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2023-03-22 07:09邵长云
天津教育·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生特色学校

邵长云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始建于1954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因接收大批海外华侨子女就读被誉为“华侨学校”,学校是天津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全国特色学校。一直以来,学校的校风是“爱探索、爱真理、爱创新、爱生活”,学风是“明德、知耻、善思、好问”,教风是“精于所学、喜于创新、严于授业、乐于树人”,校训是“崇德、尚智、健体、乐活”。

经历过1954年到1978年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24年的时间里,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时间里,学校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诚实、朴实、踏实、求实”的校风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世纪之交到2016年,学校面临从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开启了大踏步发展,示范校工程完工、“一条主线、两翼齐飞”的办学思路和“崇德、尚志、健体、乐活”的校训在此时确定,“幸福教育”办学特色也在此基础上获得市区专家的肯定。在成绩面前,学校并没有止步,而是锐意创新,奋勇前行,“感恩、奋斗、梦想”是我们在幸福教育、幸福人生基础上打造品牌学校的“通行证”。

“幸福教育”的教育观就是“学生学业指数与师生幸福指数双提升”的质量观。基于此,“幸福教育”办学特色的整体思路定格为:以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思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教科研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关键,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创新点,以多样化活动为渠道,以制度激励和资金投入为保障,以促进师生幸福为宗旨。

一、铸就品牌之魂,点燃“五育并举”引擎

一是德育为先。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强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和感受幸福,提高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为终身幸福奠基。《四十五中学生评价手册》,是学校从2017年教育改革初始时印制的,目的是立足德育为先,提倡“五育”并举。这本小册子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和理念,让他们在第四十五中学的学习生活不唯分数,不接受空泛的教育,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具体可行可操作的指导。

二是思政为根。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思政工作,不仅经常邀请专家和领导莅临学校从宏观角度给学生上思政课,而且在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思政管理和课程思政的战略举措,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利用河东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实践基地”主阵地,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同时,在本市学校中率先修建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国旗在我心中”展厅,打造了以“国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是两翼齐飞。学校重视德育课堂的延伸——学生社团。合唱团从建校之初的“华侨合唱团”到现在的“幸福之声合唱团”,已经走过近70年的历史,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天津市学生合唱节合唱一等奖。“绿色方舟”管乐团在1954年“华侨乐队”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2年开始连续10年获天津市、河东区文艺展演一等奖。学校依托篆刻社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活动,先后获天津市、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荣誉称号。学校每年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牡丹节、采摘节等。学校连续十多年蝉联河东区春季、秋季运动会第一名。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实施劳动教育,并于2019年初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校工作,在全区作典型展示。

此外,创客社团成立于2017年,短短的五年里在全国和天津市的科技类竞赛中取得了近百项一、二等奖,2022年被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幸福成长中心则成立于2006年,长期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和客座辅导教师,并在每班选出心理委员配合心理教师的工作。2020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翻修扩建,总面积340平方米,包括团体辅导室、个体/家庭辅导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VR心理训练室、沙盘游戏室等。

二、铸就品牌之魄,点燃“学校文化”引擎

德润人心,文化天下。学校品牌的内涵核心是学校的文化品位,培植独特的学校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建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走进一所学校,你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外在的环境文化,然后会发现学校师生说话做事的态度和方式,这就是一所学校文化的外在显现。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师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使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学校绿化面积2544平方米,也因此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学校的“和”文化主题广场、“上善若水”主题景观雕塑、篆刻文化苑、国旗展室,系列文化景观是学校“德行为先”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使得广大师生对学校主题建筑的文化内涵及对学生的期许有个直观的了解。

学校一名教师曾经写过一首描绘学校风景的《四时赋》:群芳发而浓香,佳木秀而繁阴,秋风至而实繁,冬雪落而韵高,此四十五中校园之四时也。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校园的物质环境会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教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置身其中,师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情趣得以浸润,审美得以提升,就像诗中所说:余以为,得此佳苑以为家园,一入其间,油然而生之感者,幸福也!

三、铸就品牌之根,点燃“活力创新”引擎

学校“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特色,打品牌,基于此,把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会感恩、勇于奋斗、追逐梦想”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在构建学校学科课程体系框架过程中,学校从“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6大标准、18项指标切入,并以此为引领,结合历年学生对学校特色课程资源的评价,将各学科组开发的特色课程资源,进行再精选、重整合,形成学校特色课程群,这一课程群涉及的课程67门。

在构建特色课程群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也卓有成效。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既包括软实力的建设,又包括硬实力的投入。从软实力的角度看,学校在打造信息、音乐两个市级特色学科基地和语文、英语、美术、通用技术四个区级特色学科基地的同时,将其他9个学科列入校级特色学科基地的建设之中,共同构建学校整体特色学科课程框架和课程群。在硬实力投入上,学校新改建了信息和通用技术场馆——第四十五中学创客中心,英语专用教室、VR专用教室、学生幸福成长中心、智慧实验室音乐教室、电钢教室、合唱和管乐排练厅以及爝火戏剧社、海风文学社。科學合理的硬件支撑,为师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2010年起就开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校本特色幸福课程,开发出200多门校本特色幸福课程。幸福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带动了多科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使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享受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幸福观,给学生心灵深处深植下幸福的种子。

四、铸就品牌之源,点燃“队伍建设”引擎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想铸就一个品牌,就一定要有打造品牌的战略思想。正如每一个老店能够穿透岁月、恒久不衰的不是店铺的建筑装修,而是手艺、是文化、是精神,需要依靠的主体,毫无疑问,只能是人。那么作为学校,这份传承的体现就是一代又一代勤耕不辍、薪火相传的四十五中人。第四十五中学从建校伊始,在精神传承上就延绵未绝、生生不息。从上世纪80年代蜚声河东乃至全市的宁鸿涛等教育老前辈,到世纪之交时,耿寿轩、谭俊贵、林琳等8位特级教师,再到如今依然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杨远芳、刘志红、许桂梅、杨坤4位正高级教师,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老、中、青三代合理的梯度配置。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从2000年的“三项基本功比赛”“创优杯”比赛,到2008年形成更加系统地打造“青蓝工程”“校级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的多级体系,20多年来学校从制度层面将人才培养纳入到学校的运行轨道中,不仅让学校的教师结构更加合理,而且为河东区乃至天津市输送了优秀教师,这与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保障密不可分。

对于四十五中人来说,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秉承一代又一代四十五中人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让它变得更丰厚,从而给后人留下更宝贵的财富,让所有四十五中人昨天的回忆里是满满的幸福,当下的奋斗里有满满的幸福,未来的展望里同样充满了幸福。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师生特色学校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