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类习作单元教学探索

2023-03-21 23:51孙建春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考题例文游览

孙建春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安排在第五单元,专项训练的是“写景”,承载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指导学生初步把握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写景的知识与方法”。与此前习作单元训练的观察、想象和把一件事写清楚相比,写好景物的要求更有难度。因此,教师既需要把握本次专项写景训练在教材整个写景序列中的位置,又要理清习作单元内部教学的顺序,使整个习作单元教学目标适切,方法有效。

一、梳理写景习作的编排梯度

写景不是教材中独一无二的表达内容,而是与写人、记事等表达内容在教材中组合起来共同承载写作教学任务,并按照螺旋上升的形式安排的。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看本次习作的要求,而要根据习作内容梳理编者在整个教材中对相关习作内容的系统安排。

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训练的是学生的写景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中安排的写景类习作进行梳理。教师经过梳理可以看出,本次写景习作处在中间位置。统编教材在此之前安排过两次写景训练:一是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习作话题是“这儿真美”,具体的习作要求有在介绍周围的一个地方时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写;二是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习作话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具体的习作要求有写景时写出景色的特别之处和推荐的理由。此后还安排了两次写景习作: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习作话题属于半命题形式“________即景”,具体的习作要求有在写自然景物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变化;二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习作话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具体的习作要求有在写宏大的景观中借助资料从多方面进行介绍。本次习作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习作话题也是半命题形式“游________”,具体的习作要求有在写多处景物中体现顺序、重点,且过渡自然。

二、理清专项习作的有序推进

习作单元从板块安排上看,每个单元都是由单元页、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等六个板块组成的,板块之间没有先后顺序而是环环相扣、互相勾连的。不同的习作单元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师既需要理清单元内部各板块的教学侧重点,又要把握其內在的联系,这样才能有序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

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单元页呈现的是两方面内容:一是点明人文主题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通俗地说就是写景物;二是指出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主要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和“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前者要求从课文和例文中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后者要求运用学习的方法进行习作。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可以提取的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海上日出》中的“人不动景动”时,需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二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景不动人动”时,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中,从进一步感受表达方法的角度看,《颐和园》与《记金华的双龙洞》匹配度高,采用的都是“景不动人动”的顺序,各个不动的景物之间,人在移动的时候都有过渡语进行连接,使表达顺序一目了然,更适合学生运用到本次习作中,《七月的天山》与《海上日出》的表达顺序比较匹配,此其一;其二,习作例文中呈现的多处批注,一方面与交流平台的梳理、总结相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有效支架。交流平台主要是梳理与总结精读课文的写景顺序,而初试身手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按游览顺序写景物。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学生按顺序写景的学情,教师可以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初安排学生写一篇“游览某一个地方”的习作,从中找准学生表达上的问题,然后在习作单元各个板块教学中,适时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学习的具体方法进行解决,学生不断修改自己的习作。到正式习作时,学生就能够避开曾经的问题,得心应手地在习作中运用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

三、发挥助学系统的有效作用

习作单元中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具有纲领性特点,教师要借助单元内的助学系统加以细化,并在落实中不断勾连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真实、具体、多样的习作实践中习得专项习作能力。

首先是用好助学系统。习作单元中重要的助学系统是课后思考题、批注以及泡泡提示语等。课后思考题既出现在精读课文中,又出现在习作例文中。它不仅提示课文与例文教学中蕴含的重点写法,而且还提示学习的有效策略与路径,成为读写结合的桥梁。在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强调了写景顺序,《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课后思考题是:“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路线图补充完整:路上——( )——( )——( )——( )——出洞”;《颐和园》的课后思考题是:“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再把路线图补充完整:长廊——( )——( )——( )”;《七月的天山》的课后思考题是:“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这些思考题都是根据习作单元重点写法设计的,亦即从课文中学习按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要求逐渐递增,先是关注游览顺序的接续,接着出现了过渡句在游览顺序表达上的作用,最后是找出文本中能够体现游览顺序的语句自主体会。

其次是注意勾连课文与例文。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文本关键语段中提取重点写作方法。因此,学生习作时,教师还要让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的重点语段,找到对习作有帮助的素材选择、语言结构等表达支架。如学生在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时,如何把景物特点写清楚是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作者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写内洞的表达方法——采用“所见+所感”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点,使学生在按游览顺序写景中形成综合表达能力。

总之,在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梳理本次习作承载的写景教学的任务,在把握编者意图的前提下,科学指导学生训练专项习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在写景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思考题例文游览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美术馆游览指南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