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加强套期保值全流程管理的思考

2023-03-22 04:44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2期
关键词:套期保值管控

温 杰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难度高、责任大。近几年,在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利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企业数量正逐年增多,2019年和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公告数量分别为550份和750份,2021年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2022年上半年,共有85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套保业务保证金额度的规模也不断提高,从侧面反映出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叠加时,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日益凸显。通过期货市场转移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以风险为导向,科学运用衍生工具对冲市场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稳健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课题。

一、套期保值的相关理论概述

套期保值(hedging),又称“对冲”,指交易人在买进(或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 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是一种运用期货工具转移现货价格风险,降低现货经营风险的方法。企业通过在期货市场上持有与现货市场交易方向相反、交易数量相当的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形成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相互补偿和冲抵,以避免或减少价格不利变动带来的损失。

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将金融衍生工具描述为:“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价格指数决定”。套期保值本质上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转移的方式,即通过调整头寸控制风险敞口规模,通过对冲来规避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及外汇风险等特定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方法。规避风险并不意味着交易本身不存在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的涨跌同样会形成损益,但套期保值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期货市场上的单边盈利。理论上,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现货及期货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手段,在期货市场建立与现货市场“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头寸,在两个市场中进行反向操作,在现货与期货市场之间建立对冲机制,从而实现盈亏相反,体现风险互相抵消的效果,降低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达到平滑企业利润的目的。

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多采取“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辅助生产经营者进行产能或库存调整、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生产经营者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可以锁定生产成本,使生产经营活动免受价格波动的干扰,实现预期利润。

二、我国套期保值的监管历程

从套期保值监管历程来看,金融衍生品业务一直作为“高风险业务”被规范和要求,国有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既要接受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监管,又要受到期货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约束。监管要求中,最核心的就是合规性及风险防范。

2001年5月24日,证监会、国家经贸委、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首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业务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证监会颁发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同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奠定了套期保值合规管理的核心内容。此后,共31家国有企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但自2007年起,证监会停止批准新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

2009年3月24日,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首次阐述了中央企业合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管理的要素:即业务资质、期货操作性质、日常风险管控与报告与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守套期保值原则”“切实有效管控风险”等七项具体要求。2009年末,重新向一些企业授予了从事境外期货业务资格。

2010年,国资委印发《关于建立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临时监管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实行备案制并执行评议核准制,再次强调“严守套期保值原则,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的相关要求。

2015年,国资委取消了中央企业境外商品衍生业务的事前核准事项,改为由中央企业董事会或有关决策机构决策核准本企业的衍生业务;但仍对中央企业境外商品衍生业务实施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并重申严格遵循套期保值原则的要求。

2020年,国资委总结近十年经验,广泛调研并征求意见后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8号文”)。与此前的监管制度相比,8号文仍坚持“从严管控”原则,首次强调严把“入口关”“规模关”“操作关”,并从六个方面细化了管控环节及标准。

2021年,国资委印发《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8号文的相关要求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主要在强化业务准入审批、加强年度计划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严格备案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严格的要求,操作性更强。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下简称“期货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期货法统筹考虑了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充分吸收二十国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达成的加强衍生品监管的共识,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确立了单一主协议、终止净额结算、交易报告库等衍生品交易基础制度。

三、套期保值全流程风险管理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国内外企业在金融衍生市场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巨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质疑和疏远。但严重损失主要是因投机或违规操作导致,再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放大了风险。企业要想运用好衍生工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必须将风险管控作为开展套期保值的前置条件及保障公司经营安全的重要工作。

(一)套期保值管理的基本原则

1.集中管理原则。由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进行准入审批,并对其业务情况进行监控,围绕“全面覆盖与重点督导两手抓,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两手硬”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系统化的管控。

2.前中后台分离制衡。企业应按照职责分离原则设置组织机构及岗位,各岗位应职责明确,相互独立。最好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在套期保值中的相关职责及权限,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最基本的职责划分应当包括:套期保值交易权应与签约权、资金调拨权职责相分离;除结算和资金调拨外,交易、会计核算及风险管理职责相分离。

3.分级授权管理原则。企业可结合业务实际,对决策、交易、签约及资金调拨等程序进行分类分级授权,并留存完整的授权文件备查。授权文件应明确授权的人员、事项、限额与时限,并关注授权内容中的不相容职务和牵制职能的有效性。

(二)套期保值全流程管理的基本框架

1.PDCA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 查)和Act(处理),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普及,又称为“戴明环”。PDCA将管理工作分为“作出计划、计划执行,检查执行效果、改进及标准化”四个阶段,各阶段不独立运行,相互联系,通过四个阶段的自循环,甚至推动上下层级的循环,能够使管理工作系统化、条理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循环,推动管理水平良性循环及螺旋式上升。

2.基于PDCA思想的套期保值管理基本框架

基于PDCA管理模式实施全流程管理实践,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套期保值管理体系,其基本框架包括总体控制层面及活动性控制层面。

总体控制层面,主要体现为建立组织保障及制度基础。首先,合理的组织架构是进行风险管控的有力保障。集团总部须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对套期保值进行统筹、专项管理,制定管理的政策、原则,并监督下属操作主体在总部批复的范围内开展相关业务,对其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及检查;同时,由法律、审计部门分工协同,形成横向联动。最后由总部相关部门、操作主体风控部门及风险监控岗形成矩阵式的组织保障,进行动态监控及日常跟踪,落实过程管控、期现一体化的评价等。其次,扎实的制度体系是有效推动风险管控的基础。由总部制定基本制度,明确根本性要求及管理标准,操作主体以总部制度为纲领,根据业务需要,逐层建立不同颗粒度的管理细则、操作手册等,形成制度体系。同时,应统一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体系及内控标准。内控体系以风险管理为起点,与公司制度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有机融合;内控标准以“做事”为主线,以流程梳理为基础,识别重要风险点,对标业内最佳实践,明确关键控制要求,固化控制标准,完善操作程序,厘清管理边界,明晰监督权责,形成统一、可遵循的内部控制“红宝书”,以有效内部控制督促自我约束。

活动性控制层面,基于PDCA思维,建立一套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即“事前充分计划、事中控制执行、事后检查改进”的管理闭环,并通过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1)事前充分计划,做好源头管控

资质准入及制定年度计划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约束性,是提升风险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具体体现为严格把关操作主体的业务资质及年度计划,分别解决“能不能做、做什么品种”“做多少、怎么做”的问题,从源头上遏制投机动机。

业务资质方面,主要是严格审查开展相关业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风险敞口的类型、规模、业务品种;制度与内控完善性与有效性、风控体系健全性;机构、岗位设置合理性及相关人员经验素质;财务承受能力适应性等。年度计划方面,督导操作主体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以经营计划为依据,设定实货经营规模、保值规模、净敞口限额、风险损失限额或时点最大净持仓、止损线,同时明确资金占用规模、保值策略等。

(2)事中控制执行,落实过程管理

一是建立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根据年度计划及市场情况制定保值方案、风险预案,并规范审批程序。例如结合风险管理人员意见并经期货及实货业务主管领导审批后严格执行,选择合适的时机操作下单。禁止企业一把手直接操刀业务,杜绝交易决策的随意性及“一言堂”。

二是设定核心风险指标,做好日常跟踪。每日监控持仓规模、浮动盈亏、平仓盈亏、期实货合计盈亏、保证金等关键指标变化情况,核查交易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套期保值原则,是否符合年度计划、保值方案及交易指令;在跟踪的基础上定期总结,优化策略方案,降低保值成本。

三是加强资金管控及预测,对保证金专项管理,规范资金划拨和使用程序,动态开展压力测试及风险评估。严格履行保证金追加审批程序,禁止以个人账户(或个人名义)进行相关操作。

四是完善对账机制及监控报告体系。对账机制包括风险管理部门核查交易是否符合具体保值方案、核对交易部门及经纪商的成交报告以及风险管理部门、交易部门及财务部门之间的定期对账;报告体系包括日报、月报、季报以及发生异常情况下的快速报告等。

五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总部、操作主体间的报告路径及数据池,规范操作流程。操作主体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充分嵌入内控要求,进行交易记录、审批及风险监控、会计结算及资金管控,覆盖业务全流程;规范信息录入的标准,定期稽核信息质量,确保数据及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总部建立监控平台,实现业务监控的全面覆盖,提高风险的监控效果和管理效率。

六是建立经纪商准入、跟踪及淘汰机制,定期对交易对手进行风险评估。明确经纪商选用标准及审批流程,对经纪商进行评估后择优使用;持续关注经纪公司相关的股权变更、对外投资、经营等各类信息,每年更新对其综合实力、服务能力评估。同时,关注交易对手特别是场外交易对家的资信、规范运作情况,对交易对手进行阶段性资信评级、动态调整信用政策。

七是强化动态监控,及时预警提示。加强宏观经济和行业研究,跟踪、分析交易品种行情,建立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掌握内外部风险信息,分析重大风险变化情况,形成风险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呈报机制;结合持仓情况、资金流动性、市场形势等,进行分级预警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持续监控和报告各类风险。

(3)事后检查改进,推动精进提升

监督检查可采取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常规业务,以强内控、防风险为出发点,编制检查模板,监督业务合规及内控执行有效性;对于出现风险事件开展的专项检查,针对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年度审计可重点关注业务制度的健全性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各类监督形成合力,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结果,举一反三,以整改促提升,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四、结语

套期保值风险管控,必须坚持集中、专业化管理,以“全过程、全链条”的力度梳理流程,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和日常监督,以PDCA为路径形成管理闭环,深化系统化的全流程管理,并以“大环套小环”形成螺旋上升式循环,持续提高业务规范性及风险管理水平,才能降低风险隐患,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助力企业稳健经营及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套期保值管控
套期会计准则变更对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研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洞鉴东风HONDA,高保值率的内涵是什么?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二手车保值率调查
套期保值业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