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引领与战略规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与独特优势

2023-03-23 02:50蔡礼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年4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战略目标

蔡礼强

【摘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战略并善于进行战略谋划,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这两种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战略谋划形式。愿景设定的宏伟战略目标为战略规划指引方向,战略规划则将愿景连接为可操作的战略步骤和更清晰的实现路径,分阶段分步骤的战略安排将两者有机连接起来,让愿景描绘的蓝图有了一绘到底的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相得益彰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领导力和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并能够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和发展成果。

【关键词】愿景引领  战略规划  五年规划  战略目标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04.0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未来3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同时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在明确未来五年工作任务的同时,把未来五年放在长达30年的宏伟战略目标中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宏伟目标与五年规划之间分解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种敢于提出长达几十年的愿景,然后持续科学设定更具操作性的五年规划,并用分步骤的战略安排将两者有效连接与进行接续奋斗促进目标愿景实现的独特发展方式,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独特优势。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也是新时代的宏伟愿景。党的二十大将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与未来30年的宏伟战略目标有机统一的规划方式,一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战略问题这个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善于进行战略谋划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运用战略思维并从战略高度对治国理政进行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领导力和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这一治国理政方式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愿景设定的宏伟战略目标为战略规划指引明确方向

愿景是党基于初心和使命提出来的长期战略目标。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优势,能够提出极富感召力的愿景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则是党善于战略谋划的突出表现。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追求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党不仅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还需要根据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设定长期的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2]。这些富有感召力的长期奋斗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宏伟愿景。愿景是经过长期奋斗之后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图景,是设定的长达几十年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紧扣历史使命先后提出了建立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小康社会两大奋斗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已经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两次伟大飞跃。这三大奋斗目标就是我们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宏伟愿景,在三大愿景的引领之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过程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建立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三大愿景都是基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提出的,是我们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而阶段性的愿景则随着外部环境以及工作任务的变化而调整。愿景的设定不仅明确了我们党在不同阶段的长期奋斗目标,激励着全体党员为实现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也点燃和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朝着美好愿景迈进的内生动力。

愿景是在准确战略判断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在每一阶段提出的愿景,都是在科学判断发展态势、准确分析自身能力之后提出的通向美好未来的宏伟战略目标。合理可行的愿景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实质性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3]在坚持愿景所设定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具体的战略步骤和阶段性任务必须随着环境变化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4]在建立新中国这一愿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围绕愿景适时调整党的政策和策略,确立不同阶段的任务和重点。

“小康社会”愿景是邓小平同志于改革开放之初在对国内和国际大局作出准确战略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长期战略目标。关于国内大局,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5]。关于国际大局,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判断。基于对国内和国际大局准确判断而提出的“小康社会”愿景,成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的长期战略目标。“小康社会”愿景所代表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6]。为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7]“小康社会”愿景通过两个战略步骤实现,并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小康社会”愿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且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愿景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来的。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以及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愿景,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在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愿景以及“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不变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部署。[9]这不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新突破,也充分展现出我们党以愿景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并作出相应战略安排这一治国理政方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愿景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需要转化为阶段性的战略规划并进行接续奋斗。愿景提出的战略目标使组织具有清晰的前进方向和明确的长期奋斗目标。好的愿景有两个标准:一是愿景提出的目标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激励和鼓舞大家一起为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二是愿景设立的长期战略目标必须能够转化为阶段性的战略规划,通过完成阶段性战略规划推进切实行动,从而逐步将美好愿景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提出的建立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三大愿景都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建立新中国愿景和“小康社会”愿景的实现,让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两次伟大飞跃,并且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与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我们党始终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相统一的原则,不但能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极具激励性的愿景,而且善于处理愿景指引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战略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更加清晰的战略规划将愿景细化为阶段性的目标,并坚持以实际行动推动目标的完成和愿景的实现。

以愿景指引长期发展方向、激励全党斗志,同时依据愿景制定更加具体的战略规划和采取更具操作性的切实行动的治国理政方式,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并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提出的愿景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奋斗目标,而是基于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对自身能力、外部环境和当时形势进行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是适应各个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为充分发挥愿景的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提出愿景之后能够持之以恒地聚焦于愿景所设定的长期目标并为之接续奋斗。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愿景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坚持将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四个现代化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10]正是在建设小康社会愿景的指引下,通过不懈追求和接续奋斗,我们党在20世纪末顺利完成了当年邓小平同志所设定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目标,实现了总体小康。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小康社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提高,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全面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愿景才得以接续推进。作为长期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每一阶段提出的愿景,都需要长期的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前一阶段愿景的实现,为后一阶段愿景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一阶段愿景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前一阶段愿景的接续奋斗。代表长期战略目标的宏伟愿景有效指导和引领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确保全党在每一阶段都能够步调一致、集中力量实现目标。

中国共产党经过科学分析和务实判断所提出的三大愿景,是结合当时历史实际对未来战略目标的生动描述,是应对不确定性未来的积极规划,而愿景所描绘的未来战略目标都是经过长期接续奋斗后能够实现的美好图景。三大愿景规划的宏伟战略目标指出了党在不同阶段的前进方向和主要任务,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发挥着指引全党发展航向、凝聚全党奋斗力量、激励全党共同应对挑战的作用和功能。愿景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如此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更具有操作性的五年规划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愿景为五年规划描绘了长远的奋斗方向和长期的战略目标,连续的五年规划则把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易于执行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及能够具体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而为长期战略目标标识了清晰的实现路径。愿景所代表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描绘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五年规划所提出阶段性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则成为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的施工图,两者结合实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统一。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愿景为什么能够实现,需要了解更具操作性和执行性的五年战略规划的独特作用。

战略规划将愿景转化为可操作的战略步骤和更清晰的实现路径

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最具代表性的战略规划。与重在设定长期战略目标的愿景不同,五年规划是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战略规划。五年规划与宏伟愿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宏伟愿景和五年规划都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善于进行战略谋划的鲜明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突出特点,也是中国之治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和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战略问题的政党,几乎在所有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中都体现着战略思维与战略布局。五年规划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战略规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党坚持实施五年计划/规划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将五年规划确定为具有统领性的国家发展规划。

自1953年起,我国开始编制实施五年计划,迄今为止已连续编制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持续时间之长、执行力度之大、实施效果之好,堪称全世界范围内治国理政的奇迹,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谋划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2018年,为了更好发挥五年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即五年规划,确立为国家发展规划,明确了五年规划的功能定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主要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11]。在明确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的同时,《意见》也理顺了其他各类规划与五年规划之间的关系:“国家发展规划根据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建议,由国务院组织编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居于规划体系最上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12]也就是说五年规划属于规划体系中的上位规划,所有其他各级各类规划都要遵循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计划)作为我国每隔五年制定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70年。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像中国政府这样,把连续编制实施五年规划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实施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13]五年规划的连续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能够确保愿景提出的宏伟蓝图一绘到底。五年规划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五年规划的接续实施有利于保持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连续实施的多个五年规划把原本看似比较遥远的愿景转化为分阶段实施的更加具体和可衡量的发展目标和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从而确保了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改革开放前共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六五”计划,该计划是为了落实“小康社会”愿景的战略部署而制定的,计划的名称由原来的“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九五”计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致力于全面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任务。“十一五”时期将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向“战略性指导”的转变。

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共产党先用四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设定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在此基础上又用了四个五年规划(计划)(“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完成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十二五”规划着眼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三五”规划是新时代编制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着眼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当前正在实施的“十四五”规划,则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规划。

在实施多个五年规划(计划)之后,我们党逐步把五年规划(计划)与更长时间的远景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这样就把五年规划(计划)与愿景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同时安排了“五五”计划。“八五”计划在制定五年计划的同时制定了十年规划,“八五”计划是第一个将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相结合的计划。在制定“九五”计划的同时,我国制定了十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九五”计划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将五年计划与十五年远景规划相结合的计划。“十四五”规划也是一个与十五年远景规划相结合的规划,明确了我国向2035年远景目标迈进的方向和步骤。

中国共产党从未来长达十年或十五年的角度谋划和统筹五年规划(计划),使五年规划(计划)与愿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愿景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五年规划(计划)在着眼于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同时,也注重规划(计划)指标设置上的延续性,由此实现了各个五年规划之间及其与长期战略目标之间的接续发展和无缝对接。这样的衔接使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都能成为连接愿景所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一环,而每一次五年规划(计划)的完成,都向愿景迈进了重要一步,从而推动愿景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得以更好的实现。

愿景引领与战略规划能够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发挥独特优势的重要条件

取得阶段性的实际治理成效并能在愿景引领下保持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愿景和战略规划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和发展成果,就无法发挥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治理的有效性和发展成果都是衡量国家制度优劣和治理水平的主要标准和重要维度。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阶段,不仅能够提出体现发展规律、符合当时历史实际、具有可行性的愿景,还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圆满完成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切实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愿景发挥了明确战略目标、指引发展方向和激励全党共同奋斗的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了救国的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了富国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4]

在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尽管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党都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较好地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战略规划经验的积累和实施过程的不断完善,五年规划(计划)的实施成效更加显著。伴随“六五”计划到“九五”計划的顺利实施,“实现小康”的愿景变为现实。伴随“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成功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得以完成。五年规划(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取得了超越预期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治理成效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共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5]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关于百年奋斗发展成就与奋斗目标的表述,都已深深打上了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的烙印。

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持续实施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独特优势,并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条件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卓越的领导既要有效应对短期压力和突出问题,也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有能力规划未来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综观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在内,不仅难以制定实施持续多年的战略规划,更难以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设立长达几十年的宏伟战略目标并能通过接续奋斗使之得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其优越性的一个突出体现是我们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逐步实现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我们党始终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从战略高度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16]在中國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愿景引领的长期战略目标转变为一代又一代分阶段的接力跑,阶段性战略规划确定了每一棒应跑出的成绩,而随着战略规划的连续实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变为现实。

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的协同配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随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逐步形成的,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国家治理经验。愿景所描绘的美好图景引领着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阶段性战略规划为不同发展阶段描绘出清晰的前进路线图。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体现出同方向、同目标以及分阶段、相衔接的鲜明特点,具有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突出优势。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实施和累积性结果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幅美好图景在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方式,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变成一幅不断展开、持续描绘的历史长卷。

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和正确的领导,就不可能持续实施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相结合这样独特的治理方式。如果不能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把关键钥匙,就无法真正理解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原因,也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之治背后的奥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愿景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通过一个又一个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成果,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的强大领导力,这些成就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足以证明愿景引领和战略规划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治理方式,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优势。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领导经验与领导力建设研究”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进路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2AZD009、21LLZZA072)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3][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9、106页。

[5][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2、54页。

[7]《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8月29日,http://www.gov.cn/govweb/test/2007-08/29/content_730445.htm。

[8]《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8页。

[9]《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9、22页。

[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1页。

[11][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2019年5月15日,http://fgw.zhuzhou.gov.cn/c14809/20190926/i982135.html。

[13]《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662页。

[14]曲青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1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责 编∕包 钰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战略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访谈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