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03-22 08:10刘广忠综述李为民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烟酸临床试验类药物

娄 奇, 王 红, 刘广忠(综述), 李为民(审校)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SCVD)已成为当今全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血脂干预的首要靶标。即使将LDL-C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依然存在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风险。研究发现,高水平的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能预测CVE风险,是血脂干预的新靶点[2]。2021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也指出,Lp(a)水平升高是ASCVD的独立或因果危险因素[2]。Lp(a)致ASCVD风险增高的切点值,不同国家指南和共识中推荐的并不一致,常用50 mg/ml。我国发布的《Lp(a)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支持将30 mg/ml作为风险增加的切点[3],并建议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valve stenosis,CAVS)患者、ASCVD极高危人群、有早发ASCVD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直系亲属中血清Lp(a)>90 mg/dl(200 nmol/L)及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或其他遗传性血脂异常的人群中检测血Lp(a)水平。Lp(a)水平主要由基因决定,生活干预对其影响较小。《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血脂修饰降低心血管风险》[4]建议每人均需测定Lp(a)水平以确定遗传性Lp(a)水平升高[Lp(a)>180 mg/dl或>430 nmol/L]。本文从Lp(a)的切点值、检测人群及致病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高Lp(a)血症的治疗新策略,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残余风险。

1 Lp(a)及其致病机制

Lp(a)是由包含胆固醇、载脂蛋白B 100(apolipoprotein B 100,apoB 100)、氧化磷脂(oxidized phospholipids,OxPL)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样颗粒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组成,并经肝脏合成的脂蛋白,其大部分在肝脏中经LDL受体清除[2,4]。Lp(a)水平主要受基因控制,LPA基因及SLC22A2基因与Lp(a)独立相关,其中LPA基因上的rs73596816及rs7770628与ASCVD严重程度相关[5]。Lp(a)通过促血栓形成和促炎作用促进ASCVD的发生与发展:(1)Lp(a)携带LDL样颗粒,使其可以渗透到动脉壁并促进巨噬细胞的浸润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6];(2)Lp(a)具有与纤溶酶原结构相似的Apo(a)结构,通过抑制纤溶而发挥促血栓形成的作用[7];(3)Lp(a)结构中的OxPL通过诱导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的促炎信号转导,引发动脉炎症反应及脂质沉积等[8]。近期有研究发现Lp(a)可促进瓣膜与血管钙化,但目前机制尚不清楚。Lp(a)含有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成分,可能比LDL-C样颗粒更易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2 Lp(a)水平与ASCVD的关系

Lp(a)水平升高是多种ASCVD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CAVS等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研究显示,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即使LDL-C水平达标,但高水平的Lp(a)依然会增加CVD风险,并且Lp(a)水平升高与CVD风险增加呈显著正相关[9]。遗传学分析发现,高水平的Lp(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发现,血清Lp(a)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4]。Lp(a)也是CAVS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Lp(a)升高可增加12%~16%冠状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的风险[10]。通过对220例主动脉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外周血Lp(a)水平的监测发现Lp(a)水平的升高与CAVS进展相关[11]。Lp(a)水平的升高可加快主动脉瓣狭窄及钙化,并增加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险[12]。Lp(a)水平升高也是家族性FH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增强因素。研究显示Lp(a)水平是FH患者发生ASCVD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13]。研究发现,Lp(a)水平升高与糖尿病患者ASCVD事件增加显著相关[14]。一项研究发现,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CVD患者中,Lp(a)水平升高带来的相关心血管风险进一步增加[15]。因此,降低Lp(a)水平对预防ASCVD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3 高Lp(a)血症的治疗

3.1他汀类药物及依折麦布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线用药,但对Lp(a)水平的影响存在争议。研究发现,FH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2个月后,Lp(a)水平从基线的66.4 mg/dl增加至97.4 mg/dl。他汀类药物甚至会升高Lp(a)水平,其具体机制不明[16]。201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AHA血脂指南建议在ASCVD中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中,当Lp(a)水平≥50 mg/dl(≥100 nmol/L)时启用中到强效他汀类药物治疗。Lp(a)水平升高患者仍然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因为其能降低CVE的发生率。研究发现依折麦布可能通过抗炎作用降低Lp(a)水平。荟萃分析提示,与安慰剂比较,依折麦布单药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p(a)水平7.06%(P=0.005)[17]。但也有研究发现,依折麦布单药或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均不会降低Lp(a)水平[18]。因此,依折麦布能否被用于降低Lp(a)水平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3.2烟酸及其衍生物 研究发现,烟酸可使Lp(a)水平降低25%~40%[19]。烟酸降低Lp(a)水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poB 100的降解有关。但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烟酸并未降低Lp(a)升高患者的CVE风险,反而会增加CVE风险,如增加肌病、血糖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降低尿酸排泄等[20],因此不推荐烟酸用于降低Lp(a)水平的治疗。阿昔莫司是一种烟酸类衍生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烟酸。研究发现,阿昔莫司可有效降低Lp(a)的水平,从而降低CVE发生率。由于现有研究数据有限,该药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研究。

3.3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 目前上市的PCSK9抑制剂包括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种药物治疗24周均能够降低Lp(a)水平达20%~30%,同时降低CVE的发生率,并且Lp(a)基线越高,CVE风险降幅似乎更大[21-22]。PCSK9抑制剂降低Lp(a)的机制可能与抑制Lp(a)的生成有关。但CVE风险降低是否完全源于Lp(a)的降低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提示,Lp(a)绝对值降幅在65.7~100.0 mg/dl之间才能产生临床意义上的CVE风险降低[23]。《Lp(a)与CVD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指出,ASCVD患者Lp(a)水平≥30 mg/dl,联合他汀和依折麦布使用LDL-C水平达标后再加用PCSK9抑制剂[3]。但现有证据不足,暂不推荐以降Lp(a)为首要目的应用PCSK9抑制剂。

3.4脂蛋白血浆置换(lipoprotein apheresis,LA)疗法 LA是一项从血液中去除Lp(a)的物理技术。研究显示,LA后即刻检测Lp(a),Lp(a)降幅为60%~70%,1周内降低可达35%[24]。研究发现,定期接受LA的患者可显著降低CVD的发生风险,与治疗前相比,LA治疗后CVE发生率平均减少80%[25]。英国心脏病相关指南建议Lp(a)>60 mg/dl且LDL-C在药物治疗后仍显著升高者可考虑LA治疗[4]。由于LA费用昂贵、操作复杂、开展中心有限等局限性,因此一般不用于常规治疗Lp(a)水平增高患者。《Lp(a)与CVD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也不推荐其用于常规高Lp(a)患者的治疗[3]。

3.5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疗法 mipomersen是以apoB为靶点的ASO。Meta分析显示,使用mipomersen 6个月,可使Lp(a)水平降低26%,同时能够降低CVE的发生率[26],但该药物具有肝毒性,因而并不适用于常规降脂治疗。AKCEA-Apo(a)-LRx是以Apo(a)为靶点的ASO,其通过沉默Apo(a)的基因表达,抑制Apo(a)的蛋白合成,降低外周血中Lp(a)的水平,是目前最有希望获批用于降低Lp(a)的疗法。Ⅰ期临床试验证明了该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Ⅱ期临床试验证明了该药物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单纯高Lp(a)血症患者的Lp(a)水平有效率达80%以上。研究还发现AKCEA-Apo(a)-LRx能够将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高Lp(a)血症患者的Lp(a)水平降至50 mg/dl。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pelacarsen对Lp(a)升高患者心血管影响,该研究是全球首个针对Lp(a)升高患者的心血管终点研究[6,27]。与他汀类、烟酸类、PCSK9抑制剂、LA等疗法相比,pelacarsen能将Lp(a)降低到风险阈值以下,有望成为靶向强效降低Lp(a)并带来心血管获益的药物。

3.6小干扰RNA(siRNA)药物 AMG 890/ARC-LPA是以Apo(a)为靶向的siRNA药物,其针对编码基因LPA。2020 AHA会议公布的AMG890 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AMG890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显著降低Lp(a),9 mg的剂量即可降低患者的Lp(a)水平达90%,并且疗效持续时间长达3~6个月,有望实现每季度或半年给药一次[28]。目前olpasiran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将于2023年结束。inclisiran是以PCSK9为靶向的siRNA药物,能够与编码PCSK9蛋白的mRNA结合从而抑制PCSK9的产生,降低LDL-C水平。Ⅰ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物能够降低PCSK9水平达84%,LDL水平达60%,且临床安全性较好。Ⅱ期临床试验(ORION-1研究)提示该药物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Lp(a)水平14%~25%[29]。SLN360是另一种以Apo(a)为靶向的siRNA药物。SLN360的Ⅰ期对照双盲试验,纳入了32例血清Lp(a)浓度≥150 nmol/L且CVD的患者,接受安慰剂或单次皮下注射SLN360(30 mg、100 mg、≤300 mg、≤600 mg)治疗,随访150 d。评估SLN360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SLN360在32例受试者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仅在注射部位观察到轻度不良反应。同时,研究观察到SLN360可降低Lp(a)水平达46%~98%,且呈剂量依赖性,药效可持续至少150 d[30]。但该研究仅对32例受试者进行了150 d的随访,其Lp(a)水平较低,因此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进一步评估。

3.7其他降Lp(a)药物 E06是从一种转基因小鼠中提取的OxPL抗体,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该类药物可能具有减少Lp(a)中OxPL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31],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研究发现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的抑制剂lomitapide(10 mg/d)能够减少Lp(a)17%,但是具体机制不详,可能与抑制apoB 100的合成有关[32]。Sahebkar等[33]研究发现,贝特类药物可适度降低Lp(a)水平。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抑制剂可将Lp(a)浓度降低20%~40%。但CVE风险仅降低1%[34]。由于缺乏临床有效性,该类药物研究已停止。贝特类药物及CETP抑制剂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项研究发现鹅去氧胆酸能够通过抑制肝脏LPA基因的表达来降低Lp(a)水平[35],但研究样本量小,药物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确定。因此这些降脂药物均不宜应用于治疗高Lp(a)血症。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使用雌激素以及孕酮替代治疗可降低Lp(a)水平24%[19],但是该疗法是否能够减少CVE的发生率并没有证实。有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类似物eprotirome与他汀或者依折麦布联合治疗情况下能够降低Lp(a)40%。但由于该药会引起肝损伤,因而研究终止[36]。MGL-3196是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β的激动剂,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该药物能够降低apoB 24%[37],对Lp(a)水平影响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因此,雌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类似物目前还不宜用于降低Lp(a)水平。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等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38]。RESCUE Ⅱ期临床试验发现,抗炎药物ziltivekimab 7.5 mg、15 mg和30 mg治疗12周,Lp(a)水平分别降低16%、20%、25%。ziltivekimab总体耐受性良好,正在进行的ZEUS试验将评估其对CVE的影响[19]。该药有潜力成为第一个能够降低伴有ASCVD和炎症的高Lp(a)患者降低CVE的疗法。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tocilizumab能够降低Lp(a)41%,机制可能与IL-6诱导的Lp(a)转录被抑制有关[39]。在针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单次使用tocilizumab后,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Lp(a)水平并没有明显降低[40]。因此IL-6抑制剂类药物在非RA患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不适用于临床降低Lp(a)水平。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与Lp(a)水平降低20%相关[41],然而其对Lp(a)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明确,并且目前尚无针对高Lp(a)的适应证,因此阿司匹林也不适用于高Lp(a)血症的治疗。

4 结语

高Lp(a)水平是ASCVD的遗传风险因素,因此降低Lp(a)水平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而生活方式干预和已获批的药物均不能显著降低Lp(a)水平,且目前尚无特异性降低Lp(a)水平的药物获批。降低Lp(a)水平的疗法,包括烟酸、mipomersen、LA等,因不可耐受的副作用以及高昂价格,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他汀等其他常规降脂药物、雌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类药物、IL-6抑制剂及阿司匹林等在降低Lp(a)水平上缺乏安全性及有效性。PCSK9抑制剂虽能有效降低Lp(a)水平及CVE的发生率,但现有临床证据不推荐单独用于降低Lp(a)水平。ASO药物pelacarsen可以有效地降低单纯高Lp(a)血症患者的Lp(a)水平高达80%,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降低Lp(a)水平。siRNA药物如olpasiran、inclisiran及SLN360等有望在未来成为降低Lp(a)水平及CVE发生率的又一安全、有效的药物。这些新的治疗药物将有助于降低残余风险和减轻全球ASCVD负担。

猜你喜欢
烟酸临床试验类药物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以5-氨基烟酸为配体的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
烟酸与糖尿病风险
烟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
烟酸受体GPR109A介导的烟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