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23-03-24 02:48高彬胜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考查教学活动

高彬胜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对各学科考查的侧重点皆有所调整,突出一点就是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不同省份采用的考试模式也有所不同,其中安徽省采用的是“3+1+2”新高考模式,该模式下地理学科处在选考科目当中。地理学科具有半文半理特点,因此,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为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模式,任课教师有必要做好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影响的研究,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举措,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高考成绩。

一、新高考模式的背景分析

为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20 年教育部对《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做了针对性修订,相关内容给高中地理学科日常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不仅如此,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工作的方向及重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安徽省于2021 年秋季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指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150分,共450分;“1”指在物理和历史学科中任选一科,满分100 分,按卷面分值计入总分;“2”指在剩余学科中任选两科,每科满分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总成绩。

地理学科虽然作为选考科目,但该学科同时具备文科和理科两个学科的特点,部分内容既要求牢固记忆,又要求深入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被学生选择的可能。为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模式,任课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调整,包括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尤其注重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纳入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教师应把握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以采取针对性策略,做出针对性调整。研究发现,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对课堂组织形式的影响。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属于选考科目。地理课堂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有所不同,采用选课走班制,学生上地理课时需要到固定的班级内,平时的学习则在传统的行政班中。该种课堂组织形式下,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对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同时,对学生而言,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在走班过程中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按时到达对应的教室。

其二,对教师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新高考模式下,无论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还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都强调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中国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核心素养”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在该背景下,教师需做好“立德”“树人”两项工作,既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还要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注重基础知识的深入、系统讲解,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教师需认真学习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吃透核心素养内涵,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实现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既习得高中地理知识,又能使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

其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一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选课走班,只在上地理课时坐到一个班级内,平时并不在一起学习。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在课下开展讨论活动,尤其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只能找任课教师解决,学生在课下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容易导致其遇到学习问题时得不到及时解决。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及时探寻新的教学、辅导方法,给学生提供及时、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

其四,对日常测试活动的影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提出“四翼”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因此,高中地理日常测试活动需进行针对性调整,尤其在测试题目的设计上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对测试习题的形式、难度、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调整,既能突出基础知识,又能结合新颖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影响,任课教师应积极探寻、应用相关教学策略,做好教学活动的规划,制定教学活动实施细则,提高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探寻课堂组织方法

新高考模式下,教师走班课堂的组织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因此,任课教师应做好走班课堂特点的分析,明确其与传统课堂的异同,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到达教室,尤其注重以往成功教学组织经验的应用,积极采取针对性课堂组织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有活力的地理课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一,及时掌握走班学生名单。研究发现,教师掌握学生名单,认识每一位学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组织走班课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来自哪个班级、有哪些爱好等,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掌握哪些学生来自同一班级,构建专门数据库。

其二,指定用于辅助教学的学生代表。为保证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的顺利传达,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及时指定学生代表,用于辅助走班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日常教学活动的实施。如布置预习内容、收发课堂作业、分发学习资料等,指定学生代表负责落实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其三,制定走班课堂教学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有明确的课堂纪律做保障,因此,在上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讲解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按照要求完成预习内容,提前到达指定教室。另外,为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随时举手示意、提问,并认真聆听、回答学生的疑问,为其指点迷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吃透、理解、掌握教师所讲内容。

(二)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新高考模式强调教师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因此,高中地理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立德的必要性,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结合《教师行为规范》认真对照、规范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自身言行,积极展示美好的一面,获得学生的尊敬,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地理学科。

其一,规范言行举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良好品行的塑造者。选课走班制背景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一方面,注意自身着装。教师应穿着整洁、朴素大方,符合教师形象,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教师应谈吐有礼貌,教学活动中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其二,要尊重学生。高中生自尊心较强,又面临着较大的学习以及高考压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尊重学生,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尤其要能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耐心讲解地理知识,并注重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其三,主动关心学生。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高中地理教师应正确认识这一差异,主动关心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予以针对性的疏导。例如,学生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应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谈心。必要情况下,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补课服务,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三)重视核心素养培养

新高考模式非常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地理教师应主动、积极做好相关文件的学习,掌握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内容,吃透其内涵,把握其外延,将培养、锻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制定教学实施细则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借鉴他人培养方法,不断提高培养水平与培养质量。

其一,理论联系实际。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对地理学科学习要求的高度概括,强调按照一定要求,培养学生通过一定视角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与分析现实问题。例如,人地协调观,要求学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问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最佳契合点,联系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案例,加深学生印象,深化学生理解,把握和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应具备的观念、思维、认知以及实践能力等。

其二,重视互动引导。新高考模式下,为更好地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互动,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引,纠正其认识与理解上的误区。

其三,做好培养活动的反思。地理教师应从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做好教学活动的认真审视,分析教学以及培养活动取得的成绩,反思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原因,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其他同事的相互探讨,寻找教学活动的改进方法,争取将课堂教学效率、核心素养培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创新教学辅导方式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以走班的形式开展,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难度,而且给学生的课下学习带来不便,因此,教师应根据走班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教学辅导中出现的新问题,探寻一条适合走班、满足学生高中地理学习需求的新的教学辅导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与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其一,用好学生代表。如上文所述,走班形式下及时指定辅助教学的学生代表,不但有助于走班课堂的组织,而且可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因此教师应用好学生代表,结合相关教学节点,安排学生代表做好学生学习问题的收集、反馈。教师则根据学生代表收集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有疑问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其二,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在掌握走班学生名单的基础上,适当公布学生的来源班级,鼓励学生与邻近班级的同学在课下多进行讨论,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针对在讨论过程中仍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要及时通过学生代表或者直接向教师请教,不放过一个可疑知识点。

其三,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为方便师生间的沟通,教师应注重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借助教学平台、即时通信软件等进行教学活动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高中地理课堂延伸到课下,给学生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辅导。

(五)做好测试及评价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对高中地理内容的考查与以往有所不同,内容上兼顾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考查方式上更加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一改变给高中地理日常测试、评价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明确日常测试目标。新高考模式下,地理教师应充分领悟新高考精神,不能单纯考查地理知识,应按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制定日常测试目标,明确核心素养在日常测试中的重要地位。

其二,设计测试习题。新高考模式下,为保证高中地理日常测试目标的顺利完成,严把测试习题设计质量关尤为重要。教师既要围绕地理知识设计习题,又要关注研究实施新高考模式省份所用的高考试卷,分析其考查方向、考查方式、命题规律。必要情况下,可将高考习题做适当的改编作为日常测试习题。另外,在测试习题难度的设置上,应与新高考保持一致,各种难度的习题比例适中。

其三,优化评价活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习题将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考查的重点,因此,日常测试活动中,教师应优化评价活动,分析高中地理哪些知识与核心素养联系紧密,从地理知识掌握、核心素养出发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结合评价结果以高中地理知识复习活动为依托,弥补知识漏洞,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核心素养。

新高考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选择考试科目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加了高考的公平性。为更好地满足选考科目教学要求,新高考模式催生了选课走班教学形式的出现。同时,为推动新高考模式的稳步实施,教育部门重新修订相关科目的课程标准,并从高考目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对高考评价体系做出说明。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地理任课教师应做好新高考模式研究,探讨新高考模式给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分析走班模式下教学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走班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实施。

猜你喜欢
教师应考查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