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本视域下塑造科学家形象
——以湖南日报《长沙院士“一桌菜”》系列报道为例

2023-03-22 16:21杜立曹辉
传媒 2023年3期
关键词:长沙院士科学家

文/杜立 曹辉

2022年5月22日至5月31日,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携手隆平高科技园策划推出《长沙院士“一桌菜”》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秉承着科学与民本相交融的理念,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将长沙农学领域院士的科研之路融汇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一桌菜之中,该报道一经推出便获得广泛影响,全网点击量近5000万次,使8位院士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文立足于报道主题、新闻叙事、案例发掘三个方面,探析《长沙院士“一桌菜”》如何在民本视域下塑造科学家形象。

一、报道主题的二元融合

一个全面而凝练的主题是报道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在报道主题中平衡民本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权重,如何在微观视角与宏观格局中提炼主题,这是在民本视域下塑造科学家形象的关键。采用唯民众化视角会削弱报道主题的深度,但精英化视角下的报道主题又难以深入人心。在微观之处提炼主题会使得报道内容落入一叶障目的陷阱,但过于宏观又会使得报道内容泛泛而谈。《长沙院士“一桌菜”》注重对报道主题的有效凝炼,有效实现了报道主题的大众与小众相融合、宏观与微观相融合。

1.科研成果与国计民生结合,实现报道主题大众与小众相融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从贫到丰、从丰到优的变化过程,人民实现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转变。这层转变的背后离不开农业科学家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突破。《长沙院士“一桌菜”》将8位院士的科研之路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相结合:致力于人人都能吃饱饭的袁隆平、让爱辣人士食指大动的邹学校、为老百姓餐桌添上一条放心鱼的刘少军、让老百姓吃上安全美味猪肉的印遇龙、致力于人民吃好油的官春云、服务于“饭后一杯茶”的刘仲华、把柑橘吃出新花样的单杨、帮助农民高效除草的柏连阳。《长沙院士“一桌菜”》的主题着眼于8位院士在农学领域的科研成果,落脚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一桌饭菜,既彰显了求真探索的科研精神,又展现了以民为本的人文关怀。

2.小切口大主题,实现报道主题宏观与微观相融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个大主题。在分众化传播不断加深的今天,一个高腔难以唱遍天下,必须找准一个小切口,于小切口处凝练大主题,方可构建一个“窥一斑而知全貌,观滴水可知沧海”的专题报道。《长沙院士“一桌菜”》并不急于呈现粮食安全这个宏大主题,反而聚焦于老百姓的日常饭菜之中,粮食安全具象到每一个人便是一饭一菜都有保障,而长沙的8位农学院士则是致力于为这份保障添砖加瓦。《长沙院士“一桌菜”》将文本中的科学家形象融入到这个关系国之根基的宏大主题之中,科学家们的科研之路既是数十年来中国人民饮食环境变迁的反映,同时也是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映射,明面上写的是吃饭吃肉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情,背后谈的是“民为国基,粮为民命”的大主题,既与老百姓日常水乳交融,又与时代背景同频共振。

二、新闻叙事的“三化”表达

在《长沙院士“一桌菜”》中,科学家是被文本所表述的“他”者,要想让科学家的形象能够引起共鸣,就必须通过新闻叙事拉近“他”者与读者的距离。随着网络媒介的蓬勃发展,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仅仅通过列举学术成果难以在当代读者心中构建一个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相反其套路化、平面化、程式化的叙事方式会引发读者抵触,使得宣传效果大打折扣,《长沙院士“一桌菜”》通过平视化、场景化、轻量化的叙事风格打破传播壁垒,拉近报道对象与受众的距离。

1.平视化叙事拉近科学家与读者距离。在去中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受众的关系日趋平等,说教式的新闻会令受众敬而远之,平等视角下塑造的人物形象会更易于传播。《长沙院士“一桌菜”》将平等视角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作者与“他”者的平等关系,不会因为报道对象的科学家身份而将其拔高,而是以求真务实的心态记录8位院士的科研道路;第二层是作者与读者的平等关系,不会站在科学家的肩膀上俯瞰普通民众,而是以对话的姿态向读者阐明8位院士的研究成果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场景化叙事深化科学家形象。在新闻文本中构建场景可以提升传播的关联度与可信度,通过场景共鸣进一步深化人物形象。《长沙院士“一桌菜”》为塑造和传播科学家形象构建了两个场景:科研探索场景与科研成果应用场景。这两个场景均在民本视域下展开,《长沙院士“一桌菜”》开篇讲述袁隆平的寻稻育稻之路,他肩负着为人民消除饥饿的使命,将毕生的经历挥洒在这条道路上,读者追忆袁隆平的科研探索之路体悟其人民情怀;寻稻育稻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契合人生之路上的幽谷高山,读者从中感悟到唯有奋斗,坎坷曲折之路方能变坦途,感怀共情油然而生。《长沙院士“一桌菜”》每一篇都设有菜单环节,用以展示科研成果的应用,如在“养猪院士”印遇龙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份菜单描述:“红烧肉、咕咾肉、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回锅肉、小酥肉、东坡肘子、猪头肉……猪肉菜谱长长长,撑得住场面、镇得住吃货”,生活化的场景削弱了读者与文本人物的距离感。

3.轻量化传播扩大报道影响。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传递日趋碎片化,体量小、信息浓缩度高的新闻更易于传播。一是《长沙院士“一桌菜”》做到了结构的轻量化。专题共设有四个板块:“院士名片”以学术语言介绍院士履历,“菜单”以生活化语言介绍科研成果,“正文”以旁人视角探寻科研之路,“院士寄语”以长者身份劝勉青年学者。每个板块各有侧重,降低了信息接收门槛,让读者第一时间掌握重点。二是做到了文本容量的轻量化。抛弃了以往的长篇大论,在叙事时删去繁枝末节,对最能引起共鸣、与民生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进行重点表现,节省了用户的阅读时间。三是做到了叙事语言的轻量化。《长沙院士“一桌菜”》大量采用白描手法,将复杂的科研难题进行通俗化处理,突出事物中的核心矛盾与本质特征,便于受众在阅读时快速理解和接受。

三、人物案例的三重发掘

要想在老百姓的心中塑造一群鲜活的科学家形象,单从学术层面对案例进行发掘是远远不够的。《长沙院士“一桌菜”》从人物背景、科研经历、人民底色三个方面对8位院士进行了深度发掘。

1.发掘人物背景,昭示理想情怀。科学探索的热情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长沙院士“一桌菜”》注重对人物背景的发掘,向读者展现每段科研历程最质朴的源头。“水稻院士”袁隆平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饥荒刺痛了他,促使他埋头加速粮产研究;“油菜院士”官春云回忆那段缺油岁月仍心有余悸,正是在那时,他就立志要把油菜研究好;“除草院士”柏连阳经历过每天放学后下田徒手拔草的疲惫,目睹过因病虫草害暴发导致颗粒无收后全家人的心酸,年少的他心中立志要学习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理想主义的花,绽放在这些心忧百姓疾苦的科学家身上。通过对人物背景的发掘,让读者认识到这些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感受到这些科学家的理想情怀。

2.发掘科研经历,彰显真理追求。《长沙院士“一桌菜”》对8位院士科研经历的发掘有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激发读者对8位院士的敬意以及自身奋斗的动能,杂交水稻的培育、辣椒资源库的建立、中国茶的复兴……每个领域的探索皆非一帆风顺,浅尝辄止不会取得成绩,锲而不舍才能开辟一方天地。第二,通过介绍科研之路对读者进行简要的知识普及,此次报道过后读者对于水稻、辣椒、鲫鱼等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3.发掘人民底色,凸显血脉联系。《长沙院士“一桌菜”》中对刘少军院士有这样一段描写:“在刘少军的办公室内,毯子、枕头还没来得及收,估计忙起来睡在办公室是常事。一个泡茶壶长时间没用,已经长了霉。”这段微距描写展现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繁重的场景。诚然,科学家的工作有其特殊性,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是万千劳动者中的一员,再耀眼的成果也掩盖不了他们身上的人民底色。《长沙院士“一桌菜”》注重从生活细节发掘科学家的人民底色,在《小辣椒改变世界》一文中,邹学校每月3000多元话费给农民兄弟答疑解惑,既凸显了其个性特征以及品格上的闪光点,又显示了他们与普通民众的血脉联系。

猜你喜欢
长沙院士科学家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长沙之旅
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眼中的长沙
院士速递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