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023-03-23 00:00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初级中学张双全
中学数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技能评价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初级中学 张双全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诉求,意味着数学学科价值的回归,其着力点应放在“知行合一”层面,即强调初中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非一味桎梏在数学概念、公式、定义、习题等构成的理论框架内.从这一角度来说,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维度存在“学不致用”的问题,此处的“用”不是指应用、使用的事实,而是“应用、使用的程度与范围”.换言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经由教师、教材、课堂等主体(媒介)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将“用”限定在书面形式上,如课堂习题、课后作业、考试测验等,但在现实生活维度的具体事务中,“用”的效果、效能、效益是非常低下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打破初中数学教学聚焦理论、浅层应用的藩篱,着重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与素养.

1 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首先,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技能,是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显著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更加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的职能可以划分成两类,其一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其二就是依据现代生活需求,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现实场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显然更侧重于前一种职能,这也就导致数学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运用价值被减弱.

其次,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技能,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然举措.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总和”,很显然,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绝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诸如“建模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均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数学的作用.换言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要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平衡[1],否则由于“水桶效应”,实践技能过弱必然影响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视野、数学价值观等.

最后,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技能,是“双减”政策下数学发展的趋势.“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释放学生课业负担与校外负担,直接反映在书面作业量减少上.但在“减负”的同时,“双减”政策也强调了学科教学“增效”的要求,因此将书面作业减少而争取到的时间、资源等转化到实践技能训练上,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2 数学教学中实践技能缺位的原因分析

2.1 教师教学理念受限

宏观上看,初中数学教师并非不重视实践技能,但在长期僵化、落后、陈旧的教学理念影响下,难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数学实践技能训练机制[2],以致于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存在“形式主义”和“浅尝辄止”.例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情境教学法,本意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数学“知与行”的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只能够发挥演示作用;比如,在苏科版“一次函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天气预报创设情境,虽然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直观感受,但仅局限于数学抽象方法对天气预报形式、数据的转化.

2.2 课堂教学环境封闭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从初中教育的立场出发,数学成绩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优质高中,因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对象.而初中又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在教学活动组织上严重依赖课堂空间,这势必造成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教学场景的单一性.换言之,课堂教学环境的封闭严重干扰了数学实践技能的强化,且在这样一个空间内,教师与学生对地位并不平等,无论教师主观上如何调整,都难以跳出“灌输传授”的壁垒.对于学生而言,借助教师的讲解获取“已经验证的数学知识”,自然是一种更省时间、更省脑力的方式,久而久之也就抹杀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自主生成意识.

2.3 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既是一种现象,也是造成学生数学实践技能缺位的原因.作为一种现象,反映出数学教师“重传授、轻互动”的态度,将“对与错”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作为一个原因,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不可避免地带来“教与学”关系的恶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及创新意识被严重的压抑,无论自身做出何种尝试[3],最终的结果仅取决于教师的一家之言判定,极容易伤害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 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途径

一言蔽之,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实践技能,必须建立数学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互动关系,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3.1 “抽象具象转化”的途径

从思维层面出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之间的转换能力,可以有效地跨越“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一途径也非常便于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建构[4].例如,苏科版“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数学意义上的“相等”状态,只在抽象维度探讨“大于、小于”或“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数学概念,难以保障学生对“不等式”形成全面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拓展“不相等”的具象情境,如同桌之间相差“不到一岁”,本节课还有“不到五分钟下课”.由此分析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并进一步转化为数学抽象语言表达,如用a表示年龄差,则有“a<1”,用b代表一节课所剩时间,则有“b<5”.通过抽象与具象思维的反复转化,塑造学生数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意识.

3.2 “案例向生活迁移”的途径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数学本质上源自于生活,但在学校教学视阈下,数学被解构成数字、符号、关系式、几何图形等元素,统一整合成教材.“案例”是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设定上表现出理想状态,目的是更好地阐述数学原理、概念、定理等.例如,苏科版“7.2 统计图的选用”一课中,开篇案例给出了详细的数据,目的是为了便于阐述统计图的特征,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计算既可,谈不上“实践技能”.以案例为借鉴,引导学生向生活迁移,自己提出一个统计主题、设定数据类型并展开调查活动,才能真正地把统计图知识用活.例如,以“生活成本”“上学通勤时间”等为主题,让学生自行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再提出“降低生活成本”“缩短通勤时间”的方案.

3.3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途径

“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数学应用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实践技能提高途径[5].以苏科版“黄金分割”为例,教材中已经阐明了“什么是黄金分割”,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如何实现黄金分割”,而具体“实现什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翻转教学手段实现.例如,根据初中学生喜爱动漫的特点,让学生从网络上收集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并下载图片,再测量人物身高比例,判断是否属于黄金分割比例;如果不是,鼓励学生动手“二次创作”,将喜欢的动漫人物改造成“黄金身材”,还可以进一步采取雕塑、泥塑等做手工的方式,提交个人作品.在此基础上,教师改变评价方式,将单一的“书面对错”评价扩展为过程评价、方法评价、作品评价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数学实践技能的强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数学教育理念是否先进、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活动是否丰富等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并不只局限于本文中提及的三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仍然是建立数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是书面上的写写算算,而是能够在生活、生产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的存在.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技能评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画唇技能轻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