构改革推动科技部职能更加聚焦科技创新和科学基础研究,如何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是需要回答的“必答题”。

四是把握科技创新范式更新契机,强化数字赋能作用。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科学技术群体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也引发了科技创新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可利用强大的数据归纳和分析能力学习科学规律和原理,得出模型来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特别是辅助科学家在不同假设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验证和试错,从而大大加速科研探索的进程,如今这一方法已在多个前沿科学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数字技术还打破了科研活动的时空限制,大幅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周期,也极大降低创新的门槛和成本。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到来,“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可能带来科技创新范式的颠覆式变化。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科技创新是需要回答的“新问题”。

浙江省推进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探索与成效

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持续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近年来,在重大载体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模式、机制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浙江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系统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浙江举全省之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省实验室为龙头,系统性重塑新型实验室体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西湖实验室、浙江大学脑机交叉研究院加快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截至2023年11月,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20家,布局建设国家大学科装置2个,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双10”布局,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构。

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浙江深入排摸断供断链风险,建设“科技攻关在线”应用,以创新链技术路线图和科技攻关认知计算引擎为主要技术支撑,通过多跨数据整合快速凝练攻关问题,加强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推动关键问题、“卡脖子”问题攻关。成功研发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在全球首次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空间结构和全病毒精细三维结构。

發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浙江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优势,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2022年,全省在物联网等6个领域,设计了16个创新联合体重大攻关任务榜单,18家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成功揭榜。截至2023年11月,全省科技领军企业达100家,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9.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3.6万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授权专利都占到全省的80%—90%。

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浙江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重塑,依托“科技大脑”,研发升级数字化场景应用,迭代升级“浙江拍”模式,打造供需精准匹配和支撑专业化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3月底,先用后转已累计实施转化1064次。“浙里大仪共享”场景已汇聚全省3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1.6万余台,通过“一指办”全流程办理订单超1500单。

尽管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不足、企业研发实力不强、科技问题研判存在偏差、科技项目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下一步,浙江急需进一步理顺科技创新资源、项目、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多元协同关系,推动更多颠覆性技术创新。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的对策建议

“八八战略”要求浙江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李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科技创新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尤其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数字经济强省,浙江在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市”字,坚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必须突出“数”字,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让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参与到科技创新立项—组织—评价—成果转化全过程,打造全流程贯通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必须突出“联”字,加快创新侧、要素侧、产业侧、政府侧有机一体,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生态,真正凝聚成“举国”合力。

突出“市”字,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联合攻关。浙江应发挥市场经济优势,引导企业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省实验室建设,在省级层面部署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推动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和重大科创平台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动解决产业“卡脖子”共性技术问题。鼓励企业创新联合体更多参与省实验室建设,推动企业紧密联系,引导企业联盟从灵活松散、虚拟协同的跨时空联盟向线上线下融合、资源互换的实体空间载体转变。

突出“数”字,以数字技术为基座推动协同攻关。一方面,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攻关问题凝练的应用,不断优化迭代产业链断供断链风险清单,加强与美国实体清单、国内产业链风险清单等清单的对比,同时将资源关联全省“415X”产业,不断优化算法模型,导出符合浙江省产业需求实际的科学问题,真正实现“企业、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推动科研范式更新,推动“未来实验室”建设可供全省创新主体共享的科研辅助工具、数据集、算法、模型等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平台如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阿里GC等模型作用,聚合算力资源,构建“大装置+大数据”“AI+研发”的新生态,全面赋能新药开发、新材料研制、新产品设计等研发活动。

突出“联”字,以数据为链接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继续深化“科技大脑”建设,以数字化手段突破多主体对接的时空界限,优化科技攻关“发榜”“揭榜”机制,推动打造多跨协同的重点领域科学数据、重大科学设施、创新平台、科技成果等“十联动”的资源平台。在“科技大脑”中,充分发挥数据对资源的整合作用,以数据串联创新资源链、人才链、项目链,探索自动匹配攻关专家、自动对接项目团队,推动“项目找人、人找项目”全面流通。还要强化对承担科技攻关人才、主体的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新一轮攻关的推荐中,形成基于数据的科技攻关闭环机制。

(作者胡胜蓉单位: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中心,作者田诗佳、尹晓红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之江产经智库,本文为2022年度省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科技攻关浙江实验室
“12345克冠精神”工作法助力科技攻关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加大档案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热烈庆祝中国煤成气研究科技攻关四十周年
加快我国黄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