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享书香 “数”见未来
——苏州图书馆全面智慧化转型的实践探索

2023-03-21 06:29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书库苏州图书

接 晔

作为新技术的积极倡导者和技术进步的受益者,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公共图书馆就致力于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然来到。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迫在眉睫。作为我国创办较早的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之一,苏州图书馆多年来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在总分馆建设中以“苏州模式”享誉业界(服务体系现包含2 个馆区、100 个分馆、133 个网投点),并在全民阅读中,创建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悦读宝贝计划”等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服务项目,不仅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而且在全面智慧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苏州图书馆的全面智慧化转型实践探索

苏州图书馆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发展形态,是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核心要素(技术应用、资源建设、馆舍空间、服务模式)上的应用,旨在推动流程再造、功能重塑、服务智治,实现图书馆全方位、系统性的智能化。主要任务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点:①持续深化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能力;②建设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平台;③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和多维度的数字文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

2019 年,苏州图书馆北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苏州图书馆全面智慧化转型的开端。围绕智慧图书馆建设,苏州图书馆构建了“1+3”的服务体系,“1”即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3”即三大功能模块。体系架构包括基础层、业务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终端层,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建设和系统安全保障。三大功能模块包括智慧业务、智慧空间、智慧服务。

1.1 智慧业务

智慧业务将信息技术融合图书馆“采分编典流”业务,不断深化人机智慧协同,实现包括智慧分析、智慧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在内的智慧化运营,为高密度存储库本、高效率流通借阅、高质量服务读者提供支撑。

(1)文献协同采访。对成员馆馆藏、购书情况,图书书目信息、读者借阅历史记录等共享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了图书馆采访业务,吸纳采集了网络热门图书榜单等多维度数据,建立了图书采购智能推荐模型,为拓展馆员自主选择能力、契合读者需求、优化馆藏建设提供了方法路径。

(2)书库智慧管理。将自动存取系统(ASRS)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实现了图书的自动存取,提高了文献提取速度,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书库智慧管理系统包括支持后端自动化立体书库运行的WMS 系统、WCS 系统,服务前端读者的现场借阅系统、网上借阅系统,以及连接前后端的输送线系统和物流系统。同时依托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存放的精准定位。基于系统提供的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分析出图书的冷热度,在库区规划出最佳存储区域和存取路径,促进文献的高效流转。

(3)文献智慧调度。为优化服务体系内文献资源配置,苏州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发了一套馆藏资源管理系统,对入藏后的文献实现动态管理,实现了文献的智慧调度,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该系统包括数据统计、预警配置、自动预警、调配调拨等功能模块。

(4)智慧统计分析。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苏州图书馆全方位采集图书馆业务、服务数据,包括读者借阅行为数据、检索行为数据、线下空间服务数据、活动服务数据、咨询反馈交流数据,以及在其他互联网公共媒体平台上的相关数据等,为后续业务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保障和决策支持。

1.2 智慧空间

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苏州图书馆持续推进实体和知识空间的智慧化升级,并通过“书香苏州”App、“苏州·书仓”微信小程序、“e 读书”“现场借阅”等创新应用,将馆内智能设施设备、各类资源与馆外的实体中心、投递服务点,以及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科学有机串联,构建了虚实结合、不断生长着的多元智慧服务空间。

(1)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高度融合的技术支撑中心,是一个超大型的数字资源数据中心,是全市图书馆互联互通的网络中心,侧重于资源整合与关联揭示的资源建设中心、同城异地灾备中心。数据中心自动感知读者需求,并通过各类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精准的、高质量的服务。

(2)自动化立体书库。利用智能化高密度存储设备,在苏州图书馆北馆建设了一个占地3000 平方米、设计藏书总量为700 万册的自动化立体书库,包含4 个库区,配备了11 个拣选工作台和56 个分拣口,依托书库智慧管理,实现了每天2 万册图书的出入库效率。

(3)数字技术体验区。苏州图书馆北馆的数字技术体验区以图书信息为本,通过高科技多媒体率先对图书资源的整合、应用虚拟现实学习系统和体验做出前沿性尝试,突破传统图书的静态被动阅读模式,对知识进行动态化、可视化制作,内容获取方式上呈现出主动性、趣味性、智能化等特征,对阅读习惯进行多样性的变革实验。面积约385 ㎡,包括VR 心理体验中心、综合体验区(虚拟现实学习体验、裸眼3D 体验、5G 体验等)、VR 自由体验区等。

(4)新型智能化城市阅读空间。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包括图书借还功能、自助办证功能、阅览功能、查询数据资源功能、无线上网功能、网上借阅、自助取书功能。加强与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等的深度合作与全方位对接,联合社会力量,构建集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普惠性、泛在化的新型智能化城市阅读空间,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如已建成开放的苏州图书馆阳澄湖度假区分馆,馆内除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外,增设了喜马拉雅听书区、自助查询区、非遗展示区、文化体验区、有声图书馆及休憩茶吧区,为读者提供一个融合阅读、生活、美学的多元化、智能化阅读空间。

1.3 智慧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特色资源建设、数字技术应用等,不断促进读者服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多层级、多维度、立体式的智慧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无边界、精准化、个性化和更聪明、更智慧、更优质的服务。

(1)文献资源服务。依托于苏州各县级市(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自动化立体书库及网借投递点的建设基础,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技术基础,苏州图书馆全力打造“苏州市公共图书馆共享服务平台”项目。项目旨在实现全市域公共图书馆“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个体系”,面向全市域读者提供包括线上、线下纸质图书的通借通还,以及电子资源、数字资源、场地资源、活动积分等的共享。

(2)知识信息服务。苏州图书馆打造畅通的读者咨询及交流渠道,设立“智能客服”;搭建灵活开放的“读者线上社区”,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分享、共建设、同参与的互动空间;提供信息素养培训,不断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3)文化活动服务。苏州图书馆搭建活动智慧管理平台(“苏图活动预约小程序”、活动后台管理平台);大力发展云培训、云讲座、云阅读、云展览、云展播,让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利用VR、AR、XR 等技术,不断拓展线上活动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利用直播、录播、答题、打卡等形式,做好线下活动的推广和线上线下的联动;构建涵盖微博、微信、抖音、小程序等多维度融媒体宣传矩阵。

(4)用户画像服务。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侧重点,结合现有业务体系和“数据字典”规约实体和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提取出的用户标签进行分析和利用,针对读者进行个性化推荐,精准服务,高效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苏州图书馆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用户画像产品化,主要包括标签视图、读者标签查询、读者分群、透视分析等。二是构建用户画像应用场景,包括读者特征分析、短信、邮件、各读者服务平台信息的精准推送,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定制推送图书信息、活动信息、数字资源信息。

2 苏州图书馆全面智慧化运行效果

苏州图书馆在全面智慧化的建设和运行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让市民读者在普惠均等的基础上,打破时空的界限,快速便捷获取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

2.1 智慧业务

通过书库智慧管理系统,苏州图书馆自动化立体书库累计存储了346.08 万册图书,借出图书343.59 万册。通过文献智慧调度系统,优化了馆藏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总分馆体系内各成员馆调拨图书278.57 万册。

2.2 智慧空间

自动化立体书库项目入选2020 年全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入选省文旅厅和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推选的2020 年度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项目。苏州图书馆打造了苏州图书馆读者交流中心、文徵明主题分馆、玉山分馆等一批新型智能化城市阅读空间。

2.3 智慧服务

(1)苏州市公共图书馆共享服务平台项目。项目运行后,实现了市域内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让所有人包括流动人口都可以平等无差别的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福利。2020 年底,大市范围内纸质图书通借通还的线上应用端“苏州·书仓”平台正式投入运行,2022 年底实现了苏州市域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通借通还,截至2023 年7 月31 日,平台提供可借阅图书170 万种581 万册,共享取书点数量286 个;注册读者24 万名,借阅图书94 万册次(跨馆借阅61.3 万册次);累计节约购书经费1538.33 万元(码洋价)。2023年6 月15 日,作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e 读书”小程序上线,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资源,30 万种电子书籍、1 万种听书资源、3500 种期刊资源等供读者在线阅读。“e 读书”小程序上线以来,现用户5.22 万人,累计点击量128.4 万。项目入选2023 年度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

(2)现场借阅。苏州图书馆将自动化立体书库与现场借阅系统融合,在自动化存取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的支持下,读者可通过扫脸、扫码,自助完成办证、找书、借还等操作,从发出借阅需求,到将库内的图书输送到读者指定楼层的指定取书点只需要5~10 分钟,比起人工操作,效率提高了4~5 倍,较好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古籍数字化。自2007 年开始,苏州图书馆开始进行古籍数字化工作。一是通过数字化将古籍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单一的文本形态变成可复制、可重排、可检索的“数字化文献典籍”。目前,已完成数字化古籍1502 册,841 058 页,预计今年底完成馆藏国家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加工。同时,还建立起了包含苏州古代地方文献、馆藏珍贵古籍、苏州地区家谱及苏州文人别集等内容的“苏州图书馆古籍库”,并实现了远程登录、图文对照、全文检索、繁简字转换等功能,大大便利了读者的使用,在业界颇有影响。二是利用元宇宙、VR、AI等技术,让古籍实现可视化呈现。如:配合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文献展,苏州图书馆同步上线了VR 虚拟展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读者提供沉浸式体验。三是将古籍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古籍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的“古籍资源活化”。如:数字藏品等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探索古籍活化新可能,传递古籍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4)数字文化服务。基于智能感知和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面向用户需求,提供“文化菜单”配送和精准化服务定制与推送。数字化一批特色展览(“美丽苏州新江南”“册府千华——苏州市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风雅总持——纪念文征明诞辰五百五十周年文献展”等)。打造融媒体矩阵,结合网络直播、自媒体等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多场景下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验,如苏州图书馆“姑苏八点半”专题活动通过人民网直播,吸引近35 万网友在线观看;参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专业云认知”网络直播,带领武大学子“云参观”苏州图书馆北馆等。开通苏州图书馆微信视频号,“阅读的意义”宣传片、《家门口的图书馆》宣传曲频频出圈,今年上半年,自有新媒体点击量累计164 万。推出一批线上活动,开展“玩转图书馆视频推广活动”“你陪我长大,我为你读诗——诗歌诵读大赛”“阅读伴我成长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等。2023 年上半年,举办线上活动211 场,参与27.88 万人次。提升数字生活水平,推进数字无障碍建设,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首页新增关怀模式。苏州图书馆改版升级,使整个总分馆体系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便于读者就近使用图书馆。开展“e 阅读”读者数字素养提升活动、“阅读引领未来 数字赋能生活”主题科普活动、“阅动未来——行走的科普”活动等,切实提升读者信息素养。

3 结语

未来,苏州图书馆将根据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支持公众终身学习”的功能定位,深入推进图书馆全面数智化引领转型升级,实现从日常事务型向专业智慧型升级、基础服务型向品质塑造型升级、人力密集型向知识创新型升级,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知识服务新业态,让更多市民读者享有更加丰富、更高质量、更为便捷的知识服务,推动苏州图书馆整体迈向智慧城市时代。

猜你喜欢
书库苏州图书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人梯书库”丛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