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23-03-22 18:49史万浩
学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初中语文课文

史万浩

(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展有效阅读是快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知识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积累的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紧跟新时代教育步伐,为学生提供高效的阅读教学指导。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重视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数量化,对考试频率进行分析,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巩固考试频率高的知识点,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而往往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量化”语文考试内容的方式,初期可能会提升学生的分数,但是这种提升是不能持续的。这种将语文阅读排除在外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难以实现阅读积累的目标,学生语文知识储备不足,阅读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二)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不可持续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难以长期且有效地坚持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例如,很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会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并且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计划进行阅读。但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督,再加上学生没有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渐渐地就会将阅读计划抛之脑后,甚至会放弃语文阅读。这种阅读学习不可持续的现象,影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得不到保障,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积累不够。

(三)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落后

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多,因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障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阅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例如,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喜欢让学生对一些好句好段进行反复阅读和背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但是这种反复、枯燥的阅读教学方式,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导致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兴趣受到损害,影响后续的阅读学习效果。

二、在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中高效开展阅读教学的措施

(一)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足够重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有足够的重视,这是高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当作一种爱好,对于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没有加强重视,这就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仅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兴趣”的形式进行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很难取得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阅读教学,要在阅读教学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将引导学生高效阅读当作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来抓,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真正获益。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就可能会跳过教学目标中的阅读目标,导致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整体把握。教师往往会重点讲述文中的情感表达、景物写作特点、过渡段的应用以及对三味书屋的态度等,但学生对这些问题知识的探索效果有限,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快速提升。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将“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给予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对这篇课文就有了自己的认知,在阅读中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生活中的不满意之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课文内容,强化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认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引导是学生深入掌握语文知识、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阅读指导,同时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更加重视阅读,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课程知识。

(二)制订阅读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往往采用“作业”或者“命令”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以此来保障学生每日的阅读学习活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排斥心理,高强度、高负荷的阅读学习任务也加重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阅读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制订宽松、自由的阅读计划,将“要求学生阅读”向“学生主动阅读”的方向转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

例如七年级统编语文上册中有关于名著导读的指引内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根据课本教材中的阅读要求,与学生一起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并且让学生依照这个阅读计划开展阅读学习活动。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名著导读任务主要有两个:《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这是两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更是不同时代背景的产物,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采用穿插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每天都对两部作品进行部分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两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并且对文体特征进行归纳、对比,这样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深化对两部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的认知。

基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两个月内完成《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阅读的计划,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每一天的阅读任务和阅读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的阅读计划往往更有弹性,也更愿意遵守自己的阅读计划,并且认真地加以实施。为了确保学生每天都能完成阅读计划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读书分享会”的方式,在课堂上拿出一点时间来让学生对前一天的阅读情况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对阅读过程中的感想进行积极分享,也可以向教师请教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读书分享会”是开放的,可以让学生自由畅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阅读的激情和活力,而且“读书分享会”活动也从侧面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了提醒,让学生能够自觉按照阅读计划,按时完成《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阅读任务。

初中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制订科学、自由的阅读计划,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阅读计划,让学生每天进行阅读,这样长期积累下去,学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到增强。

(三)问题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语文知识水平的不同,在阅读中的效率也不同,阅读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保障学生的阅读成效。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文章的构思脉络,从而不断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而且有很多疑难词句,因此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一些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得不是很准确,这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答疑解惑,探索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对这篇课文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结构和内容,为学生设计“文章中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这个人物描写了几件事?”“从这些事情中,你能了解到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等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准备好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有了方向,这些问题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面对“长”文章时不会产生畏惧心理,并在对这些问题的逐一解答中完成了本篇课文的深入阅读和多元认知。当然,学生在阅读中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成果不一定完全准确,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探索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和补充,使对学生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方向得到有效发展,从而实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正确方向的引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当然教师在为学生设置阅读问题时,应当掌握阅读内容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尤其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学生的阅读效率才会得到提升,学生探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在这一基础上,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深化。

(四)创新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有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用“书面”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摘抄一些好词好句,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这种单一的阅读方式,无法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甚至有不少学生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影响了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阅读形式,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如果仅仅采用书面阅读的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无法得到持续,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难以实现精读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新形式的阅读引导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的场景,编写一个以“桃花源游记”为主题的故事,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学生为了更好地对“桃花源游记”进行细致的描述,就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深入了解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中的各种场景,然后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对桃花源进行重新描述,从而编写出“桃花源游记”这个故事。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桃花源游记”故事这一过程,也是思维发散和创新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

除了这种上台演讲的新型阅读方式,教师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课文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然后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这部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产生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阅读资源,尤其是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有效改变传统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信息化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实现语文阅读学习的目标。

总之,教师应为学生开创丰富多元的阅读方式,以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采用制订阅读计划、问题引导、创新阅读形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实现阅读教学任务和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