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皮肤光老化相关问题研究趋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3-23 06:53孙睿馨杨茜曾凌曹先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发文老化皮肤

孙睿馨,杨茜,曾凌,曹先伟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1]。光老化是由于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而造成的慢性损伤,临床表现以曝光部位皮肤粗糙、松弛、皱纹加粗加深、色素沉着等为主,是最常见的外源性皮肤老化类型,严重影响外在形象美观,重者受强烈日光长期照射,甚至可出现良、恶性肿瘤,危害健康[2-3]。近年来,预防和改善皮肤光老化已成为世界热点[4]。近10年间有关皮肤光老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发展速度较快且发文量出现明显增长,但其研究趋势及热点并不明朗。Citespace是一款功能完备、应用广泛的文献剂量和可视化分析软件[5],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5.8.R3,对国际上近10年皮肤光老化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对该领域的整体趋势产生认知,明确研究前沿并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以“skin photoaging”为主题词进行字段检索,检索位置包括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和 Key words Plus。检索时间限定在 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纳入与皮肤光老化有关研究的论文及综述,并整理排除重复文献、会议论文、期刊评论以及与主题明显不相关的文献,纳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综述等形式的文献。

1.2文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将检索的文献以纯文本的形式导出,以“download”命名并导入Citespace 5.8.R3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时间跨度设定在2012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片段固定为1年,节点类型分别设置为“country”“institution”“keyword”等,设置功阈值TOPN(n=50),最终绘制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大小表示它的出现频次,节点间的连线粗细代表它的联系程度。

计算各国家/地区、机构发文量及关键词词频、中心性等客观数据,关键词中心性≥ 0.1 表示关键词之间共现较强。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得到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突现开始及结束的时间,表示该时段内高频关键词为光老化领域的研究重点;利用关键词突现值,综合分析该研究当前热度和研究热点等问题,突现值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该时间段内对该领域的影响度越大。

2 结果

2.1文献年发表量 共检索到国内外有关光老化相关文献1 287篇,经筛选后共纳入1 114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2012-2021年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根据发文量的增长趋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12-2016年,该阶段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文献发文量从68篇增长至102篇;第二个阶段为2017-2021年,该阶段文献发文量大幅增长,从100篇增长至171篇。虽在2020年略有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的发文量约为2012年的2.5倍。

图1 2012-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年发文量Fig.1 Annual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skin photoaging research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2.2国家/地区发文量分析 2012-2021年发表与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共64个,发文量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如表1所示。其中韩国发文量最高为358篇,且中心性较高为0.20;中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二,有229篇,中心性为0.19;美国的发文量虽位居第三,只有172篇,但其中心性值为0.48,居第一位,与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合作关系,且与发达国家共现关系较强,见图2。

表1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发文量前10的国家/地区Tab.1 The skin photoaging-related studies published in the WOS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among the top 10 countries/regions

Note: The top of the picture is the timeline, the circle color corresponds to the timeline color, the larger the node, the larger the word frequency, the thicker the line of the link node, the stronger the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图2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图Fig.2 Map of national/reg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s for skin photoaging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WOS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2.3机构发文量分析 2012-2021 年发表皮肤光老化相关文献的机构共 336个,发文量前十的机构见表2。其中9所大学属于韩国,庆熙大学发文量最高达74篇,但各机构中心性均<0.1,表示各机构间不具有合作关系,各机构共现关系较弱,见图3。中国仅有中国医科大学居第七位,且中心性为0,未与任何机构展开合作。

表2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发文量前10的机构Tab.2 Top 10 institutions in the 2012-2021 WOS database for skin photoaging related research publications

Note: The top of the picture is the timeline, the circle color corresponds to the timeline color, the larger the node, the larger the word frequency, the thicker the line of the link node, the stronger the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图3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Fig.3 Cooperative network diagram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related to skin photoaging in the WOS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2.4关键词分析

2.4.1关键词词频分析 将 2012-2021年与皮肤光老化研究相关关键词按频次排序,前 20 位关键词见表3。其中,频次 100 以上的关键词为“表达(expression)”“皮肤(skin)”“机制(mechanism)”“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活化通道(activation)”“损害(damage)”“辐射(radiation)”“抗氧化剂(antioxidant)”“人体皮肤(human skin)”“细胞(cell)”“放射(irradiation)”,但关键词的中心性较差均<0.1,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性较弱,关键词之间的连接作用较分散,见图4。前 20位关键词涉及的实验方式主要为细胞实验,使用的细胞主要包括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实验内容主要研究为不同药物在抗老化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光老化产生的机制。

表3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中词频前20的关键词Tab.3 The top 20 keywords in the 2012-2021 WOS database related to skin photoaging

Note: The top of the picture is the timeline, the circle color corresponds to the timeline color, the larger the node, the larger the word frequency, the thicker the line of the link node, the stronger the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图4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Fig.4 Co-spectra of key words related to skin photoaging in the WOS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2.4.2关键词突现性探测 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突现性探测,共检测出28个突现词,见表4。在过去的10年中,“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即基质金属蛋白酶1突现值最大为5.60。其次为“剂量(quantity)”“胶原蛋白(collagen)”“小鼠皮肤(mouse skin)”“紫外线照射(ultraviolet irradiatio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等。上述关键词在2018 年后逐渐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等关键词取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延续至今。

表4 2012-2021年WOS数据库中皮肤光老化相关研究突现词Tab.4 Highlights of skin photoaging related studies in the WOS database from 2012 to 2021

3 讨论与展望

从发文数量的年度趋势上可以看出,2012-2021年国际上对于皮肤光老化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在近10年中,有关皮肤光老化的研究和治疗方式有了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目前韩国、中国、美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中韩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发文量前十的机构韩国占90%,但各机构间合作明显不足。中国虽在发文量上处于第二的水平,但对外的合作仍较美国有一定差距。未来中国应该加强国家之间、机构、作者之间交流,增强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从而提高研究水平。

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皮肤光老化的机制、诊断方式及危险因素、预防手段、改善及治疗措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①在机制研究方面,目前认为皮肤光老化主要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的[6]。在经过阳光的紫外线(UV),特别是UVA(320~400 nm)和UVB(280~320 nm)的照射后,产生活性氧(ROS)导致氧化应激反应[7]。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中核因子-kappa B(NF-kappa B)的激活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例如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随后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产生,进而导致胶原纤维的萎缩[8]。②在诊断方式上,目前关于皮肤光老化并没有统一的诊断及评价标准。对于光老化评价,目前主要使用非侵入性方法,即研究宏观皮肤变化,如皱纹、粗糙度、弹性和肤色等,但缺乏评价老化程度的统一标准,很难对老化程度得出更具体、更准确的诊断[9]。这会导致医生和患者之间对于老化的程度认知出现一定的差异,在选择防护手段上无法达到共识。③在防治措施方面,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防治措施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两种实验方式,细胞实验主要研究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这两种细胞为皮肤老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细胞[10-11]。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提取物或物理手段对于光老化的改善作用,主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Ⅰ、活化蛋白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干预措施的效果[12]。近几年,p38 MAPK、透明质酸等观测指标逐渐取代了上述传统的指标,成为了新的观察重点,为未来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的观测指标[13]。在预防光老化的问题上,各研究中最基本的应对措施是从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上着手,因此在化妆品中加入防晒成分及抗氧化剂成为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干预手段的主要方式[14]。

综上,该研究以国际权威的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2012-2021年国内外有关皮肤光老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可知近10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处于稳定增长的水平,且光老化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仍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各机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且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实验水平,缺少进一步的研究和人群实验的内容,在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局限性。未来应加强各国、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以提高研究的深度,进一步探讨皮肤光老化模型的构建,利用模型进一步加深光老化的发生机制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层面上加以补充;建立健全的光老化临床诊断标准,为未来各项研究防治效果的验证以及临床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发文老化皮肤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杜绝初春老化肌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