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3-03-23 12:18
现代英语 2023年18期
关键词:蒙医中医学通识

许 佳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医学、蒙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也是祖国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医学、蒙医学更加被世界所瞩目,因而推进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民族医药学传承,让民族医学走向世界、惠及大众的需求迫在眉睫。

在治未病以及流行病医疗等诸多方面,中医蒙医为代表的民族医学大放异彩,这让世界看到了我国民族医学的力量。 因此,在培养中医专业和蒙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就更要引起重视,调整方法,注重实效。 在针对中医蒙医专业的本科生所开设的医学通识英语课程中,注重中蒙医学文化的融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 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传播

针对中医、蒙医专业的大学生所开设的通识英语课程其根本任务并不在于讲授中医、蒙医文化理论,而是以英语语言为媒介传播中医、蒙医理论,传播传统医学文化及华夏文明的目标做努力。 当今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英译翻译研究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多部中医经典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同时以魏迺杰、李照国为代表的中医药英译专家也不断涌现,因此,蒙医英译翻译工作发展的契机也渐渐到来了。 部分学者以蒙医药术语英译翻译为起点开始逐步探索蒙医方向应以研究。 然而不论是中医翻译研究还是蒙医翻译研究,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要推动中蒙医学为代表的民族医学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让传统医学的璀璨光芒照向世界。 仅凭借非医学专业的译者的一腔热血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更多精通医学又擅长外语的专业人士加入进来。 因此,融入中、蒙医学文化的医学通识英语课程就能够让更多专业的中医、蒙医学生心系文化传承,成为肩负传播中蒙医文化,弘扬民族医学的新时代人才[1]。

(二)有利于优化医学通识英语课程建设

医学教育是以培养医学人才为核心的教育。围绕“育人”为主题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作为针对中医、蒙医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但要满足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需求,而且要结合中医、蒙医的理论精髓,将传统医学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贯穿其中,使得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生的专业需求。 医学的落脚点是“救死扶伤”的临床应用,那么医学英语的最终目的也需要落脚在“应用”二字之上。 中医、蒙医文化中蕴含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以蒙医文化为例,蒙医药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三根”“七素”为核心,以“五源五行”学说和“寒热理论”为基础,包括“脏腑”“六因”等学说的独特理论体系。 这些文化财富不仅是医学科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人文精神的宝库。 因此,准确把握传统医学文化精髓,将英语学习与医学应用结合起来,才能设定符合中蒙医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目标,制作出更加完善的医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医学通识英语课程建设的目的。

二、 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

(一)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知行合一”

作为一所以传统医学为特色的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不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 这里“以人为本”的教学的理念创新正是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而进行的。 在医学通识英语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不单单多组织学生做做课堂活动,其根本在于明确学习是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实现教学全过程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医学通识英语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 以中医、蒙医专业教学为例,通识英语教学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需要具体落实到诸如中医、蒙医专业本科生所要明确掌握的具体课程知识是什么? 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是什么? 英语教学与本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在哪里等的实际问题之上。 医学通识英语学习是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CET-4)水平为起点的,符合一本专业入学的本科生实际的英语水平。 针对普通本科生的通识英语教材中以日常英语交际内容为主,没有涉及中医专业领域,以至于学生只能掌握日常的生活用语,根本达不到中医药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应具备的英语能力目标,也无法应对中医药国际交流的需求[2]。 针对中医、蒙医专业的医学英语课程则融合英语语言知识与中蒙医基础知识表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满足新时代对中医、蒙医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深入需求和行业发展对高等中蒙医药人才的需求。 例如,中医方向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主要的中医基础理论,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技能以及巩固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而蒙医专业的英语课程则有机地融入了“三根”“七素”“五源五行”的概念,不但重温了蒙医药学核心概念,而且为今后的医学英语学习以及其他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如尝试将开展“OBE”教育理念融入“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将促使这一新学科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全新尝试。 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清晰地感受专业与语言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完成更加贴近专业实践的课程任务获得成就体验。

中医、蒙医文化融入英语的教学理念的另一个要点在于“知行合一”。 在2021EI 论坛上,国家督学、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核心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志义说道:“要想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理念要现代化,教育手段要现代化,教育要信息化,教学要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要注重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这段话用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上也十分恰当。 医学教育中知的是医术和医德,行的则是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 不论是中医方向还是蒙医方向的英语中教学中既有关于中蒙医药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巩固,也有医典圣方的认知以及千百年来医学传承历史的渗透。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大医精诚”“生命至上”等课程思政内容正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教学方法“守正创新,文化启悟”

将传统医学文化内容融入医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教学方法上开拓一条“守正创新,文化启悟”的道路。 “守正创新”是医学英语课程根据不同医学背景、不同学科学生特点所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方面的显著创新点。 其融合了“守正”和“创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教学策略。 “守正”是对传统中医学的继承与发扬,体现为夯实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哲学观)、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生命观、生理观)、中医学对疾病(病因观、病理观)及其防治的认识(治未病)等内容。

“创新”在教学内容形式上则是践行成果导向的教学法: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爱学”“会学”“擅学”。 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学懂且乐于学习,结合课程特殊定位,可以有计划地扩充中医、蒙医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涵盖的内容。 将英语语言文学、中国思想文化、国际传播学和中医或蒙医基础理论四方面实现有效的链接,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医学文化的认知。 在“学习产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评价方式及配套题库,能够实现“OBE”中医英语教学改革所需要的定义产出、实现产出、评估产出和使用产出的四个环节从而促进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摄取中医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具备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辨识病位、病性、病因能力,将“中医辨证”之法内化。

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另一个创新点就是“文化启悟”。 笔者所在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通常以“OBE”为理论基础,采用“启发—融入—渐进—反馈”的教学方法,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第一阶段:启发环节。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思考,在此阶段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通软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对目标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想法。 第二阶段:融入环节。选取与主干学科一致的模块材料,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中医基础理论英文课文知识点讲解,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将“中医在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背景、精神价值、思维方法以及行为规范等”[3]有机地融入教学中。 同时辅以小组讨论、PBL 任务、思维导图、翻译讨论等教学手段,发放学习任务,并通过实时评价进行监督,根据提交作业和随堂在线测试的学情进行内容回顾和强化,为学生建立中医英语基本词汇库和构词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同时,领会贯通课程思政的要点和思想,提升学生对中医学、蒙医学和中蒙医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常用中医术语、蒙医术语的翻译能力。 第三阶段:延伸环节。 通过展示海外中医发展情况、阅读专业相关英语论文、中医学翻译以及蒙医学翻译相关阅读材料等方式,以个案赏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怀与中医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树立用英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四阶段:反馈环节。 这一环节中,布置场景作业将会很好地使学生将所学所感进行复盘,从而得出自己的思考。 例如,在一定情景下蒙医术语或医学理论汉译英练习、依据抗击疫情的实例分析民族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阴阳理论思维方式讨论等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从而达成学生进行反馈性输出,进而达到中医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在实现这一路径过程中,不断加强线上平台的利用。 将学生所熟悉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模式继续推进。 具体来讲,通过学习通软件,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将线上教学资源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及补充形式发挥作用。 不但要将已经建设好的线上资源利用起来,在以往以英语交际练习为主的线上平台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中医、蒙医文化内容并且可以继续延伸至更多医学相关内容及案例。 这样,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前自学内容将更加贴合专业实际。 另外,每个模块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本单元医学英语相关作文及翻译任务发布于“批改网”客户端,实现了单元教学后续在线上的进一步延展。 最后,问卷星平台的使用及时将当堂或本单元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状态反馈回收,依托调查问卷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完成教学反思。 混合式教学方法以碎片化的自主学习带动学生在课前观看线上导入视频(包括词汇、听力等内容),课中结合面授课文讲解,课后线上进行课文内容延伸及思考、完成拓展阅读或作文、反馈学习效果及建议。

(三)教学内容“致中尚和,融会贯通”

《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过犹不及,调和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与中医英语中讲到的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中医辩证思维方法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中医学理论的认知能力。

以中医方向英语课程为例,教材章节内容不但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也囊括了中医临床实践相关的内容。 在第七模块中,主要内容集中讲解在流行病防治的过程中中医中药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的宝贵经验。 随着传统医学在国际视野中不断呈现异彩,医学发展中的中西医并重,医学实践中的中西医结合彰显了传统医学价值,增强了民族自信。 此外,在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教师有机嵌入了“医学仁爱,悬壶济世”大思政课堂,讲述医护人员伟大抗疫精神,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将医者仁心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引导学生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热爱生命、尊重患者、善于沟通、甘于奉献,争做让党放心,让患者信赖,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的好医生。 这也是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素养的“融汇”,中医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贯通”。 教学内容的“致中尚和,融会贯通”是培养具有高度中医药文化自信人才的需要。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三、 结论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下的民族医学的代表,中医学和蒙医学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若想将中、蒙医文化与医学通识英语课程进行融合则需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多维度深层次的探索和尝试。 随着民族医学与西方语言文化的融合,将会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民族医学人才,从而推动中医学、蒙医学乃至更多种类的民族医学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猜你喜欢
蒙医中医学通识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蒙医“萨病”治疗概述
浅谈室性早搏的蒙医诊治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