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03-24 02:48张以五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内容评价

张以五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新时代下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基础,能够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的价值与作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教育评价应更为科学合理;要基于现实问题和需求构建评价目标精准、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要借助丰富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评价功能;要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彰显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一、评价目标——精准

评价目标是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与前提,整个劳动教育的评价目标应该指向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劳动素养的多个细节,明确劳动教育的评价目标。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可以得知,劳动教育的目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能力及习惯;二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劳动情感、态度及精神。教师应从这两个部分着手,构建更为完整的评价目标维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综合考量新课标的相关细则,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可以确定完善的评价目标维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及“劳动态度”。具体的评价细则见表1:

表1

如表1所示,针对小学一年级的评价目标分为了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三到四个评价细则。其中,“劳动技能”是结合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侧重于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升他们劳动的适应性。“劳动习惯”主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真实劳动活动中,养成担当自己日常生活劳动及公益性劳动的意识和品行。“劳动态度”重点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要让学生形成具体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更为良好的劳动态度。整个评价目标从三个维度着手,由内而外,层层递进,让学生实现认知、技能与素养的综合提升,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劳动教学实践。而针对不同的目标细则,教师还可以将其细化为A、B、C 等评价等级,每一个细则主要是基于学生整体来对他们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更加契合一年级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评价内容——多维

具体的评价内容应该基于真实的劳动教育环境来加以确定,保证整个评价内容的维度更广、更为丰富,实现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全方位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小学一年级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细化出不同的评价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学校因地制宜,列举出各个年龄段对应的校本课程劳动实践清单。从这两个大方面着手来细化不同的评价内容,才能够综合考查小学生在不同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保证学校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不存在“重复交叉”或者“真空地带”。保证整个评价更加丰富、全面、真实、客观,激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素养,更好地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

例如,针对低年级的评价内容,应从“课程教学”及“校本课程”两个方面着手。具体见表2:

表2

如表2,在评价目标的指导下,整个评价内容从多个维度着手,细化了不同的内容标准,更加具有结构化特色。对于课内评价内容,主要是以课本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主,确定了具体的评价内容细则。对于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则是在课内教学基础上展开的课外实践探究,基本上是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完善劳动实践学习内容,以此延伸的评价细则也更为多元和丰富。从这两个大方面所展开的评价内容,重点是要展现学生在不同劳动教育场域中的不同表现。以课内所展开的评价内容更加侧重于学生在劳动课程学习中的具体、真实表现。而关于校本课程所展开的活动内容,更加彰显学生在日常劳动中的真实表现以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两大评价内容均涵盖了本年级学生的所有劳动内容,能够真正实现评价内容的全方位、全方面覆盖,且以此为基准所展开的评价标准,也更为细化,能够对学生的技能及劳动表现展开多元化的评价,使得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互相生成、互相映照,达成科学评价体系的全盘构建。

三、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是支撑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课程教学中,评价的内容及范畴十分广泛,它是一种极具复杂的教育活动。不同的评价目标对应不同的评价内容,而不同的评价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及不同的视角,由此也会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作出不同的解读和评判。所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建构评价体系时一定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要明白只有保证评价的多元,才能够让整个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的评价从横向和纵向着手,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判断和解读,才能够对学生的客观劳动条件及主观劳动动机水平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然后对他们的劳动行为做到精准判断和解读。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评价活动更为客观、科学、公正,充分彰显整个评价活动的效度及广度。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尊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评价现状,积极开展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对此,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展现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建构。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够充分彰显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对自我进行反省及认知,总结自己在劳动中所取得的收获和不足。通过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对劳动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促使他们在后续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养成自我调控能力,有针对性地优化并改进自己的劳动技能,深化自身的劳动素养。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学生在开展劳动实践时,基本上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一件团体性的实践活动。所以在完成劳动教育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先组织小组内部对彼此进行评价。而后让各个小组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保证学生在审视他人的时候,反思自己,进一步强化自我评价的效度。

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评价的价值。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评价,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生的整个劳动情况、劳动技能学习情况、劳动成果予以点评,还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从多个角度对整个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换言之,教师既要评价学生,也要评价整个课程,保证整个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第三方评价。借助第三方的评价,能够将学生的课内劳动实践拓展至课外,对学生的整个劳动实践予以更为多元的、多角度的评价,也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站在生活的角度去审视劳动课程。这样的劳动教育才更加契合社会和家庭的需要,才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建构,能够让学生产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碰撞和反思,更好地认知自己。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利用各种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推动整个劳动教育课程更为高效、系统的开展,借此来彰显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四、评价方式——多样

在确定了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主体之后,教师还要注重评价方法的确定。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才能够保证整个评价过程更为科学、系统,才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劳动实践内容。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劳动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保证整个评价方式更加契合本堂课、本班学生的劳动学习实践。所以在评价方法的确定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多样性原则,要让劳动教学活动有更多的评价方法去选择。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很多教师在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劳动成果固然直观,能够更为轻松地了解学生劳动的情况,但是对整个劳动过程的评价才是最为真实、最为客观的。比如,有的学生心灵手巧,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付出很多努力,一遍就能够完成整个劳动任务。而有的学生劳动技能并不是很强,对于一个劳动任务,他们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实践才能够完成,或者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与他人的合作来完成。有时候即使经过了自己的努力,但是所呈现出来的劳动成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依旧注重结果性评价,就会忽略一些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反而会打击他们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比较差,所展开的劳动实践基本上是依托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而有的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单一,所以劳动实践成果也大相径庭。因此,为了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形成更强的劳动技能,教师一定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在劳动教育课堂中仔细观察,留意每一个学生全过程的劳动表现,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劳动成长档案记录袋”,全面记录学生劳动实践中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劳动整体素养。

(二)注重发展性评价

在实现劳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学生的劳动学习实践,要用心追踪并记录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劳动实践内容上的劳动素养表现,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及发光点,从多个不同的评价内容着手,分析学生的发展点、增长点。既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劣势和不足;以发展的目光引导学生逐渐完善自己,优化自己。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更好地找到自己努力实践的方向。而发展性评价的落实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教师很难从课程中迅速判断出学生的进步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纸质或者电子的劳动素养清单,结合每一学段的评价参数,对学生展开综合考量。借此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点,由此才能够让整个评价体系的建构更为高效、更为丰富。

(三)注重融合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中,教师应践行“五育并举”的理念,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融合,打破劳动教育单一化的局面,形成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融合性评价,要针对具体的劳动评价内容,引入其他课程的相关元素,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这样便能够保证整个劳动课程的评价更加凸显综合性的特色,能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展其他能力,使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证他们有更为深远的发展。

综上所述,课标背景下,劳动教育愈加受到关注,它在小学教育内容中的地位愈加凸显。所以,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教师要以科学的评价发挥诊断功能,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有效地深化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内容评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热爱劳动
主要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