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3-03-24 19:25郑志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笔者文章内容

郑志伟

(河北省滦州市贾官营小学 河北 滦州 063700)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阅读是一个思维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和反复阅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吸收作品的精华,拓宽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今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1 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石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谁,只有对这件事感兴趣了,才会发自内心的想去做它,并且千方百计地要把它做好。小学生正处在对世界万物都好奇的年龄,我们要抓住时机,将他们的兴趣巧妙的吸引到阅读上来。以兴趣为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的要求不同。比如1~2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他们更喜欢看一些漫画类的书籍。笔者就为他们准备《父与子》、《米小圈上学记》等,这些漫画书图画丰富,文字简短。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有时候他们还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画中的内容,甚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其他同学也积极地进行补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热情高涨。每每听到学生说出一些精美的语句和精彩的片段,笔者都会及时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这时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总会露出幸福、满足的笑容,这是被肯定、被认可的幸福。从兴趣入手,及时的肯定与认可,将激励着学生自主走进阅读,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2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阅读能力的提高,只凭着一时的兴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慢慢地提高。每天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使课本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而且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利用好拥有十几万存书的“蒲公英图书馆”。馆内图书种类繁多,涉及到中外名著、童话、天文等各个领域。每周笔者都会抽出两节课带着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孩子们一进到馆里就特别兴奋,翻看了一会儿书后又是一脸的茫然。因为书太多,他们很难在这些书中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选书上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事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等因素,向他们推荐适宜的书籍,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了。在阅读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将自己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摘记下来,而且每周都要进行交流,这样能更加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每个月要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阅读内容,一般为中外古典名著的经典选段,学生只有认真去读,交流时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悟,才能有他们的独到见解。这一过程真正实现了高效地阅读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3 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保障

在小学阶段最常用到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默读和诵读等。要根据文章的长短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方法搭配使用。比如读一篇内容较长的文章,当介绍主要人物时,就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发展的重要过程以及该人物的鲜明形象。而当读到介绍次要人物的部分时,可以采用粗读方式知道这些人物的大概形象即可,因为次要人物主要起陪衬作用。内容不长,且带有浓厚感情的文章通常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的眼、口、耳、脑互相配合,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随着学生读书数量的增加,他们一般会选择默读的方法。默读就是不出声,仅凭借视觉将获得的信息传送回大脑,默读必须是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才可使用的阅读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速度。选择哪种阅读方法,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能力而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既要保证阅读的速度,更要保证阅读的质量。各种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探寻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引领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笔者文章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主要内容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