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生长,唤醒育人的自觉

2023-03-26 14:09费玉新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学校

费玉新

摘 要

文化是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现实根基,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诉求。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通过赓续核心价值、彰显德育特色、深入研究课堂、推动专业发展、完善校本课程,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以文化的传承、创生,不断唤醒新时代发展的育人自觉。

关键词

二十大 德育 课程 文化生长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现实根基,更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分凸显了文化的导向性、涵化性、渗透性的作用和功能,并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我们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深刻领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具有“南菁精神、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菁园学子,把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菁实验”)打造成教育教学质量区域内领先、省内外有较高美誉度和较大影响力的“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名校指明了方向。

一、赓续核心价值

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经过140多年积淀的南菁“崇尚勤读、提倡朴学、知行并重、关注社会”的文化品格和“实事求是、莫作调人”的学校精神,是我们发展的基石。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虽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但更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去提升和超越。自2003年独立建制以来,南菁实验以聚焦高品质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和谐协作”的管理文化,“文化润泽、活动育人、自主为先”的德育文化,“以学定教、实活精趣、开放创新”的教学文化,“骨干引领、团队协作、重实图新”的教研文化,“精致特色、生动丰富、自主选择”的课程文化,“风景优美、民主平等、互促互进”的环境文化等,实现了学校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教育品牌进一步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先后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蘇省智慧校园”“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近200项荣誉。

二、彰显德育特色

学校以行动德育为主线,以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审美教育三位一体为途径,完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使学校“文化润泽、活动育人、自主为先”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学校以国家新课程改革和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实施为契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人文情怀与科学思维的有机统一。学校以无锡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菁一少年的‘阳光·联盟’行动”为载体,积极构建菁一少年的“阳光·联盟”行动课程;依托“德育名师工作室”,举办“馨德论坛”“有味雅集”等沙龙活动,开展“菁美同行”和“未来班主任”行动工程,专门成立“心理教科研组”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德育常规管理上,组建“菁一少年先锋联盟”,作为“阳光·守正”少年的自主管理系统;结合特有的南菁文化,打造品牌化德育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菁园十节”;以“三主三式三自”,即“以课程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采取“渗透、体验、合作”等方式,实现学生主体自觉、才能自塑、成长自主。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环境、新任务,学校教育不再是德育的唯一途径,但学校仍是德育的关键场所。学校要有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主动探索德育的内化路径。一方面,学校将树立与新时代德育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德育理念,由被动的德育课堂教学转变为主动开放的德育活动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将积极搭建网络德育平台,为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提供专门的网络场所,使学生在新时代能够用新的形式参与德育过程。

三、深入研究课堂

从人类学视角看,课堂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特殊文化现象,它既是人类传播、传承和创生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利用人类已有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课堂的基本功能是在促进人类文化不断生长的同时,培育具有文化修为的时代新人,塑造文明开化的美好社会。近年来,学校通过“基于苏派名师课例的初中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项目,以“初中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改进的主要手段,以“苏派名师”所秉持的课堂行为特质为改进的目标,汲取有益的教学经验,扬长挖潜,凝练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认知策略,探索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路径;学校通过探索个性化精准教育平台支持,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建立个性化学习评价模式等路径,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生成,凸显了“自主为先”办学特色;学校坚守“实、活、精、趣、美”的课堂品质,在江阴市教育局发出的“构建积极教育,打造‘三力’课堂”要求的基础上改革课堂结构,积极打造“三力·菁美”课堂,设计了以教学行为为主线的“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表”,建构了“菁美”教学模式。

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新冲击、新挑战,学校将继续遵循教学规律,坚持“以学定教”,探索规范的课堂教学实践;完善并落实减负增效措施,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健全“南菁实验学校教与学的规范”系列制度,落实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开展指向教学弱点的教学设计、学科育人的教学设计等研讨活动,以课堂文化的创生重构,走出传统课堂单向度育人的困境。

四、推动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文化的不断积累。学校做好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实施“三力”(个人努力、学校助力、专家借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以建设“四有”菁美教师团队为目标,基于教师个人成长意愿,针对不同层次教师搭建不同的平台。组建“菁美同行”师训项目团队——以“师徒团队”和“伙伴团队”为常设稳定型团队,“导师项目团队”为专设机动型团队;实施“课题课程课堂”三课联动——立足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实施策略和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站位;组建不同的教师发展项目团队,促进多元智慧的分享,拓宽专业视野;聚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驱动教师深度学习,深化教师科研意识;通过“理念领航”“名师引航”“课题护航”“项目助航”等扎实推进路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努力,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活力英语”学科示范中心等6个省、市项目,新增两个无锡市名师工作室,获评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一名,专业荣誉称号新增或晋升至85人,占比达60%……教师专业化呈蝶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毋庸讳言,推进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需要学校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激励教师的职业成就。因此,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氛围,探索适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现实路径,推动教师发展由专业自律向专业自觉、专业自由方向转变,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教师文化建设的不二选择。

五、完善校本课程

课程文化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嬗变性,不同时期的课程文化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性,反映不同的时代脉搏,回应不同的时代诉求。随着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颁布,我国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因此,学校要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改变现有的学校课程文化状态,赋予课程自主、自为的内在文化品质。在建设过程中,学校从国家课程校本化起步,先后经历了“‘学科+’1.0:立足学科的‘学科+’”“‘学科+’2.0:微课程内的‘学科+’”“‘学科+’3.0:课程群内的‘学科+’”(即在学科内开设线性拓展课,在学科间设计跨学科课程,用课程矩阵建构整体课程群)三个建设阶段。现在,学校已着力于“‘学科+’4.0”课程建设,目的是让课程实施更贴近学生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学校设计并建构了“菁华园”课程体系,主要有语萃园课程、慧华园课程、科创园课程、健美园课程、艺韵园课程和馨德园课程,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程实施上,从“菁美课堂”“菁美课程”“菁美社团”“菁美节日”“菁美之旅”和“菁美聚焦”6个方面入手操作实施。“三‘生’向度下‘菁华园课程’的整体建构”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课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因而课程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进一步关注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实践,逐步摸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关联,使核心素养的文化内涵深化为学校的课程文化内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