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

2023-03-23 03:44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用党成才二十大

张 会 静

(1.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2.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精神作为一种复合的意识形式,与民族或群体的思想意识、文化须臾不可分,是文化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深层的内容,集中表达着群体或民族的精神气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力量虽无形但强大。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和人民精神力量的最新集成代表,能够为国家进步和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是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者”。只有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大青年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才能真正肩负起新征程上的青春使命。

从历史维度来看,青年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青年群体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主体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光明前景。青年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续发展。青年发展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精神与文化紧密相关,精神归属于文化且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无形态的存在,精神必须通过其外化的文化形态展现出自身强大的力量。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存在,精神随着文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等等。其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也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文化指引和精神动力。纵观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史,精神文化及其精神力量始终支撑和引领青年成长发展。毛泽东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3]重视精神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化与精神建设,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坚持用优秀精神文明指引青年发展。比如,在革命年代,革命救亡精神激发青年革命热情,激励青年舍生忘死投身革命,奋力打破旧世界并创造新世界;在建设年代,建设精神凝聚青年力量,激励青年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吸引无数青年“争作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在改革年代,改革精神感召青年勇于创新,主动投身改革洪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拼搏。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精神文化及其精神力量支撑并引领青年不断成长进步。

从现实维度来看,青年成长成才需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面对“两个大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的复杂形势,青年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以斗志昂扬的精神姿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其中以“丧文化”“躺平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宣扬不思进取,渲染颓废摆烂心态,个别青年出现“精神早衰”现象;以“反思历史”“告别革命”“重新评价”等为手段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抹黑党的领袖、否定党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扭曲青年的历史认知,消解青年的革命精神,个别青年出现“精神撕裂”现象。这些对青年成长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迫切需要我们全面了解青年的精神生活,正确把握青年的精神动态,科学审视青年的精神状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浸润青年心灵、引领青年成长成才。党的二十大精神凝结浓缩于党的二十大报告,而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是新时代重要的政治报告,也是新征程上共产党人的精神宣言书和精神动员令。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精神”二字出现了42次之多,还提到了诸多类型的精神,尤其在主题中特别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用伟大建党精神统领党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对精神力量的强烈渴求。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与禀赋一脉相承,是党和人民精神事业发展中色彩浓重的一笔。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青年头脑、凝聚青年意志、指导青年实践,当代青年才能不为乱象所迷、不为利益所困、不为迷惘所陷,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独特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武器、精神支柱、力量源泉,蕴含着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独特精神力量,有助于引领青年锚定人生新坐标、校准思想新航标、瞄准奋斗新目标。

(一)新时代新征程新主题引领青年锚定人生新坐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对我国发展的历史定位进行了新判断,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征程,也明确了新征程的奋斗主题,这既是对历史方位作出的重要标注,也是对奋斗主题作出的重要注解。历史方位的新标注和奋斗主题的新注解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鲜明标识,意味着青年确定了人生奋斗新坐标。新时代新征程新主题引领青年锚定人生新坐标,奋力锚定奋斗的原点、扩展奋斗的纵标、延伸奋斗的横标,切实把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切实把青年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党的奋斗主题有助于引领青年锚定奋斗的原点,激昂奋斗之骨气。青年发展脱离不了时代背景,无不镌刻着时代烙印。新时代新征程标注了青年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新的奋斗主题指明了青年发展的未来新走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提出大会的主题,这一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不仅是新征程上党和人民奋斗主题的集中表达,还是时代主题在新征程上的集中体现,而时代主题始终紧紧围绕着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初心使命表征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能够激励共产党人和广大青年不懈奋斗,而青年发展始终与党的奋斗主题同频共振、与党的初心使命同心同向。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标志着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方位和奋斗原点进行新标注,构筑了共产党人的奋斗新基点,有助于广大青年在新征程上确立奋斗新原点,激昂奋斗之骨气。青年只有锚定人生奋斗原点,才能开好头、起好步,奋力踏上新征程。历史充分证明,奋斗主题愈是鲜明、愈是明确、愈是务实,愈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奋斗主题有助于引领青年锚定奋斗新原点,与党一道、与人民一起,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精神旗帜时代精华有助于引领青年扩展奋斗的纵标,提升奋斗之底气。青年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向而行,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强调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1。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深刻回答了关于党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精神特质等问题,明确地将指导思想列入其中,这与“两个确立”的第二个确立保持着逻辑的一致性,成为表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亮点之一。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精神旗帜时代精华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青年迈向新征程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精神指针,为党在新征程上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极大提升了党带领人民、带领青年继续奋斗的理论自信和精神底气。实践充分证明,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伟大精神的支撑,能够为青年未来之奋斗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精神旗帜时代精华兼具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有助于引领青年扩展奋斗的纵标,提升奋斗底气,引导青年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科学谋划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呼吸的人生奋斗规划,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姿态,在新征程上努力奔跑,交上一个让党、人民和自己都满意的成绩。

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有助于引领青年延伸奋斗的横标,增强奋斗志气。奋斗规划围绕奋斗目标而展开,奋斗目标因奋斗规划实施而得以实现。青年只有将谋划的奋斗规划具体施展开来,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放异彩。它要求青年继续延伸奋斗的横标,在具体领域中奋斗实践、施展才华、增长才干。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强调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4]1。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目标总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大会的主题”鲜活反映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目标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中国梦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才能逐步完成和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生动描绘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人图景,并对此作出了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更显翔实具体、完备精准,在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教育、科技、人才等具体领域的部署,不仅为青年实践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还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意味着青年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大有所为、大展宏图。换言之,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有助于引领青年延伸奋斗的横标,增强奋斗志气,引导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努力在各行各业奋勇争先,自觉“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5]5,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

(二)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引领青年校准思想新航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凝结着党的理论创新的系列最新成果,不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新阐释、形成新论断,而且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科学界定。青年发展既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也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的代表,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思想新航标。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成离不开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确保思想理论永不僵化和永不停滞。广大青年只有在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其如此,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才能引领青年夯实思想新航标之基础、把握思想新航标之关键,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引领青年夯实思想新航标之基础。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青年成长成才同样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新时代十年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实践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明确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4]17,并要求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些都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养分,彰显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为青年成长提供思想遵循和理论根基,引导青年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变”与“不变”,深刻理解其“变在何处”与“有何不变”,与时俱进地学思践悟。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究其根源在于“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里不仅增添了时代化的新维度,还强化了这一先进思想的飞跃意蕴,更充分彰显出这一先进思想的实践价值。要结合“两个行”的新论断,引领青年从政治保证、核心主体、思想精髓的基础层面,从战略安排、“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主体层面,从安全战略、强军战略、统一战略、外交方略的支撑层面,准确把握其发展性的理论内涵及内在逻辑,学深悟透新思想,进而夯实思想新航标之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引领青年把握思想新航标之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7]。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它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青年只有全面掌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并将二者统一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提出:“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4]18-19同时通过“六个必须坚持”对其加以深刻诠释。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也意味着对它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真理的力量,既为推进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提供强大思想法宝,也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要引导青年从逻辑角度和哲学高度准确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以及内在关联,深刻理解其蕴含的本体论立场,准确把握其认识论原则,科学运用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引导青年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语更知其道,自觉将其贯穿运用于对国家事业发展和自身成长发展的观照上,进而把握思想新航标之关键。

(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引领青年瞄准奋斗新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21回望历史,任何历史时期中心任务达成与奋斗目标实现,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努力,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这些深刻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新目标,明确指示了实现奋斗新目标遵循之路径,无不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无不凸显着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提出不仅为青年瞄准奋斗新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还为青年实现个人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路径。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和人民的精神成果,与历史主动精神深刻关联,能够引领青年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奋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势能转化为助力成长成才的精神新动能。

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有助于引领青年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青年发展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情怀。回首来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步步探索发展道路。展望前路,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追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破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带领人民蹚出一条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选,更是人民的选择。人民至上彰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价值底蕴,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会面临许多诱惑和挑战。而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有助于引领青年坚定人民立场,与人民一起,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认真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答卷。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有助于引领青年牢牢把握历史主动。青年之被动,利器之铁锈也。青年发展不能被动地适应而需主动作为,同样“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8]。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使命任务,确定党和人民的奋斗新目标,这些都是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和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写照和真实体现。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既是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主线,也是引领青年自信自强的重要动力;既是共产党人掌握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法宝,也是青年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动力。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为青年主动作为提供深邃的历史思维,引导青年深刻理解“人”“人民“的主体作用,引领青年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努力做到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增强历史自信,瞄准人生奋斗目标,谱写新征程上的新篇章。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伟力,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领悟,才能转化为青年更深层、更强大、更持久的精神动力,才能引领推动青年成长成才。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坚持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重要依托,切实找准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着力点,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引领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4]71。

(一)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坚定理想

党的科学理论滋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根发芽,为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深厚动力和方向引领,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石。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坚定理想,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旗帜。“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9]6。有理想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首要标准。只有加强青年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青年才能科学汲取党的二十大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远大理想。

一方面,加强青年理论武装要坚持“扬正气”。党的二十大报告凝结着党的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包括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阐述、新论断,这些都是实践创造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而这些科学理论与创新理论不会自发地进入青年的头脑,更不会直接转化为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要以理论上的清醒铸就青年理想信仰的坚定忠诚,这就要求把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清楚、理直气壮地说明白,切实将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与理想力量传递给青年。另一方面,加强青年理论武装要注重“接地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内容之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年理解把握的难度。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学习效果定会大打折扣。要注重结合青年实际,既要善于从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科学理论,也要运用青年话语讲解党的创新理论,还要创新采用“接地气”的宣传方式,结合青年人身边的案例宣传,如牺牲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黄文秀、在冬奥赛场出彩的苏翊鸣、最美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等等,要以这样的先进青年为榜样,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指引青年勇于担当

党的初心使命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根本保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指引青年勇于担当,是推动青年成长的不竭动力。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5]9。勇于担当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志。青年只有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才能提升对初心使命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主动担当尽责的自觉意识。

一方面,坚持历史和现实贯通起来全面学习。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青年领悟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引导青年不仅要原原本本地、逐字逐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不能只停留在对报告字面意思的理解,更不能局限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本身,还要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章进行对比学习,更好地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在对比学习过程中,指引青年坚持历史眼光和发展眼光,深刻理解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过程,汲取初心使命蕴含的精神伟力。另一方面,坚持将国内和国际观照起来深刻体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是面向国内的大会文本,还是面向国际宣传中国实际的报告。党的初心使命,既饱含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家国责任,也蕴含着“为世界谋大同”的世界情怀。要指引青年坚持将国内和国际观照起来深刻体悟,全面了解共产党在让人民满意方面取得的成绩,让世界瞩目方面作出的贡献,比如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响改革攻坚战,共同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深刻体悟党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要指引青年读懂党的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世界情怀、人类情怀,在国家发展和世界进步中勇于担当,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激励青年敢于吃苦

党的光辉历史是锻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养料。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激励青年敢于吃苦,是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吃苦耐劳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10]。敢于吃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维度。加强党史教育,深度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党史的共鸣点和关键点,激发青年情感共鸣,凝聚青年意志,进一步激励青年敢于吃苦、勇毅前行。

一方面,聚焦共鸣点,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情感。党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无疑是党史的大事件,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对新时代十年党史进行回顾总结。要深度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党史的融合点,特别是与青年发展的融合点,聚焦情感共鸣点,比如青年在“天眼”探空、墨子“传信”、抗击疫情、举办北京冬奥会等方面,展现出不怕苦、能吃苦的优良品质。要用党的光辉历史感染青年情感,激发青年情感共鸣,引导青年明白现在的苦与过去的苦之间的异同,引导青年明白苦、了解苦,激励青年不怕苦、敢吃苦。另一方面,抓住关键点,用党的光辉历史凝聚青年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十年的“三件大事”,这同样是党史中的“三件大事”。要切实抓住这些关键点,采取多途径多方式,讲清楚“三件大事”与党的二十大之间的关联,尤其是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间的关联,讲透彻“三件大事”与不怕苦、能吃苦精神的关系,引导青年深刻明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激励青年在吃苦中涵养自身、凝聚意志,磨炼不怕苦的信心和恒心,锤砺能吃苦的能力和毅力,成为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鼓舞青年砥砺奋斗

党的伟大成就昭示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力量。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鼓舞青年砥砺奋斗,是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奋斗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基因血脉,也是中国青年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品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9]9。砥砺奋斗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道路。党和人民的事业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前进道路上仍然会有很多新的风险和挑战,必须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激昂青年勇于砥砺奋斗。

一方面,鼓舞青年确立为国为民的奋斗志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4]15要引导青年从新时代伟大成就中寻求为国为民奋斗的底气和信心,结合青年在脱贫攻坚、疫情阻击、科技攻关、奥运赛场、卫国戍边等方面的奋斗奉献,引导青年深刻认识自身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确立为国为民的奋斗志向,鼓舞青年永葆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为“国之大者”而奋斗。另一方面,鼓舞青年投身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新时代的十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十六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奋斗目标绝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必须依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要引导青年注重投身奋斗实践,练就奋斗本领,明白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是扬起人生理想风帆与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正途。要鼓舞青年拒绝“躺平”心态,摒弃“躺赢”心理,继续砥砺奋斗,成为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猜你喜欢
用党成才二十大
二十大颂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方向
喜迎党的二十大
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座谈会简讯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用党给我的笔 圆我心中的梦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