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绘画艺术风格鉴赏

2023-03-22 07:06王瑞宇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恽寿平花卉绘画

王瑞宇(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恽寿平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五代前后成为独立画种。明清画家恽寿平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画家,他在绘画道路上独辟蹊径,创立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没骨花卉,开启了中国花鸟画的新风尚。恽寿平生活在明清两朝交替、社会动荡之时,虽然他生不逢时,半生都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中苦苦挣扎,但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也造就了他,使他成为中国花鸟画史上举足轻重的画家。

恽寿平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十分明确的,从明末清初到如今学之者众,其影响深远而巨大。探索、研究恽寿平的相关文献资料,是解读中国画史的重要课题,更能从中窥探到清初文人的审美意趣。

二、恽寿平研究

(一)生平事略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更字为正叔,别号有南田、南田草衣、东园外史、南国余民、云溪渔隐、瓯香外史、瓯香散人等50多个,出身书香世家。画作中署名以寿平居多,别号以南田为最,世称恽南田。他与清代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恽寿平曾祖父恽绍芳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祖父恽应侯在太学任职,其父亲恽日初是崇祯六年副榜贡生,因而得以留任京师,而他的堂伯父、堂叔父等人均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绘画名家。他受到文学世家的影响,在传统家庭教养下成长,为绘画打下了坚实基础。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恽寿平11岁,其父弃官携书卷三千册隐居浙东天台山读书,同行有二子恽桓、三子恽格(恽寿平)。此时正值他学习诗书画、求知若渴的年纪,天下大乱,家破人亡。恽寿平至此开始颠沛流离、坎坷艰辛的一生。在长达三十多年里,作画、卖画、研究、访友成为他的日常生活,仅真迹和书中著录有纪年的绘画作品高达500幅。恽寿平奔波忙碌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享年58岁。

(二)绘画思想

1.继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画家更是数不胜数,为中国画创造了多种艺术风格和思想流派。画家大多有师承,而后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独树一帜,深受众多文人学士、平民百姓的喜爱。没骨花卉据说是北宋徐熙的孙子徐崇嗣首创,但早已失传。恽寿平立足于传统的绘画表达,反复临摹前人画作,认真学习研究,糅合徐熙、黄筌、文徵明、唐寅、沈周、陈淳等的技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技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达方式。他认为前人的技法不都是尽善尽美的,需在创作实践中选择性继承,创新发展新风格。这种继承与创新的态度是中国优良传统的体现。

2.以书入画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次提出“书画同体”的观点,再由元代赵孟頫继承发展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重要绘画理论,主要用以阐述书法和中国画之间的关系。赵孟頫的“以书入画”和恽寿平的“以书入画”一字不差,涵义却极为不同。赵孟頫的绘画理论一方面指把诗词书写到绘画作品上,另一方面指书法运笔技巧与绘画相结合,丰富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恽寿平的“以书入画”只是单纯将诗词题到画纸上,简而言之就是画跋。画跋一般指绘画上的题识之辞,多表现为散文、诗、词等形式,题材以标题、品评、考订、记事之类为主。他的作品上大多有画跋的存在,充分说明他主张“以书入画”的思想,强调诗书画在作品中的结合,构成画面的灵动性、完整性,达到作品内容与绘画形式的完美统一,同时深化主题、丰富意蕴。如画跋中的一两句短跋常出现在恽寿平的册页作品中,题材多为花卉、竹石等小景,而他本人兼工诗文,画跋题识内凝儒雅之气,书法运笔秀逸流畅,与清润灵秀的绘画相辅相成,诗书画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雅逸、妙趣横生的画面氛围,这也是文人画所具有的民族形式和传统风格的特征。

3.画跋的叙事性、评骘性、学术性和寓情性特点

恽寿平画跋题识清丽流畅,极具个人特色,承载着他脱俗超逸的审美情趣,对研究恽寿平美学思想、绘画风格、个人品质有重要作用,更是研究清初文人画新风格的重要文献资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恽寿平画跋具有叙事性的特点。他的画跋有记事意义,在描述过程中记录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内容,是后人研究画作的重要文献资料。例一:“春夜与虞山好友石谷书斋斟茗快谈,戏拈柯九思树石。石谷补竹坡,共为笑乐。时丙申浴佛前二日记。”此画跋记述在顺治十三年浴佛节前两日夜里,他与好友王石谷在书斋里合作画《仿柯九思树石图》的场景。石谷是同为清初六大家之一的王翚,是恽寿平毕生的知己、好友。例二:“秋夜每与王先生立池上,清话久之,暗睹梧影,辄大叫曰:‘好墨叶,好墨叶!’酒酣戏为点笔,如张癫濡发时也。”仍然在讲述他与王石谷的作画经历。例三:“乙卯余客湖滨,绿堤花岸,蒲滩荻港。于此流连,戏作斯图,略得宋人刘寀遗法。”乙卯年恽寿平在湖滨做客,堤岸边绿树、红花、蒲草芦苇和码头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追寻宋人刘寀的画法作出《落花游鱼图》,于左上侧题此画跋。

恽寿平画跋具有评骘性的特点。画跋承载了他对前辈画家风格的独到见解,为他研究画学、美学思想、绘画技巧提供了重要支撑。例一:“惠崇《江南春》卷,秀润之笔,臻为神境。此景能写荒落,画柳即宗其法。援琴坐对,当使江湖相忘。”惠崇是北宋著名僧人画家,恽寿平评价他的《江南春图》卷秀丽温润,已达到神化之境界,顺便品评自己的作品,柳树画法就是以此为师,表现荒寒萧瑟的景象。例二:“画菊难,墨菊尤难。元人王澹轩之工秀,周草窗之清妍,不如白石翁之高逸。此图专师六如,与元人小异。”此画跋题于《写生花卉册》之七《墨菊图》右侧。他认为画菊本就不容易,水墨菊花更是难上加难。通过比较王渊、周密、唐寅三人的画风,得出唐寅风格更为超逸脱俗。例三:“昔人写生,多作折枝。徐熙父子虽长绡大帧,每用此法,一枝一干,有全树之势。”恽寿平先提出对前人写生的看法,再描述徐熙父子虽在大幅画面上用折枝法作画,但仍能展现全树的风貌。例四:“《松风岚翠》。设色古淡,不为浓丽,而气韵自足。此赵吴兴神境也。”恽寿平评价赵孟頫绘画设色雅致、气韵生动,艺界极为高妙。

清 恽寿平 国香春霁图 绢本设色 103 cm×51 cm 南京博物院藏

恽寿平画跋具有学术性的特点。他的绘画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学术性极强。他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思考、探索问题,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推进了没骨花鸟画法的新发展。例一:“写生之技,即以古人为师,犹未能臻至妙。必进而师摹造化,庶几极妍尽态,而为大雅之宗。”从此画跋中可以看出,恽寿平主张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以大自然为师写生,才能达到最高境界。这也是他继承与创新思想的具体表现。例二:“无意为文,乃留真趣。”他强调在绘画时自由淋漓,摆脱刻板的画风,保留淡雅天真的意趣。例三:“徐熙画牡丹,止于笔墨随意点定,略施丹粉,而神趣自足,亦犹写山水取意到。”他探究徐熙画牡丹之法。例四:“凡画花卉,须极生动之致。向背、攲正、烘日、迎风、挹露,各尽其变。但觉清芬拂拂,从纸间写出,乃佳耳。”恽寿平叙述自己在创作实践中的感悟,花卉形态多变,或向阳背阳、或迎风对日、或掬晨露,花卉图才具生机活力。

恽寿平画跋具有寓情性的特点。他通常借助题画跋来赋予画作某种寓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例一:“群必求同,同群必相叫,相叫必于荒天古木,此画中所谓意也。”他在画跋中表达对知己的渴望,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例二:“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丝,皆清泪也。”恽寿平生活在朝代更迭、风云诡谲之际,只能通过绘画来寄托对旧山河的思念。例三:“《雪中月季》。冰鳞玉柯,危干凝碧,真岁寒之丽宾,绝尘之畸客。吾将从之,与元化游。盖亦挺其高标,无惭皎洁矣。”此画跋将冰雪中的树枝、花叶比作严寒中清新脱俗之人,借月季花隐喻无愧清白、文人风范的自己。例四:“《原老小像赞》。解衣盘礴,一丘一壑,乐吾天真。墨花飘缈,与古为新,心闲手敏。以有道之器,合无累之神。云泉胞与,莺鸟比邻。张目人间,逍遥物外。咄此轩冕,若野马之与埃尘。睹君仪型,识君性情,其西畴之傲宾,东园之逸民。”这段画跋的简意为恽寿平用高超的绘画技巧完成此作,画中的一山一水都是他真性情的流露。“咄此轩冕,若野马之与埃尘。”高官爵位对他来说,如同空气中的浮尘一般不值一提。他愿做像原老一样淡泊名利、清高宁静的文人雅士。

(三)绘画作品简析

恽寿平的山水画有很高的造诣,但其没骨花卉的成就更为突出,是划时代的创造。他的传世作品极多,可能与他卖画维持生计有关,然而他绝不是唯利是图的庸俗画匠,代表作品有《蓼汀鱼藻图》《牡丹图页》《国香春霁图》《秋海棠图》等。如《蓼汀鱼藻图》是一幅描绘太湖石和周边景色的竖轴作品。玲珑精巧的太湖石造型、后方的青绿竹子、前置的水草和坡岸堤的青草交相辉映,构成强烈的空间感。石后两支淡红色的蓼草缓缓低垂,下方有三条游动的小鱼,一动一静的组合方式构成画面的点睛之笔。周围水墨自然晕化出生动效果,浓浓淡淡而清远有韵。《山水花鸟册》中的《国香春霁图》强调对前后虚实关系的处理,整个画面色彩明亮、洁净,花卉形态婀娜多姿,茎叶动势极富韵律。通过色彩与情趣的表现,全图呈现清新自然之感,令人玩味不尽。因为有文人画底蕴,恽寿平的没骨作品形神兼备,色彩清淡雅致,韵味高古而秀逸,创造出文人画新风格。

三、恽寿平绘画艺术的影响及启示

恽寿平对中国画的发展意义非凡,为绘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活跃时期频繁而长久,在造诣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吸引一群画家争相追随、模仿他的没骨花卉,没骨风格已成为当时画坛的流行风尚。在恽寿平50岁左右时,以他为首的中国画流派在清代花鸟画史上极负盛名,被称为“常州画派”。“常州画派”以没骨花卉为主要艺术风格,也包括对山水、诗文、书法的探讨。他们继承发扬了中国画优秀传统,创新开拓新技法。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常州画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恽寿平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他的没骨花卉影响清朝画坛三百余年,如岭南“二居”的居巢、居廉,“海上画派”的任伯年等。直至今日,仍盛誉不衰,为后世传习。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留下了精彩范本,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选择借鉴,而他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需整理和总结,为新时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夯实基础。

四、结语

恽寿平像一缕新风吹进了清代画坛,为花鸟画注入蓬勃生机,唤醒中国艺术新活力,是中国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艺术创作在继承中创新,尊重传统文化,发展研究新技法,开辟新道路。他创造出淡雅俊逸的文人画新格,诗、文、书、画融汇结合,相映成趣。画跋更是别具一格,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史料,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猜你喜欢
恽寿平花卉绘画
李鱓·花卉十二开
浅析恽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受众群体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恽寿平书画艺术
“意境”这样实现
———《“意境”如何实现———恽寿平意境观念研究》评介
《花卉之二》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