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内涵要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23-03-23 13:11
支部建设 2023年34期
关键词:群众基层教育

□ 孟 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制度,是领导干部立足基层、扎根基层、为民务实的基本制度遵循和系统工作方法论。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岗位的干部,更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下基层”的内涵和实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学思想、强党性、转作风、促发展,坚持重心下移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深刻感悟“四下基层”的内涵实质。“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基层根基、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四下基层”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等重大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实践。“四下基层”蕴含着鲜明的实践导向,着眼于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发展落实在基层,体现着鲜明的实践品格,指导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四下基层”蕴含着系统的科学方法,立足于“下”、植根于“民”,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工作体系,牢牢把握住基层这个实践原点,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民心民意所在、工作关键所在、发展力量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所在和干事创业的方向所在。“四下基层”蕴含着强烈的担当精神,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才能及时研究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四下基层”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临县城庄镇坚持把办理民生实事作为重要内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受到教育、主题教育搞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用实打实的举措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一是把“四下基层”作为了解民情的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需求,全力争取资金,统筹协调推进程家塔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显著提升群众出行便利程度,架起党群连心桥,切实提高程家塔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体党员干部强化思想认识,树立一流标准,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亲力亲为,躬下身子与群众一起干,带头干,带领群众干,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切实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及、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推动主题教育入心见行。二是把“四下基层”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手段。始终把富民增收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镇持续加大食用菌帮扶产业资金投入,新建出菇大棚500 座,完善附属设施,全力打造“城庄枣木香菇”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构建起“党建+产业园区+基地+农户”的深度融合新业态。建成千亩食用菌园区,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800 余人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7000 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全力保障群众收入持续增长,让民生事项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把“四下基层”作为为民办事的有力抓手。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立行立改,真抓真改,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与民生答卷成效的根本标准。聚焦婚丧嫁娶铺张浪费、过度支出的问题,把移风易俗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巩固衔接工作融合促进的重要抓手,制定下发《城庄镇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三个紧盯”助力巩固衔接工作的通知》,动员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减少浪费就是增加收入”理念,紧盯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持续树标杆、树形象,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上见实效;紧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培育文明乡风上见实效;紧盯全镇动态监测中的“三类户”:脱贫户、低保户、易地搬迁户,持续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在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方面见到实效。四是把“四下基层”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渠道。主动作为,扛起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头履行包处信访疑难复杂案件责任和“五包一”稳控化解责任,本着“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在做好思想疏导和政策解释的同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矛盾调处,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深入京能电厂、大居村多次召开协调会、联席会、现场办公会,强化组织研判,积极稳妥推进山西京能吕临发电有限公司与城庄镇大居村村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结合全县“规范信访秩序”百日攻坚活动,对存在的个别村民违法信访行为予以依法处置,确保做到“三个不发生”,真正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在手上,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四下基层”制度。今年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提出的35 周年,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必须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把“四下基层”的过程变为躬身抓落实、干部建新功的过程,变为积极办实事、群众得实惠的过程。把“四下基层”重点放到推动发展上,加强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能力;把“四下基层”重点放到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四下基层”重点放到夯实基层基础上,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党建、强基础、树新风、促振兴,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让“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猜你喜欢
群众基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题解教育『三问』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