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期河北省冰雪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3-03-21 06:45孙玉龙董建明
体育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冰雪竞技

孙玉龙 董建明

(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张家口学院冰雪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近年来,河北省冰雪产业实力增强明显,冰雪竞技水平、冰雪旅游经济、冰雪装备制造以及冰雪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在快速发展[1],主要表现在冰雪运动开展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软硬件水平呈现跨越式发展,参与冰雪运动群众的人数迅速增加,开展冰雪运动的校园和基地不断增多,冰雪运动类型日益丰富,冰雪竞技运动水平快速提升,围绕冰雪开展旅游的地域开发迅速,冰雪运动产业方兴未艾。特别是在北京冬季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契机下,张家口作为雪上项目的主要承办地之一,其冰雪场地、设施、环境等资源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在此影响下,河北省冰雪运动发展机遇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河北省在各项冰雪工作有序开展过程中却遇到了冰雪人才短缺和培养的瓶颈,从事冰雪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因而,后奥运时期如何破解该难题,加强冰雪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河北省冰雪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1.1 冰雪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河北省冰雪运动已经逐步走上快车道,随着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建设等为核心的冰雪产业链发展体系的全面展开,冰雪人才需求数量日益增加,人才需求旺盛的同时却凸显出人才供应短缺的困境,人才供求矛盾便日益凸显。近年来,河北省找准突破口,通过构建体教结合的学训体系,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建立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发挥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社团俱乐部和企业等各类力量推动跨界合作,加强冰雪人才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构建冰雪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开展跨区域联合办学,成立雪上运动培训联盟,建立冰雪产业校企合作机制等途径培养冰雪人才,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地推动了河北省冰雪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了人才培养发展速度[2]。然而,这些举措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有个别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还仅限于个别体育或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培养体系,没有发挥起省内更多具有相关专业资源的高校和企业优势及合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力度,冰雪人才培养种类还相对单一,特别是冰雪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距离人才需求的目标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1.2 地区冰雪运动教育人才供需不均衡

目前,河北省除了冰雪场馆、雪场等设施开发及运营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外, 专业冰雪运动教育人才也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够均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张家口市拥有相关资质的冰雪运动教育人才数量较多,就业已经开始存在一定的竞争性,而保定、邯郸等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冰雪场馆的教练员则供不应求。冰雪运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张家口和石家庄市不论是在冰雪文化传播、冰雪赛事举办、冰雪校园活动开展以及冰雪人才培养方面都相继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在冰雪专业人才培养、冰雪特色校、冰雪基地建设上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市,这与两市所具有的地域、高校资源、政策倾向性等优势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1.3 不同类型冰雪人才需求差异明显

总体上,河北省对于不同冰雪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而言,压雪车司机、造雪工、缆车工、索道工、制冰与维护等冰雪工程技术性专业保障性人才需求较多,缺口较大。这类人才对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目前主要靠传统方式下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大中专院校因大多数学校普遍还不具备实习实训条件,因而进行专业培养的还较少,加之培养周期又比较长,因而培养的单位和数量还相对较少,供需矛盾较为突出[3]。而对于冰雪运动教育方面的教练员、培训指导员等人才需求相对其他专业人才则好一些,原因是近年来河北省体育院校逐步开始增加该方面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充实到冰雪人才队伍中,从而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该种人才不足的现状。

1.4 联合办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联合办学进行冰雪人才培养的模式值得推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在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政策的有利条件下,充分利用京津冀高校优势资源,建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高校合作平台,加大河北省冰雪专业人才培养力度[4]。河北省通过联合办学进行冰雪人才培养还刚刚起步,处于初步尝试性阶段,整体运行还仅限于省内个别院校与国内外相关院校或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缺乏在京津冀发展背景下整体构建冰雪人才培养的省内外一体化联合办学模式,还未形成全省统一规划及运作布局,没有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较大规模体系。

2 河北省冰雪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制定冰雪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建构金字塔式冰雪人才培养体系

冰雪专业人才与其它项目人才相比,专业性要求较高,培养周期相对较长,要想解决冰雪人才短缺困境和可持续发展布局,必须由政府部门统筹规划,构建金字塔式、多元化的冰雪人才培养长远规划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运行机制。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站在冰雪人才培养大格局的角度,逐步建立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思路与人才需求相吻合,将人才培养列入人才需求发展规划,着手现在,着眼未来。具体体系可归结为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一条主线:既以冰雪运动发展为核心,围绕河北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全方位考虑冰雪人才培养规划。以冰雪人才需求为导向,即在冰雪产业服务人才、冰雪竞技运动人才、冰雪运动教育人才、冰雪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需求上找准突破点和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地分类培养。以人才培养为主线,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链,其中以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为塔基,其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培养基地中来,为日后的冰雪运动开展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作为培养冰雪产业和建设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专门性技术人才的主要部门机构,因而应充分挖掘各部门的有利资源和力量,为复合型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助力;国际合作办学作为塔尖,主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包括高层次冰雪管理人才、产业人才及教育人才等。

其次,应构建起立体式、全方位的长效工作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应在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下成立冰雪人才培养机构,统一整体规划人才培养布局,在此基础上,统筹协调国际友好合作单位、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各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做好各方人才培养定位。形成由青少年培训基地——社会培训组织——挖掘高校资源——国际合作办学等上下联动,齐头并进,多方协同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布局和机制,逐步建立起规范的人才培养制度,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机制纳入人才培养轨道。同时建立起常态化的协调沟通及推进机制,努力实现各培养方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2 建立高校冰雪人才培养联盟,构建冰雪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河北省高校冰雪人才培养联盟,整体规划构建冰雪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挖掘各类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协同发力,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河北省冰雪复合型人才短缺困境。依托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冰雪管理与冰雪营销人才,依托英语专业培养冰雪翻译人才,依托旅游专业培养冰雪旅游人才,依托医学专业培养冰雪救护人才,依托体育院系培养跨项冰雪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等等。比如,依托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学院等经济管理类院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工程类院校,通过增设冰雪产业相关课程、与国内外高等学校及社会组织合作共建等方式,培养冰雪场馆运营管理、装备制造研发、赛事组织管理、冰雪专业开发等各类人才,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依托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及张家口职教中心、承德职教中心等教学资源和各大冰雪场馆,有计划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造雪师、制冰师、器材师、竞赛辅助器具维修维护等技能人才[5];依托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等河北省各体育院系,通过逐步增设冰雪运动课程,培养滑冰、滑雪、冰球等相关项目的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等专业人才。此外,在河北省冰雪运动大好发展前景及利好政策的引领下,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联合办学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调动省内高校冰雪人才培养方面优势资源与国内外相关院校或部门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联合办学一体化规模体系。

2.3 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多元化冰雪人才培训模式

在政府主导下,整合社会多方资源或成立社会培训组织联盟,构建起由基层人才直至高端层次人才的多元化冰雪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第一,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冰雪教育培训,进一步降低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冰雪体育的门槛,放宽准入,分批培养基层冰雪体育教育人才。第二,加快推进冰雪体育项目协会的实体化进程,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冰雪运动类学会、研究会、俱乐部等社会团体组织,使得各种冰雪团体能够围绕培育发展冰雪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第三,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委托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冰雪管理和服务人才培训班,培养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安全救护、滑雪教学等各类冰雪专业人才。第四,加强与国际培训组织或院校的合作,不断提升冰雪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比如,积极寻求与挪威、芬兰、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挪威、奥地利等冰雪强国城市间的友好往来,加强与其体育联合会、院校、培训组织或是体育单项组织等进行合作,采取联合办学、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师资支持学生交换学习等模式,通过举办雪场运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不同主题的培训班,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冰雪人才培养高地。邀请其体育单项组织、赛事组委会等专业团队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赛会组织、场馆运营、志愿服务等教学培训,以弥补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的短板。此外积极谋划建设张家口国际滑雪学院,建立健全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与相关制度,培养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相关人才,提高省内冰雪人才自身造血功能。第五,创新培训方法手段。注重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先进技术,积极开发线上冰雪教育培训系统,组建冰雪培训专门网站和公众号等,在此基础上开办,、,网络直播课、微课和慕课堂等形式的在线培训。鼓励支持冰雪运营场馆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合作,联合开展冰雪运动培训,共同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6]。

2.4 扩充校园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和特色校规模,加大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青少年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不仅涉及到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普及程度,而且还关系到我国未来冰雪竞技运动的发展水平。因而,第一,认真落实《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构建各年龄段冰雪教育培训机制,将冰雪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制定冬季运动教学计划。同时鼓励各地开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第二,应大力开发青少年培训市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青少年接受校外冰雪运动培训,大力支持学校与滑雪场、滑冰馆、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培训机构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冬季运动技能课程。支持市、县建立青少年冰雪运动体校,挖掘和培养具有冰雪竞技运动天赋的苗子,夯实冰雪竞技运动人才基础。第三,积极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打造青少年冰雪竞技运动联赛体系,激发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7]。

2.5 提升冰雪文化和产业影响效应,加大冰雪人才引进政策力度

不断推进冰雪文化产品及产业开发力度,通过影响效应,提高知名度,吸引关注度。首先,在冰雪文化产品方面可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多元化产品。比如,冰上太极,冰湖龙舟,雪地狩猎,冰雪温泉养生,冰上杂技,冰雪综艺,冰雪音乐节,冰雪摄影,冰雪影视等等系列冰雪文化活动。丰富的冰雪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势必会进一步掀起冰雪运动的热潮,形成浓重的冰雪运动文化氛围。其次,加快冰雪产业发展速度,引进更多知名企业参与冰雪投资和建设,提高冰雪企业知名度,吸引冰雪人才加入其中。此外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广纳冰雪良才。出台系统完善、政策优惠、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配套方案。在人才引进方式上,除了正常的人才引进外,还可采用灵活的“柔性引进”方式,通过聘请咨询、讲学、技术合作、兼职、短期聘用、承担项目与课题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

2.6 引进与走出相结合,弥补冰雪竞技人才短板

河北省冰雪运动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薄弱,冰雪竞技人才还尤为匮乏。建设冰雪运动大省,需要尽快补齐冰雪竞技人才短板。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思路是弥补河北省冰雪竞技人才不足、提高训练比赛水平的重要途径。河北省既可以从北京、东北地区引进冰雪竞技人才,也可以从国外引进高水平教练员,采用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政策。除引进所需要的关键人才,也可通过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方法。近年来,河北省也正在积极尝试通过与其他省市、院校共建高水平运动队、加强人才培养合作等方式提高竞技冰雪运动水平[8]。此外,举办大型的国际性冰雪竞技运动赛事,通过赛事扩大影响力,从中发现并吸引更多竞技冰雪竞技人才。在竞赛的同时,可邀请国际知名冰雪专家进行讲座或者举办冰雪研讨会,汇聚更多国内外冰雪竞技人才,从而在活动交流过程中发现人才,同时可采用灵活的方式签订聘用合同,也可召开小型招聘会招聘优秀人才。

3 结语

随着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结束,河北省冰雪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好地做到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平衡好冰雪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关系。人才培养是基础,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多元培养主体的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定位,开阔视野,建立整体战略布局,在人才培养规划、机制、体系、联盟、模式等构建以及人才引进和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弥补问题短板,进而促进区域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冰雪运动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冰雪竞技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竞技精神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花与竞技少女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冰雪幽默来袭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