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切尔诺贝利”究竟有多严重

2023-03-23 06:21《环球时报》,《科技日报》
新传奇 2023年8期
关键词:俄亥俄州氯乙烯巴勒斯坦

2 月3 日,一列载有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脱轨事故,造成大量致癌气体氯乙烯等有毒物质泄漏。氯乙烯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美国为何对此事低调处理?

2 月3 日,一列载有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脱轨事故,造成大量致癌气体氯乙烯等有毒物质泄漏。这一事件已导致附近居民出现咳嗽、腹泻、流泪、无食欲等中毒症状。当地河流中已发现大批鱼类死亡,引发民众担忧。

目前,该事件仍在网上持续发酵。那么,此次火车脱轨事故中泄漏的氯乙烯究竟是什么?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美国为何对此事低调处理?

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美版切尔诺贝利”

2 月3 日,东巴勒斯坦镇的居民目睹了一场如同“末日浩劫”般的惨烈场景:当晚9 时,一列从伊利诺伊州开往宾夕法尼亚州的货运列车在途经此地时因机械故障发生事故,导致约50 节车厢脱轨。10 节车厢载有有毒化学品,其中5 节运载易燃且致癌气体氯乙烯。列车脱轨后引发爆炸,滚滚浓烟伴着火光直冲天际,小镇上空形成一片黑色的“蘑菇云”。当天,俄亥俄州应急部门紧急疏散事发当地周围1.6 公里的数千居民离开东巴勒斯坦镇。6 日,应急部门对车载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方圆数公里的居民因面临致命气体威胁而被紧急疏散。

然而,俄亥俄州政府在事故发生短短5 日后就解除了危机警报。州长德瓦恩表示:环保部门采集的样本显示,事发现场及附近的空气质量读数已“趋于正常”,东巴勒斯坦镇的居民可以“安全回家”。

但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当地不少居民都已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居民托德反映,她全家人都出现了头疼、恶心等症状,还闻到如同“焚烧轮胎、卸甲水”一样的刺激性气味。居民埃里克也表示,连日来他感到眼睛刺痛,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氯气味。

当地出现的动物死亡现象更加触目惊心。据俄亥俄州地方电视台WKBN 报道,事发小镇有不少宠物猫、狗出现不适症状甚至死亡。当地一名养狐人表示,自家的狐狸大都出现食欲不振、无精打采以及面部浮肿等情况,有一只已经死亡。小镇的生态污染甚至还蔓延到邻镇:远在15 公里外的一名北利马镇居民反映,自家养的6 只鸡一夜之间猝死。另据俄亥俄州自然资源局方面估算,在受污染的一段河道中,约3500 条鱼死亡。

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卡吉亚诺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美国极右翼媒体人斯顿·彼得怒斥:“这一灾难景象简直是‘美版切尔诺贝利’!”

对人体与环境均有严重危害

据了解,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无色气体,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物,若大量泄漏,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均有严重危害。

“氯乙烯主要对神经系统、肝脏、消化系统及皮肤产生毒害或损伤作用。”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教授修福荣介绍。

氯乙烯的中毒主要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皮肤接触中毒3 种。急性中毒时,轻度中毒者往往表现为眩晕、胸闷、嗜睡等。而严重中毒则表现为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时,中毒者会出现神经衰弱、肝功能损伤、消化功能损害等症状。皮肤接触中毒时,往往会造成中毒者红斑、湿疹、水肿甚至肢体坏死。卡吉亚诺称,这场事故将会影响一代人,在5 到20年后,当地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氯乙烯大量泄漏到空气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修福荣指出,氯乙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往往会在低处扩散,其影响范围较大;氯乙烯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极易发生爆炸;弥散至大气中的氯乙烯会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反应和形成,为大气污染推波助澜。此外,由于其严重的毒性,氯乙烯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动植物大量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除了氯乙烯,脱轨列车上还装有乙二醇丁醚、丙烯酸异辛酯和异丁烯等化学品,这些同样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对有毒气体视而不见,对无害气球紧张兮兮

然而,美国主流媒体虽对火车脱轨事故进行了报道,但对该事件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民众面临的健康危机轻描淡写,甚至不闻不问,反而全力追踪虚无缥缈的“气球”事件(美军出动战斗机,在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海滩上空击落中国民用气象监测气球,污蔑“中国试图利用这个气球侦察美国的战略位置”)。据统计,相较于同时期发生的“气球”事件,俄亥俄州事故的新闻最高热度只有“气球”的1/5 左右。

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事故相关视频,并暗示拜登政府想以“气球”新闻来掩盖毒气泄漏这一严重事故。

美国《纽约邮报》抨击称,2月13 日,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尴尬地开了一个卑鄙的“间谍气球”玩笑,却对火车脱轨事件保持沉默,他的幽默尝试像铅球一样落空了。多位美国人士对此讽刺说:“美国在如此政权下还能运转真是一个奇迹。”

此外,2 月8 日,俄亥俄州政府就化学品泄漏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国家”网站记者兰伯特在现场进行直播报道时与副州长哈里斯发生争执。兰伯特随后遭警方以非法侵入和拒捕的指控拘留,后于当晚获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界不禁想问:美国政府是不是真的在掩盖什么?有分析说,也许是那些不利于美国政府、不利于美国国家形象的新闻。

猜你喜欢
俄亥俄州氯乙烯巴勒斯坦
美国俄亥俄州社区学院绩效拨款:理论基础、政策演变及启示
全球创意建筑集锦(上)
第一家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天下
巴勒斯坦 女孩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偏氯乙烯生产精馏过程仿真和优化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