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课程教学表达与情感融合统一的路径研究

2023-03-22 17:18杜俊杰初胜华
现代英语 2023年17期
关键词:英译汉文化背景意识

杜俊杰 初胜华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伴随市场变化与国际交流广泛开展的时代发展趋势,高校英译汉课程重要性逐渐体现,其教学内容与教学表达的有效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该课程剖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通过学生与教学间的学习情感、学生对翻译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情感变化体验入手,探究教学内容设置与课堂情感融合的有效路径,能够提升一定教学设计中的有效性,促进英译汉专业课程发展。

一、 高校英译汉课程教学路径表达分析

(一)教学中“翻译意识”培养

英译汉是较为严谨的系统语言转化,翻译意识的养成作为重要的培训阶段,在英译汉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英国翻译相关学者彼得(Peter Newmark)曾提出“文本意识(textual)、指称意识、连贯意识、自然意识”等概念类型。 其中文本意识作为最主要、最基础的意识之一,通过训练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内容、思想情感和形式表达的把握,全方位表达文章的含义。

文本意识主要指学生对文章框架的大概理解、初步找出句型的不同和翻译要点、对具体的翻译句型进行合并或删减,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对某一特殊类型的文章语感的情感与认知过程。 该类翻译意识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同一类型文章的自主研究而增强。 但在教学表达落实过程当中,由于同类型文章较多,学生课堂合作意识、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因此,增强学生对翻译意识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表达有效性,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翻译意识与技能进一步融合提升。

(二)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与融合

“高阶思维”概念源于Bloom(1956)所提及的“认知目标分类”,将对字句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划分为较低阶思维,将分析、评价、感知、创造等更为复杂的认知能力活动划分为较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有助于解决劣构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即产生于真实生活场景,但具有不明确性、未知性的特点,带有丰富主观色彩的问题,处理相应问题时需要运用高阶思维辅助思考和判断[1]。 高阶思维的培养更是一种“认知”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理解翻译基本要点、运用翻译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章的题材、情感偏向、文化背景、作者内心体验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了解。 从不同翻译类型出发,剖析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与情感偏向,这些教学内容不仅是需要掌握的翻译技法,更是学生对某一类型题材以及其运用场景的深度了解。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表达过程中,突出对翻译“文化性”的体会与传达。

(三)“任务型”与“工作型”教学表达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英译汉课程的主体。 若采用“说教”的形式进行教学表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较差,会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英译汉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性,因此合理分配课堂过程中任务与工作的平衡,以翻译内容、实战翻译项目为基础进行教学表达,在多种形式的“工作型课堂场景”中进行翻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译汉课程的情感体验和实战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具体工作,进行工作场景再现;而“工作型”教学表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亲自参与和合作,在真实的翻译案例当中,体会英译汉课程内容。 两种教学表达形式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与“情、体”为一体,搭建较为和谐的英译汉课程体系。

二、 教学表达中多维文化环境创设与情感、技法双融合

(一)异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偏向

各类英语翻译主体中的异国文化背景差异致使在翻译过程中需参考不同的文化文献,相关讨论和争议也较大,翻译的结果以及翻译的准确性需要参考大量历史文化背景常识。 对待该类翻译场景,教学表达中需加强培养译者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应用评估能力。«课程与领导力杂志»中所述:“……布卢姆对待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中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如分析和评估,而不仅仅是记住事实。”皮亚杰也在认知与需求中提出:“学习某一技能的方式并非外力增加压力使学习者进行内化,而是通过将某一文化或体验内化成个人经验,从而得到能力的提升。”

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场景中的翻译教学,在教学表达当中需要为学习者创设更原始、更贴近文化背景的翻译场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 例如,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中,长期产生的文化背景会对社会群体、社会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语言表达和语言重构系统。 因此在翻译过程当中,注重文化环境搭建,深刻领会文化对认知的影响,既需要在翻译课程当中创设情境,融合对思维的训练;还需创设深度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意识场景中领悟翻译的要点。

例如,基于不同语言环境的使用习惯,中文中常见“把”字句,而英文常见语态中“被动语句”的使用频率较高。 基于1914 年英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出现文章案例:原文中出现以下描述:“...to believe that men needed, in 1914, to be woken out of their complacency...”汉语译文将其翻译为“在1914 年时确有必要把人们从自满自足之中唤醒过来……”,将英文原文中的被动语态部分的“to be woken out of their complacency...”调换成了符合中文语境习惯的翻译形式。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理解以及常用语态的转换也应该被关注。

除了常见的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习俗,西方文学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影响也较大,并且在不同的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2]。 除西方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外,古罗马神话和多角度的翻译也应该被纳入考量范围内。 例如,英国作家雪莱的«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主要以古罗马生活背景以及神话为主要借鉴点。 因此,西方的文学作品翻译特别需要注重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与情感偏向,只有在教学表达中融合大量的史料,对文化背景进行理解,才能够剖析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差异,做到准确翻译。

(二)隐喻理解与表达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到,认知语言学逐渐在西方兴起发展,并且为各类文学作品当中的隐喻提供了参考。 隐喻、俚语、乡土表达类翻译主体并非在文化环境当中能够完全展示,而是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积累相关经验,通过提升任务型教学,加强学生的翻译技能与情感感知,形成有关“非常规表达”的技能经验。

在部分文学作品当中,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或文化背景较为敏感,或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角暗含各类情感,作品中会传达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3]。 例如,“on the knife's edge”,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刀刃上,在千钧一发之际,或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之下”。 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或翻译主体,短语所代表的含义也可不同。 例如,在形容两国关系紧张时,可以用这个短语表达“关系千钧一发,非常焦灼”。

相关调查中提到,翻译者在遇到隐喻表达时,会受到语言系统的较大干扰。 由于中文和英文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较多翻译难以适应中文的语言表达。这种翻译的特殊性,使得隐喻这种文学手法成为较难攻克的障碍。 因此,增加翻译前对文章或作者的背景理解、对专门的隐喻短语或单词的深层学习,以及提高译者的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都能够有效规避对隐喻的理解错误问题。

(三)英译汉课程中常规教学表达与情感融合路径

汉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英文单词或情感表达在中文翻译当中可以有多种表达。 而面对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和其准确性则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增译法、省译法和转译法作为较常见的翻译技巧,能够通过对语境进行分析,增强文章中文字和情感的融合[4]。

面对较为常见的翻译方式和教学内容,如增译、省译、转译和其他常见翻译技法,则可以增加教学表达中的案例研究,通过长期大量的案例教学和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增强认知体验。

英译汉教学内容中常见的翻译手法有拆句法和合并法,通过将长且复杂的句子拆解成不同大小但较为简单的句子,用于将英语翻译为汉语。 汉语表达主要强调“意合”,结构虽较松散,但理解性强、主谓宾明确,因此简单句较多;但在英语表达中,强调“形合”,句式结构、词性表达、时态选择较严密,因此长句、复杂结构句式较多。 所以,英译汉时,常采用拆句法,即在原有英文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词、并列或转折连接词、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词,以及意群结束词将长句切断,翻译成汉语的分句,进一步满足汉语的相关表达习惯[5]。 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例如:

原文: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at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local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在定语从句前,进行拆解翻译)

译文:我想要感谢那盛大的款待,这儿的当地人民正是以这种热情好客而闻名于整个国度的。

原文:A famous robot product company says it has designed the robot 11 to be “tiny”. It can doze offend walks in its sleep, and will start dancing and playing music if it is patted. (在并列连接处拆解翻译)

译文:一个较为著名的机器人生产公司声称已设计出一种小巧可爱的机器人“11”。 他会打瞌睡、说梦话。 要是你拍他一下,他就开始跳舞、演奏音乐。

而合并法是通过将若干个并列但短小的句子合并为长难句。 例如:原文为“His grandmother had a small diner in the city of Pisa. This city is in the north of Italy which near the sea.”则可以通过上下文结合,将冗长的句子结合为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句子:“他的祖父在意大利北部近海的比萨小镇开了一个小餐厅。”或在句式融合的过程中融合本土交流表达习惯。 例如:原文为“If we do a thing, we should do it well. Don't mess it up.”该语境下的表达呈现出轻松、愉悦、充满斗志的情感,因此可翻译为:“我们要干就干好,别搞砸了!”来表现本土特色与亲和力。

另外,倒装法或者插入法等各类翻译技巧都可用在不同的文章中,但需要对英文的上下文进行有效拆分和理解,才能够翻译出更加准确的中文含义。

(四)情感体验与教学表达的融合的重要性

上述几类翻译方式以及融合表达能够对常见翻译稿件进行准确表达,但在经济高度发展以及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存在更加复杂、语境更加融合的复合性翻译类文章,需要译者具备更加深度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对文化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和上述几类翻译技法相融合,才能够对情感进行准确诠释。 教师在教学情境设置与表达中,需不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层次与文化认知水平,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文化体验,较好地与翻译技法相融合。

学生应具备相应的问题解决能力、面对不同体裁翻译文本的决策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常见的翻译方法只能够作为翻译人员的翻译工具,而面对信息时代更加复杂的语境,译者需要更加精准的文字表达才能够诠释其含义。 例如,在时代发展剧变背景下,或经济团体、报纸杂志的相关文章中,虽文章未明确指出对某个群体或某个板块带有主观情感意识,但经过对其文化背景或经济背景、时代背景的分析,能够判断出某类文章背后所含的深层次意义。该类带有主观含义的发表群体,往往会使用更加精确、更具有主观含义,或含有多层意义的文字或词语。 这类信息搜集能力和判断力,对翻译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是符合翻译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 英译汉课程中,也需要不断根据时代背景变迁进行教学表达的内容更新,从而让学生情感与认知更好地融合,更好地提升翻译水平。

三、 结论

翻译应当立足于理解、表达、变通、准确、情感等多个框架,对译者提出要求。 在语言文化差异背景的前提条件下,译者不够专业和对文化理解得不够深入,都会造成翻译过程的理解不充分或表达不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只有不断增强翻译者的专业技巧与文化素养,对常见的翻译技巧不断优化,对异域文化进行深度理解,准确判定各类文章的差异、各个语境的差异,才能够给出简洁明了的语言翻译,提升表达质量,实现灵活变通的翻译。

猜你喜欢
英译汉文化背景意识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第十四届“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点评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数学文献英译汉中的“翻译腔”问题及对策
意识不会死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