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3-22 23:56张希荣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3年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农业生产

张希荣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经济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实现美丽的中国梦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国家层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高度的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而实施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功不可没。农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把握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原则

1)自愿性农业经济管理应当充分考虑从事农业生产民众的意愿,保证农业经济队伍的积极性,方可保证农业经济的活力。农业经济管理要从民众的基本利益出发,结合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避免农业经济管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不能脱离实际的意愿需求和生产需求,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真正准确到位。民众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并进一步增强,由此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认可度,因此注重农业经济管理的自愿原则,也是对农业经济管理过程的创新,从基层意愿、民众认可的角度出发,确保农业经济管理方向准确。2)公正性任何农业经济管理行为都要彻底公开,确保民众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有关农业经济管理的最新情况,也是保证民众权益的有效途径。创新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驱动力,若要更好地践行创新理念,就要开诚布公地展示有关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信息,保护民众对于农业经济会计核算内容的知情权,进而提升民众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任度,也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陆续推行创设优质空间[1]42。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以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过于传统,管理的形式过于单一,无法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使得农业经济的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因为农民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认识到农业经济生产的价值,大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对不高,全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较多,例如农民的生产问题、收益问题和债务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全面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解决。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缺少法律约束,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全面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农村经济在农业经济管理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更加快速的社会发展进程下逐渐显现出了明显的管理制度问题,尤其是在相对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当中,管理制度更加落后,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仍旧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跟随时代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建设效果,在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原地踏步,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人才匮乏

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推动需要人才的有效助力。但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体系存在一定的疏漏,首先部分地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并将这种意识表现在人才引进方面,引进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明显不够,导致农业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人才执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停留在较低层次,同时降低了农业经济的运转层次。这种现象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内部的要素流动。即便是现有的农业人才储备,也更加偏向于农业技术的研发以及农业产品的后续服务领域,农业经济层面的人才储备比较薄弱,进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领域的恶性循环效应,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规模难有提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当前农业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校专业完成,人才培养方向多为技术指导、产业服务等领域,对于农业经济同样涉及较少,学生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无法对农业经济建立正确的认识[2]24-25。此外,农村政府部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在吸引农业经济人才方面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发挥才能。

三、改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

由于缺乏更加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使得农业管理部门无法进行高质量的生产工作。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更加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法律体系,全面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按照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要形成高能利益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全面展现出农业经济的生产价值和工作效率。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为实现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经济管理需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进而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农业生产发展格局,同时,政府需要持续强化惠农、强农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各地农业进入平稳增长的发展阶段,但这一阶段存在的突出矛盾不应被忽视。在快速提升的农业生产能力下,主要农产品供给和粮食产量的增长较为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获得足够的动力和空间,但在农业生产面临的农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严重,以及生产成本提升、价格封顶等因素的制约下,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存在较强的农业生产负外部性,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设法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这一调整需要聚焦不合理的农产品品种,深入研究消费升级下我国民众需求的变化,民众持续提升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必须引起重视,饮食结构变化催生的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也需要设法得到关注。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存在周期长、投入高、难度大等特点,同时这类农产品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因此必须设法提升生产者的抗风险能力。相反,政策保护下的粮食生产存在较低价格波动幅度和市场化程度,因此存在较为稳定的生产收益,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更多选择种植粮食,粮食种植产量和面积大幅提升产生的严重挤出效应会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方式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设法加快果蔬、畜牧、中药材、杂粮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区位条件,围绕具备较高市场价值或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化探索,通过持续丰富农产品品类及显著提升的投入回报率,可以逐步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资源错配、结构扭曲等问题,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3]22。

(三)持续推进农业信贷,紧抓创新引擎,挖掘农村经济潜力

要想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有机联动。建成新型信用信息资料库,实现三农需求和资金融通、金融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创新农村产品和服务,对于专项农产品、地域性农产品、特定农产品发展项目等,提供季节性农业贷款,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资金需求。在必要时可以利用“银行+农户+龙头企业”的订单模式,紧抓创新引擎,推出新型农业金融产品,完善担保贷款机制,适当推出小额信贷品种,依托专门性的农村金融产品,逐步完善该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开发相关农业保险产品,依托农信社和小额贷款公司,提高农村居民贷款积极性,并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的同时,激发农村居民提升自身创新创造活力,分散农村金融风险,逐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有效解决金融供需失衡问题,挖掘农村经济潜力,持续推进农业信贷。探索新的信贷模式,完善农村信贷工具,建立相应风险补偿机制,尝试利用林地、宅基地、农村土地进行抵押贷款,推出消费、生产等不同信贷产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供给环境,为经营主体担保增信。从而加大三农扶持效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加强监管,降低风险,依据相应政策法规,将高风险转化为可控风险,最终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四)进行多元化服务组织的建设

多元化服务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降低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在进行多元化服务组织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除了要加强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加强对服务组织的建立与完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研机构的建设,方便对肥料以及种子等内容进行研究,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以此来确保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了将科研成果能够进行良好的转化,地方政府也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明确它的重要意义,参与到其中,一同实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设工作。

(五)注重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要对农业资源的特色化与个性化予以重视,按照市场的需求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价值,在农业资源利用工作中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注重农业结构多元化与特色农业的发展,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的形式。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同时要有大局观,从整体农村经济发展利益出发,兼顾多方利益、统筹农村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与发挥农业资源的价值。要坚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前提,让农村资源配置方式得到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在管理工作中,要整合有效的农业项目,开发并利用那些闲置或半闲置的农业资源,有效地协调农业经济管理所有部门的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4]12。另外,要注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兼顾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传播与普及,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与手段,强化广大农业生产者对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惠民政策的认识水平,在确保规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提升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性[5]11-13。

(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时代的发展建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撑力量,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到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整体能够呈现出良好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以相对较好的管理成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作出保障。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呈现出现代化趋势,基于科学技术的管理手段有效提升实际的管理效率。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为了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始终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形成显著的动力支撑,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而构建起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管理成效,有效优化农业经济当前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6]36。利用现代化的高效经济管理模式代替以往的农村经济落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而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实际当中也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应用到更多先进的技术,促进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当中,借助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以联动追踪生产建设的方式对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监管,能够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生产水平。并且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到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农民普及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利用到广播宣传或是网络传输等不同的方式,促使农民群众通过手机或是电脑等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提升了农业技术能力,保障生产力的提升。农民在生产种植过程当中能够应用到更加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全面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生产实践,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收益保障,从而促使农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例如在农业种植中对病虫害实施防治工作,结合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可以相应的应用到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实施动态化的监测,结合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农田当中的病虫害种类以及分布等,做到精准实施防治处理,降低农药使用的同时,也能够形成理想化的防治效果,节约了成本投入,并呈现出绿色健康的农业生产环境[7]2。

(七)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时至今日,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不但效率低下,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不尽如人意。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进行技术上的转变,选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以此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关部门还要引进较为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以及系统,对整个地区的人口资料以及经济信息开展统计管理,并完成后续的整合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在科学性以及可靠性方面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8]8-9。

四、结语

近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越来越大。各地区政府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全面分析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采用合理科学的应对策略,进行农业经济的生产优化,同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组建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保证农民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用旧的生产新的!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