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

2023-03-23 11:19陈骁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4期
关键词:战略人才过程

陈骁

(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一、企业战略管理相关概述

(一)战略管理内涵

企业战略管理具备较高的动态性,企业需根据对内外部环境及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实施动态性调整。这样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具备十分明显的循环性与反复性,需要对企业阶段性发展目标与经营效果进行科学分析[1]。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整体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考察,进而合理制定发展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战略管理对于过去经营、未来计划等需以战略眼光进行分析、判断,得到较为明确的企业发展趋势。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要求企业结合对各种经营手段的合理利用,进行合理的决策与谋划。

(二)企业战略管理特点分析

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与核心能力的构建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需要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特点的深入分析,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从全局发展角度把控企业的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远性特征。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结合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预测,解决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推动企业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企业在制定实施战略发展方案过程中,需结合对战略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契合性进行判断,在彰显战略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模式差异的同时,提高战略发展方案的合理性。企业一般的管理模式较为重视企业短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战略管理的长远性要求企业从全局发展层面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保企业长远规划与企业发展方向的高度契合,以便于制定实施更为合理的企业战略。

二是竞争性特征。竞争性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特点之一,因此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竞争性,更好地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更好地与企业竞争发展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自身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三是层次性特征。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性特征,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发展规模与企业层次结构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2]。比如,较之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层次性。尤其是在竞争战略中,不同行业间的竞争战略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其制定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特征与竞争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四是全局性特征。企业的战略管理需站在企业全局发展角度,结合相关管理理论的应用,实施全面的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特征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整体管理活动需从企业发展的总体进行谋划、指导。同时企业的战略管理也充分符合国家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战略要求,以适应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要求。

二、新时期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意识不足

就当前企业战略管理而言,战略意识不足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战略布局过程中缺乏大局观。部分企业对于战略布局内容考虑不够全面,往往只关注企业自身情况,缺乏对关联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情况的关注,使得企业的战略内容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或者是战略布局内容着眼点太小,未能与市场形势形成关联,进而使得企业的市场发展面临较大问题[3]。

二是企业的战略布局太过理想化,希望制定和实施一步成功的战略管理。然而实际上市场处于动态发展状态,企业的任何战略都无法面面俱到,太过理想化的战略布局反而缺乏对市场动态的有效应对,不利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

(二)战略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战略部署环节不完善。我国部分企业在构建战略管理体系过程中,对于战略部署环境营造不够重视。这些企业在进行战略部署之后未对各个部门进行战略内容的具体安排,仍然是采用“放任”的形式让部门、员工自行寻找工作的方式,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许多战略部署工作“无人认领”,阻碍企业战略实施。

二是缺乏完善的战略纠偏机制。企业的各项战略规划并非完美,不可避免地存在薄弱环节或者规划漏洞,这就要求在进行战略部署过程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应变预案,确保战略部署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出现偏差能得到及时纠正,为企业战略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三)缺乏有效的战略实施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战略管理建设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性,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实施不力的现象。

首先,企业在战略部署过程中涉及企业全面转型相关内容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许多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以保障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在此过程中,会计部门等较为关键的部门需要实现彻底转型,才能保障会计电算化等内容实施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然而,受限于人力资源不足,部门转型发展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了企业战略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其次,企业的战略部署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滋生了企业部门工作懈怠的现象。一般来说,企业总体上的战略任务较为庞大,但是在进行战略任务划分、下发过程中,会存在任务不均衡等现象,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得许多部门在落实战略规划任务过程中存在懈怠,甚至于应付了事,导致了企业整体战略实施的缺失。

(四)战略管理人才匮乏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部分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对企业的战略管理造成了极大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战略管理人才匮乏。战略管理是新时期企业的全新工作,当前我国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体系中尚未针对高层次的战略管理工作开设专门的课程,因此,具备战略管理相关知识、经验的仅仅是企业的一些高管,以及一些具备创业经验的人员。这些人员本就具备特殊性,在市场上更是稀少,并且有着较高的薪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企业难以付出相应的成本找到合适的战略管理人才。加上企业缺乏对战略管理人才岗位作用的直观感受,也就无法制定合理的薪资体系[4]。

二是企业对于战略管理人员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战略管理极具复杂性,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但是许多企业对于战略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知之甚少,也就无法进行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引进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这也是导致企业缺乏专业的战略管理人才的重要原因。

三、新时期企业优化战略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领导战略管理意识

新时期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强企业领导的战略管理意识,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提高企业领导的大局观。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并非独立的,涉及诸多同类行业及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所以企业领导对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分析,着手对市场需求进行战略的优化调整。资源利用与价值的交换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核心,越是稀缺的资源的价值更高。企业领导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需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与发展方向,补充企业战略管理缺失的环节,或者是结合市场未来走向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创新优化,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占领市场。不同的战略制定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要求企业领导站在企业发展与市场走向的大局角度,选择和实施合适的战略管理。

二是要求增强企业领导的战略危机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改革发展要求越加迫切。但是各个企业的改革步伐快慢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改革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发展方向的合理预计。但是,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其自身的改革强化会与原来的供应链产生一定滞后与矛盾,这也就导致企业的改革必然面临许多危机。对此企业领导在对战略内容进行制定时需结合对未来危机的预测制定相应的预案,避免战略实施过程中爆发严重的内部风险。同时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控制不当极易导致企业内部资源消耗过度,使得企业原有的业务业绩下降,这些都是企业领导必须具备的战略管理意识。

(二)加强完善战略管理体系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就当前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而言,对缺失部分进行及时补足极为迫切。

首先,企业需要对战略环境进行补充。企业在实施战略改革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变化对战略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要在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的情况下,拓宽各个部门的战略管理内容范畴,落实战略管理细节,确保各个部门的战略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与顺利完成。

其次,是要完善战略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企业的战略实施涉及的资金、人员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的较大风险。对此企业需要加强对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提前预测与排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预警、人员预警、业务预警等进行合理分类,并设置相应的风险级别,明确风险控制责任以及落实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的战略实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5]。企业的战略实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这就要求企业需重视对财务状况的监督、反馈,对各个环节的预算与资金实际用途进行充分明确与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超预算现象,实现对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控制,避免战略实施过程中发生资金链断裂情况。

(三)加强对战略内容实施的把控

面对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应注重把控战略内容这一核心。首先,企业需加强对内部情况、各个部门的职能配置等进行合理优化、改善。企业战略管理会受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问题的较大限制,即便是当前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较为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但是对于企业战略改革而言,需要加强对原部门结构配置的合理调整。此过程会导致在过渡期内企业部门的工作能力大幅下降,并不断出现人员不适的情况。若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频繁地更换人员,将会影响企业稳定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之前结合战略实施要求进行各个部门结构、配置的合理调整,为企业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组织结构基础。

其次,完善战略管理实施监督体系。各个部门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拒绝配合战略管理的改革与实施,这是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对此企业需在对战略管理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将战略管理内容列入企业必须完善的业绩考核当中,推动战略实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构建完善的战略实施监督体系,加强对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部门进行整顿、优化,清除冗余人员,消除战略管理的不利因素。

最后,还应对战略实施进展进行合理调整。企业的战略改革和实施与市场发展趋势不一致是企业战略管理较为常见的问题,改革速度过快,超前于市场发展,可能导致企业规划发展与当前市场不匹配。对此,企业需结合对市场情况的实时分析、考虑,对战略实施进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战略推进与市场发展同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加强对战略管理人才的培养补充

企业想要实现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对战略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在常规招聘方面。较之常规性的人才招聘,战略管理人才的招聘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考核的同时,还需对其价值观、发展规划等是否与企业契合进行考察。不同的企业在战略人才需求方面也有着较大差异,不同的战略人才对于企业战略实施的眼光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对于战略管理人才的招聘并非“择优”选取,而是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避免对企业的战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其人才效益。其次,在猎头招聘方面。企业战略制定需要极具战略素质的人才作为引领,这类人才的身价较高,寻找成本与难度都较高。对此,企业可采用猎头招聘额方式获得高级别的战略管理人才。

四、结束语

综述可知,就新时期企业发展而言,做好战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做好战略管理,深入剖析当前战略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而从强化战略管理意识,完善战略管理体系,强化战略监督以及培养引进战略管理人才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战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战略管理危机,形成常态化的、动态化的战略管理,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人才过程
人才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战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