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2023-03-23 02:34李登攀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

李登攀

摘  要:目前,情境教学成为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体验下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使其更轻松地领悟课堂知识蕴含的道理,收到以理明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能够助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助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从生活化情境、体验式情境、多媒体情境、故事性情境和实践性情境五个方面入手,着重讨论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多元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在开展情境教学时,教师一般会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创设具有较强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情境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个人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课堂知识的内涵,使其提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

一、基于生活教育原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教师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提高生活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创设具有生活特色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感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深深浅浅话友谊”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与信任、忠诚与宽容、关心与帮助等基础之上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用生活画面创设情境:生1性格内向,与生2来往较为密切。一次,生1因病请假,然而班上即将开展一场考试,生1向生2提出借笔记复习的请求,生2拒绝,称自己同样需要考试,不便转交他人。生1内心产生了困惑: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一定会受到影响?若有影响,是否会像生2这般直截了当地拒绝朋友?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生1的疑惑是否合理?生1的交友观和生2的交友观有着怎样的差异?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人际交往关系带来的问题?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后,学生了解到友谊应该是平等、双向的,应该懂得共同分享、相互分担,学会关怀对方,给予对方帮助,否则这样的友谊很难长久,还会让朋友受到伤害。

又如,教师还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1)生3曾经有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联系逐渐减少,甚至很少主动联系对方,生3认为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2)生4和生5形影不离,制订了一致的学习目标,步调一致地奋斗。在一次竞赛活动中,两人同登舞台,生4向生5发出挑战,告知对方自己将尽最大努力赢得比赛,同时期望对方同样抱着不服输的态度,与他一起对战。生5出于对对手和朋友的尊重,欣然接下对方的挑战。在这两个生活情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若你和朋友的友谊淡了,是否还需要继续维持友谊?生4和生5的友谊观是怎样的?若你与朋友在某个时间是竞争关系,那么你是否会作出与生4和生5相同的选择?在这一情境体验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这样的道理:朋友之间是可以存在竞争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双方保持友好关系的关键点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要学会坦然接受和欣赏朋友取得的成就,并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激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收获。

二、立足角色模拟活动,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感,有效理解本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角色模拟活动为教师创设体验式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在角色模拟活动中感受到乐趣,让他们深入情境中,主动掌握角色模拟情境中的知识内涵,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案例內容,设置一个“法庭”的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不同的角色,将“就业歧视”事件的审判过程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参照法庭审判流程,运用已学的知识融入角色模拟活动中,学会梳理案情与法律之间的紧密关系,提高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角色模拟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情境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需要从自己的立场提出个人的观点。学生可以对“践行平等”这一核心知识内容展开独立思考:在面临某些企业的就业歧视时,我们应该捍卫自己的哪些合法权利?就业歧视现象究竟损害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在法庭审判中,我们如果要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该如何据理力争来依法维权?学生从角色模拟活动中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学会在自己的合法权利被侵犯的情况下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捍卫自己的权利。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是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善于开发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到多媒体情境中,积极地学习课堂知识。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以往的课堂氛围存在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情境来改善上述问题,让学生更乐于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信息化课堂中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主动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寻访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走进情境中,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口中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职业,从中获得了哪些积极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了解,写一份与该职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学生可以从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行动计划、评估调整等方面入手,将自己代入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角色,完成“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任务,让学生掌握制订职业规划的相关技能。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培训的图片和视频。学生会发现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学习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甚至要学习如何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可以从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新型职业农民接受的专业培训来看,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通过问题,学生可以学会剖析人们在职业岗位上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案例材料,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人物故事,将对方的职业经历剪辑成一个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快速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经历,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敬业精神,让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在职业生涯中的独特地位及作用。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延伸性思考,探寻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尝试自主制作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并分析这一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故事性教学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是指教师将故事元素融入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托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走进情境,使其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故事情境中的问题,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懂得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钉子的故事”,创设生动的故事性情境:有个坏脾气的小男孩,父亲递给他一袋钉子,并告知他:每当自己发脾气时,就用铁锤在家里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下了37颗钉子,后来他逐渐发现,不发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更容易。于是男孩开始学会控制坏情绪,他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控制坏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好,并把自己的转变告诉父亲。父亲让男孩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时就拔掉一颗钉子,后来男孩拔掉了全部钉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男孩在发脾气时,可能会出现怎样的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给男孩身心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情绪的认知,了解愤怒、慌张、焦虑等负面的情绪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学生可以根据“情绪表达”的相关知识,谈一谈男孩在表现出坏情绪时,他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是怎样的,并主动思考这些情绪是否会感染身边的人。

为了让学生学习“情绪调节”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故事中的男孩是如何调节自己情绪的?假如是你遇到问题,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该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避免冲动,冷静做事呢?富有哲理的故事能够带给学生启发,独立思考应对之策,有利于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场景展开深度思考,促使学生内化课堂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

根据这一故事情境,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不同的学生在遇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情绪管理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说一说自己认为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彼此借鉴他人优秀的情绪管理经验,让自己更好地管控个人情绪,做一个不被不良情绪左右的人。

五、设置社会公共议题,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

社会公共议题是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讨论的话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颇受大众关注的社会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议题视域下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议题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加强实践性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情境体验下,深思社会公共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通过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设置环境保护议题,让学生参与到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教师可以设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主题口号,让学生主动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环境保护的一些重要技能,然后在实践活动中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植树造林、移栽植被、社区垃圾分类、清理河道垃圾、协助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不同的实践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环境保护活动,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环境保护者,将劳动精神和敬业精神传承下去。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与社会议题研究相关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搜集社会议题相关的素材,在写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时围绕相关社会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学生不仅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成果展示出来,还要利用自己的实践成果来论述个人对社会议题的看法。

从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环境保护议题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而且能亲身体会某些环境保护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可以体会“服务社会”的含义,懂得主动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关的服务。实践证明,教师在社会公共议题的引领下开展实践性情境教学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成长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总之,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变革,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对此,教师应该重视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势,多维度地设计情境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彪.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3).

[2]黄凤铃.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 考试周刊,2020(43).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